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贺承德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陶行知先生则《每天四问》。今天我们慕名而来,拜访一下他的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这是一个设问句,前面既然有问号在打前锋,后面于情于理都应该有句号在压后阵。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呢?有,还是没有?有多少,进步了几尺?没有,退步了几寸?

“学问是一切前进的动力的源泉”,学问怎样才能进步呢?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在“一”“集”“钻”“剖”“韧”五个字上有所研究。

第一个,是“一”字。

荀子说:“好一则博。”只有在“一”字上下真功夫,你的学问才能够走向博大精深的境地。

一,是“专一”的意思,是指做学问要专心致志,不能心猿意马。我相信,凡是拜读过《学弈》一文的人,对这一点都心知肚明。专一是态度,是情商,它不是在“一时”上显英豪,而是在“多时”上扬气魄。始终如一,几十年如一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分钟的热度,然后就开始冷却,直达透心凉,这不叫专一。浅尝则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不叫专一。专一的成果,要用挖掘的深度来说话。

第二个,是“集”字。

同样,用加字法来解释,它是“搜集”的意思。当下做学问时,独立思考也攻克不了的难关,有的学生喜欢携虔诚之心去拜访度娘。“百度”一下,“老娘”那里有许多材料等着我们前去搜集。搜集的材料多了,研究的力度也就更大了,创造的精神便越发地亮了。

第三个,是“钻”字。

这个“钻”,既是“钻进去”的“钻”,又是“钻出来”的“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我们应该像朱自清笔下的春草一样,在做学问时用“钻”劲儿来伸展自己的生命活力:“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钻出新学问之前,我们要先钻进旧学问。新学问也好,旧学位也罢,它们的五脏六腑里大有文章,就像是一座座迷宫,等着我们去荡涤。但愿我们最终不会在迷失方向和丧失理智中败下阵来。

如果说学问是一座储量巨大的金矿,“钻”字就好比一台挖掘机,它能够挖掘出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和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

第四个,是“剖”字。

你一门心思地往搜集的材料里面钻,但如果离开了“剖”字,你就可能会走火入魔,以至中毒太深。因为你搜集的,有的是真材料,无毒的。而有的则是假材料,有毒的。倘若不加以剖析,不明是非,不辨真伪,你就会误入歧途。

第五个,是“韧”字。

做学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做好长期与学问打交道的心理准备。要想征服学问,你就得需要有勇士精神,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有人说,学问=学+问。要想做好学问,努力学就行,虚心问就是。其实做学问哪有这么简单?陶行知先生的五字法,给我们做学问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这五个字的思想引领,我们恐怕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好在这五个字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它们终将引领着我们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圣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