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古道今 | 漫步太平古镇·古韵今风,寻觅江南水乡记忆

 黄之中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漫步太平古镇

古韵今风,寻觅江南水乡记忆

图片

走进苏州太平镇,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烟雨蒙蒙、诗意盎然的江南水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这条古街上寻觅那些遗失的记忆,感受那份独特的古韵今风。

图片
图片

太平镇概览

太平镇,古称荻溪,又名太平桥镇,得名于镇上的石桥——太平桥,位于吴县市东北郊,东临阳澄湖西湖,南和陆慕镇接壤,西与蠡口,北连吴县市渭塘、湘城镇。早在北宋年间,《吴地记后集》载吴县二十二都,太平即为其中之一。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重要商贸集散地,见证了苏州地区的繁荣与变迁。如今,老镇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图片

历史简述

《太平镇志》中记载,太平,秦时属吴县,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至清雍正元年(1723)属长洲县,清雍正二年至宣统三年(1911),析长洲县东南地置元和县,太平分属长洲、元和二县管辖。民国元年(1912)至1949年4月,太平属吴县管辖。民国36年(1947)前太平镇是基层政权的驻地,后为吴县阳澄区区署驻地。1949年4月27日,太平镇解放。

太平镇历史悠久,境内古迹和文物众多。南宋初,股帅府太尉王皋定居获扁,王皋故第筑有石桥小溪、亭阁厢堂,构成了风景优美的雅宅名园。明代,荻扁王城开辟槐庆堂、奉萱堂等被誉为“荻溪十景”,徐有贞、沈周、唐寅、祝允明等风流雅士常到此访游,作诗填词,吟诵传唱。“勾吴古县频来往,万转苍溪出乱松”“溪之竹兮阴阴,有美人兮处其林”等诗词便是出于此处。

图片

建筑风貌

图片

漫步在太平老街上,你会被两旁建筑风格所吸引。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江南水乡的韵味。沿街商铺琳琅满目,古色古香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

图片

在太平旺巷村(原荻扁)现存有一座单孔石梁古桥,名为凤凰桥,主要构件为褐红色武康石,使得宋代桥梁建筑遗风至今尚存。1986年被立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批准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传说故事

图片

在太平镇北的猛将堂前,有一棵挺拔耸立、黛色参天的古银杏,树高近20米,树根周长5米多,要多人才能合抱住。传说在南宋绍兴年间,太平镇上有一王氏女子,梦见一神在家祠前,手托绿光闪烁的银杏小树说:“此树为天地之灵。”说完便置于地上离去。女子醒后便到家祠前(后改为猛将堂),果寻到一株小银杏,她将小银杏植于土中,不几年就长成一棵大树,就称之为灵岩树。

图片
图片

风土人情

来到太平古镇,当然不能错过这里的地道美食。软糯的红糖糍粑、香醇的桂花糕、脆脆香香的南瓜团子……每一种美食都能让你回味无穷。此外,还有当地特色的炒河鳗、昂刺鱼面等水产美食,让你大饱口福。

除此之外在太平镇,你还可以参与各种文化体验活动。比如,亲手制作一把油纸伞,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参观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了解苏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或是乘坐一叶扁舟,在悠悠的河水中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图片

苏州太平镇,一个充满古韵今风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那份属于江南水乡的独特记忆,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如果你也对江南水乡有着深厚的情感,不妨来太平古镇走一走,让心灵得到一次美妙的旅程。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