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虚室生白3ud10a 2024-05-15 发布于陕西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道场山顶何山麓,上澈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爱此山看不足。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山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出山回望翠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是何山。山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吾长兄之孙颇好学,性亦驯谨,时时来从吾求书,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意甚嘉之。因其求写此篇,遂书与之。子昂。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従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吾长兄之孙频好学,性亦驯谨,时时来吾从求书,意甚嘉之,因此求写此篇,遂书于之,子昂。


赵孟頫《昔寻李愿诗卷》
此卷内容取自唐代韩愈的《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作为赵孟頫晚年作,该诗卷“规模李北海”,走出了早中期的圆润华滋风格,在用笔上苍劲浑厚,结体规整庄严,墨色厚重古朴,全卷先楷后行再草,从严谨到洒脱,可谓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释文:

昔寻李愿向盘古,正见苍厓巨辟争开张。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东蹈燕川食旷野,有馈木蕨牙满筐。马头溪深不可,借车载过水入箱。平沙绿浪榜方口,雁鸭飞起穿垂杨。穷探极览颇恣横,物外日月本不忙。归来辛苦愿谁为,坐令再往之计墯渺茫。闲门长安三日雪,推书扑笔歌慨慷。旁无壮士遣属和,远忆卢老诗颠狂。开缄忽睹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家请官给不报落,无异雀鼠偷太仓。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子昂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经典!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卷》

赵孟頫(1254年10.20 —1322年7.30),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将赵孟頫引见于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追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赵孟頫最风流倜傥的行书《道场诗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