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三十四:陝西历代名将数量全国第四:48人

 启我东疆 2024-05-15 发布于黑龙江

者zjw按:一、秦7    二、东汉8   三、 三国2     四、南北朝2

                   五、隋10    六、 唐11     七、 南宋5      八、 明3        共48人  

     陕西简称秦,自古号为关中之地,属雍、凉二州。为秦、汉、隋、唐龙兴之地。北宋置陕西路,由此得名。陕西名将济楚,代有俊彦,各领风骚。其中出类拔萃者24将,位居各省之冠。24位名将,其中武庙十哲占3人,战国四大名将占2人,蜀汉五虎上将占1人,武庙名将占8人,南宋中兴四大名将占2人。中国古代陕西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与中原各地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联通西域各个部落的必经之地,秦国当时在东面和六国周旋,西边还需要经常征战,所以形成了非常彪悍的特性,最终也是秦国进行了终极大一统,那么这里的名将自然非常多。本文找到48人,  详介如下: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任职   结局 

一、秦之前7

1=   .樗里疾:秦国咸阳(今陕西咸阳)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

     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在修鱼之战中他

     率军打败韩国和的军队,斩杀了八万二千人。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让他率兵攻打

     的曲沃,他不仅占领了曲沃,还驱逐了那里的魏国人。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又让他

     率军进攻赵国,他俘虏了赵国的将军赵豹,占领了赵国的蔺邑。第二年,他又协助大将

      魏章一起攻打,他们打败楚军,俘虏了楚国大将屈匄,夺取了汉中,因为这次的功劳,

      他被哥哥分封于严道,号严君。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和魏章。任命战功卓著的

      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

       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2=   .司马错: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司马错没有入选武庙确实是一件不合常理的事情,

     唐宋两朝均对其选择性遗忘。论战绩,司马错虽不似赵奢、田单那般挽大厦将倾之势。

     但其主张得蜀即得楚,以及最终率军吞并蜀国,对战国历史乃至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

     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四川从此步入我国历史大舞台,除了那句经典的“天下未乱蜀

     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还有著名的蜀地魔咒,凡是在四川割据建都称帝的最多能

     传两代,从东方带兵攻打四川的将帅都不利,灭蜀平蜀之将或多不得善终,历史上有

     数不尽的东方名将载倒在这个魔咒上:岑彭、邓艾、桓温、郭崇韬、王全斌、傅友德

     等等。最著名的还有蒙古大汗蒙哥。可以说司马错吞并蜀地,让中国的历史更加精彩

     了许多,另外除了吞并蜀国,司马错还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

      以北和上庸之地。

  3   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平生

        70余 战从无败绩,长平坑杀赵军40万 。 白起善于用兵,与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

         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

          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

          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被赐死

    4  .王翦  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国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代杰

          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

          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

          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终  

 5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

      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

      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

      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

      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 

6   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参与攻伐赵国、

       灭燕国、楚国、齐国等战役,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

       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7=   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二、东汉8

8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

    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后劝父投奔刘秀,

    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刘秀称帝后,耿弇封建威大将军、好畤侯。此后

    耿弇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建武十三年(37年),

    耿弇辞去大将军职。永平元年(58年),耿弇去世,谥号愍侯。

9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

    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

    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刘秀和王郎争夺河北时,景丹与耿弇、

    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去支援刘秀,此后在追随刘秀

    平定河北的征战中战功,历任偏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封为奉义侯、栎阳侯。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景丹病逝军中。

10   万脩(?—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

    之二十六。现一般写作万修,也有写作万休的。万脩在更始政权时期被任命为信都令,

    刘秀宣慰河北之时,王郎起兵追捕刘秀,当时河北的郡国大多投降王郎,只有万脩与

    信都太守任光、信都都尉李忠等人据守信都郡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此后

     随刘秀击破邯郸、平定河北。历任偏将军、右将军,先后被封为造义侯、槐里侯。

    公元26年(建武二年),万脩奉命与扬化将军坚镡共攻南阳郡,因病在军中去世。

11  窦融  16-62  陕西咸阳西北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经营河西,成功至伟,谦逊瑾慎,

          远宠辞官。可惜子孙放纵,终致衰微,享78,谥戴侯。

12  马援:14-49   东汉名将,“马革裹尸”创始人,西破羌人,二征交趾。

          讨伐五溪蛮时染病去世  。     

13   耿恭(东汉名将)  陕西兴平东北,耿弇侄儿,神箭劫敌,疏勒拜泉岀水,匈奴以为

         神助,撤兵而去。坚守孤城,卒全忠勇,恭出陇西,上书建议窦固镇凉州,

         调马防驻汉阳,违忤马防心意,劾奏恭下狱, 

14   窦宪   东汉权臣名将(?—92年),字伯度,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市)人。

        外戚,  大司空窦融曾孙。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册立其妹为皇后,兄弟亲

        幸,赏赐累 积,宠贵日盛。永元元年(89年),派人刺杀太后宠臣刘畅,嫁祸于蔡伦。

        事泄获罪,囚于宫内,请求出击北匈奴,以功赎死。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遂拜车骑将

