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受到关注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作者:重舟

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高校的副教授,在学校第一个聘期的考核未通过后,于今年4月2日被发现在家中自杀。据学校官网信息,该教师1986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硕士,加拿大UBC博士、博士后。2019年,时年33岁的他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某大学。

教育履历如此亮眼的高校副教授在未通过学校考核后自杀,这样的消息在舆论场激起了涟漪。人们除了为这一结果感到十分惋惜,更对其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猜测,并引发了关于高校教师“非升即走”做法的讨论。

目前,关于该教师自杀是否与未通过考核直接相关,还未有确切结论。但最新的媒体援引家属的说法,或让人对这起悲剧有了一些确定性的信息:该教师的亲属说,他生前患有抑郁症,很长一段时间,忙于工作、写基金(项目申请)。家人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身体,没检出什么问题,后来发现该教师的病历,才知道他从高中时便患上抑郁症。

根据这些源自当事人家属的说法,让外界对于他的选择有了一个相对可以“理解”的解释,但也延伸出一个新的问题:对于高校教师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或是时候有更多的重视了。

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心理疾病,近些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典型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概念和意识上都引起了更多的重视。就在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在今年5月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根据《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帮助各科教师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然而,正如新闻中此次事件所反映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老师中,超过80%反映压力较大,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数据之外,也有大量的微观个案表明,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到了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步。如去年10月,河南一名“00后”小学女老师疑似跳楼自杀的帖子引起网络关注。根据家属提供的遗书,女老师在遗书中称,任职学校工作太忙,像进了“牢笼”“喘不过气来”“真的让人崩溃每天”“每天提着最后一口气在工作”。

当前,从大学教师到中小学教师,或都面临一个重要的大背景,即由于职业特点、社会期待及相关教育改革的推进,他们所面临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职业压力明显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在一般的语境下,这可能指向的是“课业负担重”,所以近年来教师减负在社会意识和改革行动上都有了积极跟进,但是,这其中的精神压力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仍是一个亟待精准关照的“隐秘角落”。包括如何预防、干预、排查、救助等,都宜有专门性的制度安排。

退一步讲,教师群体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因此,这个问题务必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当然,这个问题又不仅仅指向心理健康,如何为教师群体减压,为他们创造一个更人性化、更从容的教育职场环境,是一个更大的现实课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不同的教育层次给予精准回应。(重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