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陈小悦书馆 2024-05-15 发布于广西

五月初五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重温了古老的传说,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闺蜜潇湘的妈妈是包粽子的高手,她包的黄米粽不仅好看,而且好吃。那碧绿的粽叶,包裹着金黄饱满的米粒,中间还嵌着一颗大红枣儿,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当我剥开粽叶,细细品味那香甜的粽子时,一股淡淡的粽香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潇湘的妈妈就会给大家做许多小香包,里面塞着艾草,每人都给一个,挂在身上,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她还会用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丝线制成五线丝,戴在手上,据说可以避邪。“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这些习俗不仅充满了乐趣,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端午节背后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才华出众,忧国忧民。但他却遭到了小人的陷害,被楚怀王流放到外地。在流亡的过程中,他依然对楚国忠心耿耿,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最终,当他听到楚国投降秦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投身汨罗江,以死明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投放饭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品味香甜粽子,重温古老传说,这个端午节让我收获满满。在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更加珍惜与亲人相聚的美好。同时,我也明白了端午节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爱国精神的敬仰。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文化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个节日。让我们在品味粽子的同时,也铭记屈原的爱国精神,将这份文化瑰宝永远传承下去。

在此,祝愿大家端午安康,幸福美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