        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马三万人,会师于涿邪山。  

15  班超:32-102  东汉名将,军事家和外交家,陕西咸阳西北,“投笔从戎”创始人,

        深入虎穴,出使西域三十一年, 平定五十多个国家。71岁善终 ,封定远候。

三、三国2

16   马超   176-222  陕西兴平东北  将门虎子、颇富计谋;颠沛流离、终择明主。

          狮盔兽带,银甲白袍,是他那永恒不变的标记。枪法如狂飙,招数狠辣,

          枪枪夺命,武艺超群,飞扬跋扈,世人称“白虎星君转世将”。 

  17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陝西西安东南杜陵 祖父和父亲是曹魏时期的官员,

       杜预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出仕,在司马昭执政后才受重用,还娶了司马懿的女儿

       高陆公主为妻,讨伐蜀国时,杜预为钟会的长史,后来又参与晋律的修订,

       西晋时期,杜预受羊祜临终前举荐,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为灭吴的战争作准备,

        在杜预、王浑等人的上书下,司马炎才决定伐吴,灭吴战争时,杜预担任西线指挥,

        智取江陵,占领荆州,同时还分兵南下,攻占了交州、广州地区,为西晋的统一

        做出了贡献,杜预终年63岁,死后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

        主要成就:参与西晋灭吴之战。

四、南北朝2

18=  韦孝宽:  北朝第一名将,玉壁之战斩杀东魏七万鲜卑,让一代雄主高欢气急身亡。

       后来他又献“平齐三策”灭亡北齐,统一北方! 

19  韦睿 442-520  陝西西安 南朝梁武帝手下第一个名将,老将的典范。梁武帝第一次

       北伐,他屡夺坚城, 但由于梁武帝用人不当,北伐失败。随后钟离攻防战很快开始,

       这一战成就了韦睿, 他以30万兵力全歼北魏80万大军,这也是南北朝第一名战。

  韦睿老年出名,虽然身材瘦弱,却被称为“韦虎”,勇气可嘉。 79死谥号严

五、隋10

20、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

     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

      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杨坚还没袭杨忠爵位时,北周权臣宇文护欲笼络杨坚为心腹,杨坚请教父亲杨忠,

      杨忠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意指杨氏效忠皇帝,不可在皇帝和权臣

     之间首鼠两端。于是杨坚拒绝了宇文护的要求,不久后宇文护及其党羽被北周武帝诛灭,

      杨氏因而得保荣华富贵。

21、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本名杨英,字阿[mó,上麻下女] (一作阿摐),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

      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杨广下江南时,在龙舟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杨广在船

      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杨广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

     “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22、杨素  (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

     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

     平定北齐之役。 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

     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

23  虞庆则  ?-598   陕西临潼北人  突厥兵大举犯境为元帅兴师讨伐,后要求附隋,他出使

     使其臣服受诏,文帝嫁女与他,封鲁国公。妻弟赵什柱早与爱妾私通,害怕败露,李贤叛乱

     平定后,派他回京禀奏,他诬虞谋反,文帝派人诛杀,而拜赵什柱为柱国。 

24  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为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少英武,善骑射,骁捷若飞。

     好读兵书,兼精占候”(《隋书·史万岁列传》)。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

    15岁的史万岁随父从军,

25  李密  582-618  陕西长安,瓦岗军首领,素有谋略,辅杨玄感反隋,征战数载。

    无奈时投靠李渊,继而又叛唐,兵败被副将盛彥师率步骑兵数千追剿,在陆浑县南70里

    山中追上,斩于马下,死 时年37岁 。

26  刘方 (?—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灭亡林邑,交趾。

     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

     杨坚辅。 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27=   韦云起:大隋名将,契丹叛乱,他不动用大隋一兵一卒,借助突厥的力量俘虏四万

      契丹士兵,男的全部斩首,女的进献朝廷

28,杨林,陕西省华阴市  靠山王,隋唐老八,杨广的叔叔。  

29,杨玄感,陕西省华阴市  杨素的儿子,向来与李密交好。

六、唐11

30 卫公李靖第八。(571~649),陝西三原东北  兵家亚圣、凌烟功臣、武庙十哲 ,

      是  “使功不如使     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  

      而  为李世 民所救。后来戴       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

      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  又挂帅出征,消灭

      吐谷浑势力。 屡次被诬告谋  反,为 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

31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582-650  陝西泾阳  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

       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

       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

       擒, 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

       合李世 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

        年间曾随 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32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557~628),陝西长安人  隋唐名将、凌烟功臣。原为隋朝大

        将,  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

        起兵 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

        书。 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

         阳,于贞 观元年病故。

33  薛万彻  ?-651.陕西咸阳东  潞国公薛万均(?~641),贞观名将,和罗艺一起附唐。

       勇冠三军,出击吐谷浑,与数千人相遇,他让百人原地暂仃,单骑直入,左右冲杀,

       无人敢挡,上,千。644主,

       怨忿想,职。斩。

34  宋国公唐休璟(627~712),武周名将   陕西秦岭以北  大破羯胡与桑干突厥于独护山,

       拜丰州司马,吐蕃大举入侵,韦待价出兵失利,唐收余众打退,安定了西边,任西州

       都督,又收复西部四镇,授陇右诸军州使700杀2500

       授

35   郭子仪(697年—781年),再造唐室、武庙十哲  陕西华州郑县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早 年参加武举入仕,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部讨伐安

