分享

南县稻虾米香飘大江南北,出自生态田园:“稻与虾,两相欢”

 孙行悟空 2024-05-15 发布于贵州
这是7月下旬的一个正午,南县稻梦田园里,小小的土菜馆,饭香四溢。
蒸煮的米饭,香气浓郁、晶莹剔透。看一眼,瞬间打动人的味蕾。小碗试味,米饭软糯、有嚼劲、回味甘甜。
人间烟火,寻味南县。“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多元的移民文化,造就了南县丰富的美食。五圆蒸鸡寓意圆圆满满,香、鲜、甜、咸俱全;浓汤桂鱼肉质细嫩,浓汤馥郁,能益气补脾;小炒嫩藕尖白脆嫩,清香爽口;麻辣肉香辣咸鲜,有嚼劲、有回味。一桌简单而丰盛的饭菜,让人酣畅淋漓、大快朵颐。
到稻梦田园游玩,那又是另一番感受。在稻梦田园入口,一排有年代感的农具让记者的记忆一下拉回到了八十年代,风车、扮桶、水车、禾镰、禾筛……这些农具陪伴着六零后、七零后走过了童年。
图片
稻梦田园,也称助农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面积1500余亩,是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稻虾种养殖为特色的劳动教育研学基地。进入园中,便可以看到青草地、小桥流水、水中木排等一个个设计精美的场景项目,体验从布笼里收取龙虾,在龙虾塘里钓龙虾,去喂养鱼,看鱼儿“抢”食。
图片
此外,旁边的农户也在积极响应号召,打造起了一家家研学民宿。“去年秋天,我在43天里迎来了一批批学生,一共收入4万多。”53岁的罗安红特别喜欢小孩子,“来的都是三年级以上、初中以下的学生,我给他们提供住宿和餐饮,很多学生结束研学后还会回来看我们。”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一批学生下田体验插秧,回到家里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小泥人,于是我让他们站成一排,一个个冲凉。”罗安红回想起来依然笑得合不拢嘴,“我们都是要提交资质和一系列审核的,有些小孩的家长开车来看了,说生活条件好,有的说下次还要来。”
南县的小龙虾在全国都享誉盛名,而如今这种曾游走江湖的小龙虾,不知何时却爬进了稻花飘香的水田,虾稻共生令虾与稻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稻的“身价”大涨,稻虾米已取代小龙虾,成为农民增收的大头。
稻虾产业兴起之初,稻虾米产量不大,农民都留着自己吃。
近年来,随着稻虾面积扩大,南县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做好“米文章”,打响南县稻虾米公共品牌。
“稳粮、增收、绿色发展”——短短几年,南县稻虾米声名鹊起,成功实现了多重目标。
从稻田生态系统来看,“稻+虾”堪称最佳搭档,种养结合,一田两用,稻虾双收,迈向良性循环。这种“稻+虾”的亲密接触,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噗噗噗”,在南县助农米业粮食产业园里,高压锅蒸煮的是南县稻虾米。在灶台一侧,摆出的稻虾米样品,米粒细长,比普通大米还多了几分油亮的光泽。
“南县稻虾米,品质看得见。”工作人员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基地情况一清二楚,监控全程绿色生产。
这里出厂的稻虾米每批都有溯源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从种谷下泥到大米包装全程影像记录。“北有五常粳稻米,南有南县稻虾米。”由于质量过硬,南县稻虾米在全国农交会、绿博会、农博会上屡获金奖。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