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中华瓷器皇冠上的明珠—大英博物馆95馆

 馱夫 2024-05-15 发布于福建

    世界最顶尖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专门为中国瓷器设立一个展馆-95号馆,可见其分量之重,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展馆,大英博物馆热门顺序分别是:埃及、希腊、罗马、亚述、中国,基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大部分参观者都是看重点(心仪)展品,埃及、希腊和亚述如果结合卢浮宫展馆一起欣赏,绝对完美,英法这两个博物馆手上真的有太多珍品。

    我第一次去大英博物馆95号展馆只看了大维德对瓶(元青花 1351年铭文)、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汝窑、乾隆几件收藏品等。95号展馆展品编号前缀PDF,我一直以为需要进一步了解要去下载PDF这个编号的文件。



    95号展馆展品不属于大英博物馆,属于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简称“PDF”(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大维德爵士1950年把整个收藏捐赠给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收藏包括1400多件收藏品以及中国及东方艺术书籍),从1930年开始大维德爵士资助伦敦大学开立中国艺术课程,至今这些学科和学者还在延续,这里不得不聊聊这个值得尊敬的人。

    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年出生在印度孟买,富二代,他父亲是印度银行(Bank of India)创始人之一,1913年结婚后移居英国。正是由于他杰出的鉴赏力,才造就了这座位于异域的中华瓷器宝库。

他是乾隆皇帝崇拜者,他并不只是收藏明清的御用官窑,相反的,他将重心放在了带御铭的宋元器物,多为乾隆皇帝旧藏,这都是最顶级瓷器。大维德爵士从一开始的学习对象就是顶级收藏家乾隆皇帝及其高古的品味:汝窑、南宋官窑、哥窑、钧窑等宋瓷,起点非凡。

    他在1937年发表的《汝窑评述》中首先提出汝窑为北宋御用瓷器,此论文也成为汝窑研究经典著作之一。

    他的第一件汝窑瓷器是1927年采购的乾隆御题汝窑碗,题款为“均窑都出修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内府藏盘数近百,碗则晨星则一二,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乾隆丙午御题。” 这个展品目前·在95号厅一个不是很显眼位置。

    他买入这些藏品中绝大多数为历代官窑中的精品和带重要款式的资料性精品,其中包括仅次于台北故宫的汝窑收藏和海外最好珐琅瓷器,有一些是孤品。

    1924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与刚成立故宫博物院建立了联系。这个“老钱”有惊人天赋+钞能力+学者般直觉和素养+必备品质,同时他有最佳买入机遇。

    1927年他再次来到北京,盐业银行准备出售溥仪1924年抵押的清室珍宝。当时这批文物抵押期已满无力赎取,大维德最终从盐业银行购买了40多件清宫旧藏。在这40多件器物中,大部分为宋代名窑瓷器,其中官窑、哥窑瓷器居多,而乾隆御题诗瓷器就达20件。



    95展厅入口最昂贵的1351年元青花大维德对瓶,在1929年北京琉璃厂,找不到买家,当时认为是赝品“元代无青花”。

关于他一些收藏品卖家有兴趣可以搜几个人名可以了解一些客观的知识。

    1935年他策划伦敦中国艺术展,当时故宫博物院送到参展英国藏品超过1000件。

    1941年他在上海被日本占领军拘留,期间落下残疾,1942年他被日军送到莫桑比克和交换日本战俘获得自由。

    他设立的大维德基金会并把所有收藏品装入大维德基金会。

    1950年他将大维德基金会连同所有收藏捐赠给伦敦大学完成捐赠。

    1952伦敦大学中国艺术品博物馆开放。

    1964年这位顶级收藏家离世。

    2007年财务原因大维德基金会关闭,大英博物馆托管伦敦大学这些收藏品。

    2009年95号展厅对外开放。



如果有兴趣和有充裕时间,可以在95号展厅众多查询终端上观看每个展出收藏品编号(前缀PDF编号),每个藏品有英文和繁体中文两种语言和图片有以及介绍。


    以下照片均为本人两次参观拍摄,文字说明为本人添加,不足之处请指正。篇幅所限,整理好其余照片后我会陆续发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