        禄  山,收复多处失地,至德二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曾因承  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后来史思明又攻陷洛阳,吐蕃也入侵,郭子仪再

      次重掌兵权。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程元振多次离间诬陷,使得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

      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仆固怀恩游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说退回

      纥,并击溃吐蕃。建中二年,郭子仪去世。德宗废朝五日,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36   武威郡王李嗣业(?~759),传奇小强  陕西高陵  748隨高仙芝征吐蕃,左右冲杀,

      四散而逃,落水十之八九,抓获首领勃律。751攻破石国,又攻大食;757收复京城,

     大战于香积寺,手持大刀,赤膊上阵,立杀数十人,正午至黄昏杀敌数万。759合围

     安阳,射伤养伤,听 金豉齐呜,一跃而起,欲出外杀敌,伤口崩裂,血流数升,

      倒地而亡 。

37   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陕西秦岭以北唐朝时期著名将领。为韦元

      礼七世孙、韦贲之子。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总共击破吐蕃军队的总数是四十八万,

      擒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一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

      六百三十万,和韦皋同一时代的武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785年,韦皋出任剑南

      节度使,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805年,韦皋去世,辍朝五日,

      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38=   侯君集:参与灭亡吐谷浑的战争,其后他又独自领军灭亡西域高昌!

39=   王孝杰:武周第一名将,收复安西四镇,多次大败吐蕃!  

40=  王忠嗣: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唐朝边境名将,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

     四镇节度使,(后来造反的安禄山也才三镇)。大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玉川战役以三

     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后任陇右节度使率十万骑兵北伐契丹,全歼奚、契丹

     联军。大败突厥叶护部将其可汗传首长安。与吐蕃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斩

     杀数万逼降吐谷浑。王忠嗣是一位纯粹的军人,他是军人的天职完美的体现,纵观中国

     历史我想因此一人,战争就是战争纯粹的战争完全;他一生战绩辉煌,将大唐的边境

     再次恢复到了贞观时代,达到了李世民都没有达到的巅峰,将大唐王朝的版图扩大到了

     极致,但很可惜这一刻却是大唐最后的辉煌。另外王忠嗣不死,安禄山根本不敢反。

七、 南宋5

41  韩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陕西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

     将之一。出身贫寒,十八岁应募从军,作战勇敢,与西夏军、金军作战多年,屡立战功。

     宣和二年,跟随王渊平定方腊起义,后来率军平定苗刘兵变,解救宋高宗赵构,建炎

     三年,在黄天荡围困金朝大将完颜宗弼,数次击败金兵。绍兴四年,在大仪镇大败

     金兵。岳飞父子被捕入狱后,当面斥责秦桧,岳飞父子被处死后,辞去枢密使的官职,

     绍兴二十一年,最终忧愤而死。死后追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宋孝宗时,又追封

     为蕲王,谥号为忠武。勇力过人,敌人胆寒,擒杀敌首的急先锋。

     经典战役:黄天荡之战,8千——10万,水战,使金军48天不得渡江。

42  李显忠   1108-1177   陕西青涧   抗金名将   胆略过人,武艺超群,金兵杀害全家,

      投奔南宋,率军战金,战功卓著。统军北伐,金人丧胆。铁血忠勇,双刀无敌, 以寡敌众,

      大破二十万铁鹞子,十万拐子马。

43  石亨  ?-1460  陕西渭南  土木堡之变后,守北京城有功,帮英宗复辟成功,杀于谦、

       范广。正派大臣斥逐殆尽亲友冒功得赏四千人父子叔侄为所欲为判处死刑

       亨死獄中,侄彪诛。 

44=  李显忠:自己在陕西招募义士斩杀一万西夏军,投奔南宋以后在北伐中攻陷金军重镇滁州

45=  张钰:钓鱼城弄死蒙古大汗。【宋朝武将地位低下,将领质量普遍很差,所以这个

      时期的陕籍将领列的比较详细】

八、明3

46  李自成:陕西 农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1641正月,打下洛阳杀了皇叔福王,张献忠

       攻下襄阳杀襄王,兵部尚书自杨嗣昌服毒自尽。1643年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40万大军

       渡河东征直扑北京,推翻明王朝。多尔衮与吴三桂合兵战败李自成,下落不明。  

  47  .李定国:1620-1662  陕西榆材  农民起义将领, 张献忠四大义子之一,孙可望为平东、

        李定国安西、刘文秀抚南、艾能奇定北四将军。献忠也在武昌建大西国,1644张死后,

        联明抗清17年,知永历帝被杀,忧愤病逝。富有远见胆略非凡  二厥名王,威震天下。

        崎岖险难,百折不回。

48=   李来亨:  率领夔东十三家与清军作战十多年,杀敌数万,后清军大举进攻,终因实力

       悬殊而兵败自焚,【永历实录】记载“来亨败没,中原无寸土一民为明者,

       惟诸郑屯海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