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生的孩子,为什么要“随父姓”?

 浮游千里 2024-05-15 发布于湖南
⭐成为浮游千里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浮游千里⌋→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公众号“浮游千里”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小孩为什么要随父姓?为什么全世界的孩子大都是随父姓?

欧美国家甚至还有婚后改随夫姓的习俗,而往回倒一百多年,中国的习俗也是冠夫姓,就连现在都是称呼女性为某太太。

我们在讨论这个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如果不做亲子鉴定的情况下,男人怎么确定自己妻子生的孩子真的是自己的?

假如往前倒到1982年亲子技术出来之前,当时的人是怎么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而不是自己喜当爹?

这两年有个众所周知的新闻,一对夫妻结婚16年,生了3个孩子,结果3个孩子都和丈夫没有血缘关系。

在这种情况之下,假如找不到孩子的亲生父亲,自己又带了十几年,对孩子产生了比较深的感情,那么该怎么对待孩子?捏着鼻子认了还是走法律程序脱离关系?

新闻当事人是走了法律程序,这是他的选择。但是在更多的底层社会当中,很多男人是不知道孩子是谁的,即使知道了孩子不是自己的,很多人也会捏着鼻子认。

一来是面子问题,事情搞得人尽皆知,那么自己以后也就难以出门见人了;

二来是感情问题,孩子都带了这么久了,说不要了心里多少也有点舍不得,这不是贱,是人的情感本能问题;

三来娶妻成本太大了,结婚需要支付彩礼、置办婚礼、买三金五金之类的,普通人一辈子就只结得起一次婚,离婚之后相当于之前的成本都打了水漂,也不太可能再结婚生子了。

与其鸡飞蛋打,还不如捏着鼻子认下来,时间一长,有些人也能接受。

当下的法律是偏向女性的,女性拥有生育决定权,女性想不想生,想跟谁生,婚内生还是婚外情生,都由女方说了算,男人只有建议权。

在这种情况下,生下来的孩子随母姓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

第一,男性是主要的支付方,他们支付彩礼,买房买车,举行婚礼,承担家庭开支,而做这一切的目的就只有两个,其一是传宗接代,其二是获得终身性伴侣。

传宗接代的目的要高于第二个,在第一个目的被颠覆之后,第二个目的就会被推翻。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的接受度不止限于有血缘关系的亲生子,除了亲生子之外,还有兄弟姐妹之间的过继,毫无血缘关系的领养和后天认的干爹,这几种都能被视为传宗接代。

甚至就连封建王朝的皇室都能接受兄弟之间的过继关系,很多朝代都有这种情况发生,比如宋朝、明朝、清朝都有把皇位传给兄弟子嗣的情况。

在父系社会以及祭祀文化当中,随父姓被视为是男人的根,男人只有在混不下去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入赘,把自己的姓改了,随岳父姓。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随妻姓,而是随岳父姓,仍然是父系社会的主流文化,仍然是为岳父传承香火。

所以,随母姓的意义更多的在于为岳父考量。

中国缺乏以女性为基础的祭祀文化,不管是族谱也好,还是宗祠也罢,几乎都是在祭祀男性祖先,这种文化是中国随父姓的根基。

而女性也需要依托在这种根基之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性当了奶奶之后一定想要抱孙子,对孙女很歧视的根本原因。因为她们能被祭祀的前提就是自己的丈夫有直系男性后代,中国文化当中的文化根基就是这个样子。

随母姓对于女性而言只能算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难以带来更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孩子跟谁姓,几乎就意味着由谁来承担孩子的抚养费用,甚至是家庭的大部分开支,这对于女性来说也是一个难以承担的负担。

抛开义务谈权利是耍流氓的行为,几乎没有男人会愿意在既不确定孩子的血缘关系,也无法获得孩子的祭祀目标的情况下支付彩礼,买房结婚。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当下的客观事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