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过半,“细”过余生(必读)

 快乐者生存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荣与枯,都是成长;盛与衰,皆是往事。当你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已经拥有了它的意义。而当下,就是意义所在,即便只是些小事。唯有宽和、原谅、担当,才能让小事不败于时日绵长。

——草予,《读者》2024年第5期

人生漫漫,如白驹过隙,不觉间就已到而立、不惑之年。

虽然不再年轻,但也久经沙场,看似拥有了不少,却也时常困惑迷茫。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在不确定的时代,普通人能够做的,就是去寻找自己的最小确定性。”

与其因无法掌控的东西焦躁不安,不如调整预期,在自身可控的区域建立稳定的秩序,安放自己的内心。

人生苦短,虽关关难过,但都是成长,终会化作灯火,照亮前行的路。


人生过半,“细”过余生(必读)

得不到的,永远最迷人

前几天放假,和邻居乐姐夫妻聚餐闲聊。

乐姐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羡慕地说:“我同事五一假期去新西兰自驾,看这照片好酷啊,感觉比我们上次去的地方好多了。”

“我们年初去也很美啊,你啥事都觉得别人的好,在家都听你说好几遍了。”乐姐老公不耐烦地说。

“那能一样吗?咱们跟团,人家自驾,时间多自由,再说他们去的地方比咱们去得多。”乐姐反驳。

“你老是这样,买回来的东西又反悔,总觉得没买的那个好,已经有了的就是不好的呗?”听了这话,乐姐不以为然,继续刷着“别人的美景”。

有时候,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垂涎别人拥有的,不是因为那东西有多好,而是因为“自己没有”。

人生来对“自己没有的”有着无止境的好奇和欲望,喜欢添加一些遐想,将其美化。

“得不到的”就好像是一个魔咒吸盘,吸引着不安的内心去追逐想象中的美好。

殊不知,早已掉进攀比、不满足的陷阱。

生活被欲望裹挟,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既要丈夫月入百万,又要他时时陪伴,既要妻子温柔贤良,又要她能力超群。

既要又要还要,把眼光抬得过高,只会徒增焦虑,疲惫不堪。

有的人,把幸福建立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虽然有时也能获得短暂的满足,但长此以往,只会迷失自我怀疑中,越发焦躁忧虑。

周轶君说:“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一说到具体,其实你就不会很焦虑。一具体你就知道了方法、路径。”

不在负面情绪里周旋,实施清晰的规划,将抽象的想法具体化。

不仰慕别人镜头里的世界,而是要探索自己,把握能确定的当下,全力以赴。

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人生过半,“细”过余生(必读)

享受“今天”,才能有所斩获

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如果只知提早规划未来,而不把与未来相关的“今天”过好,也只是徒劳。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苦于每天清晨清扫寺院落叶。

特别是秋冬季节,一有风,树叶总是随风飞舞,好像怎么扫也扫不完。

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在第二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叶子摇下来,这样第三天就不用费力打扫。

小和尚一听乐坏了,赶忙照着做。

没想到,第三天一早,跑去寺院一看,傻眼了,院子里依旧如往常一样落叶满地。

老和尚看到一脸疑惑的小和尚,说道:

“世上的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无论你今天怎么卖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照常落下。唯有学着接纳,专心做好分内小事,活在当下,才能感受生命的乐趣。”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当遇到事情时,顺势而为、灵活应变是生存的大智慧。

不追逐虚无缥缈、难以把控的未来,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事情上,有的放矢、充实自我才能不断进步。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不困于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恐惧,把一切交给现在。

把心沉下来,关注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踏实、宽广。

即使当下迈出的步伐很小,但持续进步,终会走出重峦叠嶂,走向繁花灿烂。


人生过半,“细”过余生(必读)

锚定小目标,把握确定感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狂风暴雨来袭时,我们无法阻止整棵树摇摆,但是可以安抚离我们最近的一片叶子。”

人生亦是如此,无法事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可以尽自己所能安顿狂躁的内心。

有的人热衷于定制远大目标,看似宏图伟志,实则容易迷失,找不到落地的方向。

调整预期,从确定的小事入手,建立秩序,在一事一毕中,积攒力量。

带货女王章小惠,曾分享过一段自己的创业经历。

6年前她刚回国,打算开始一份新工作。

当时只有她、搭档和助理,他们没有把目标定得很大远,而是着眼于细微小事。

在章小惠看来,越是“宏大”的目标,越容易受挫,她更喜欢举手就能完成的确定感。

因此,在“公众号发一篇文章”就成了她创业之路的第一个小目标。

即使当时公众号阅读量不佳,她也没有任何挫败感,只是很享受每次写完文章点击发送那一刻的成就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