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看懂山西的三座唐代木构建筑

 哲齐66 2024-05-15 发布于山西
图片

本文共3819字|预计阅读10分钟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单单在一点什么感情底下,打滴溜转;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

这是林徽因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写下的文字,今日读起来仍让人有说走就走的冲动。而山西旅行,就离不开古建筑,因此这一篇,我们想从山西的三座唐木古建(南禅寺、佛光寺和广仁王庙)说起,即使身不能至,心可先行。

值得一提的是同在山西的天台庵,因为正殿的建筑结构与风格都很有唐代特点,所以它曾与其他三座并列为四大唐构建筑。但在2014年的修缮中发现了两处天成四年长兴四年的墨书题记,被重新确定为五代遗构,所以现在普遍认为,我国唐代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仅剩三座

老规矩,文末有关于山西的好书推荐,可一键购买。

图片

南禅寺大佛殿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木构建筑,虽然它的始建年代无从考证,但根据殿内西平梁底皮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南禅寺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也就是公元782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比梁林夫妇发现的第一座唐木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还要早75年。

相关史籍表明,南禅寺在宋元祐元年、明嘉靖、万历年间都进行过维修,殿堂完备、僧侣众多、香火旺盛;明代以后,寺院逐渐减少。幸运的是,大佛殿代代不废修饰,并成为唐武宗灭法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佛教大殿,我们今天才得以一睹唐代原貌。

南禅寺坐北朝南,规模不大,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仅为佛光寺的十分之一。寺内现存6座殿宇,除了主殿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殿宇都是明清时期所建

大佛殿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标准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全殿外观是典雅古朴的原木色;单檐歇山顶式的屋顶据说是全国古建中坡度最缓的屋顶;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四周的柱头微微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使层层迭架的斗拱翘起;出檐深远高大。

整个大佛殿共用了12根檐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隔挡的作用;殿内也没有天花板,因此可以看到佛光寺中看不到的大叉手,隋唐木结构的一大特点就是只用叉手;宋代开始用的是叉手和侏儒柱;而明清一般只用侏儒柱。

图片

图源网络|1953年南禅寺大殿平梁、侏儒柱、大叉手

有趣的是,唐风明显的大佛殿里发现了侏儒柱的身影。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应该予以保留,但1974年的维修工作中,专家发现侏儒柱一组构件并没有与大叉手之间进行榫卯连接,通过力学计算和现场模拟实验,认为只使用大叉手本身是安全的,决定取消侏儒柱这一组构件,恢复了唐代建筑原貌。

图片

图源网络|南禅寺大殿修缮后的大叉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侏儒柱的去留外,在上世纪70年南禅寺的“落架重修”工程中,也对出檐的长短、前檐门窗的形式、鸱尾的样式等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唐式复原」。也许,按照今天“不改变原状”的保护原则,历史上“加固”的痕迹也应当被保留。但往事已矣,是非对错,就留与后人评说。

说回大佛殿本身,它不仅建筑风格鲜明,殿内的佛像也堪称精品。以释迦牟尼为中心的17尊唐塑佛像面目丰润、神态自然、服饰简洁、衣纹流畅,可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媲美,尤其是华严三圣、胁侍菩萨和力士,堪称中国现存寺观彩塑中的珍品。

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越靠近门口的塑像越高大,这是利用了透视效果,使小巧的殿宇视觉效果上更加深远。

另外,殿内的砖雕艺术也令人拍案叫绝,寺内须弥座下、四周壶门和叠梁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寺内还有一座五层楼阁式小石塔和三只石狮、两块角石,都是唐代遗物,弥足珍贵。置身大佛殿内,就像进入了一座唐代艺术殿堂,大唐破空而来,令人屏息。

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1999年南禅寺遭到盗窃,释迦摩尼佛像被当胸挖开,腹内所藏文物被洗劫一空,两尊“似宫娃”供养菩萨和旁边的驭狮人塑像被锯断劫走;2012年,南禅寺的北魏石塔也被偷走,所有被盗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因此,现在去南禅寺,只能看到殿内的14座塑像。释迦牟尼像胸口留有被挖开过的痕迹,本该让两尊菩萨端坐的莲花座上也空空如也。

好在南禅寺不算孤独,在50公里外的佛光山中还有另一座唐代古刹,它们遥遥相望,在沉默中与光阴对峙,等待着属于它们的荣光。

图片

它是梁林夫妇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1937年7月5日,在七七事变发生的两天前,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确定了五台山东大殿建于唐代,打破了此前日本人宣称中国已无唐木建筑的妄言,梁思成兴奋地称它为「中国古代建筑第一瑰宝」,它就是——佛光寺

图片

图源山西文物局|佛光寺东大殿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写过梁林夫妇发现佛光寺的过程以及它和莫高窟第61窟的关联,在此不多赘述,可以点击这里回看,这里着重讲述佛光寺的构造和建筑特点。

我们上面说了南禅寺大佛殿是现存最早的唐代木建筑,而佛光寺东大殿是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根据《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经历845年的会昌法难后寺宇被毁。

唐宣宗继位后恢复佛法,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在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捐资重建。金代在东大殿前建了文殊、普贤二殿,后普贤殿毁于火灾。

佛光寺坐东朝西,依山而造,在历史上属于规格较高的皇家寺庙,不仅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规模远胜于南禅寺,而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般都将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寺内有120多间殿、堂、楼、阁等建筑,容纳了六朝建筑风格。其中祖师塔是北魏遗物,东大殿七间是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是金代建筑,它们都是中国古建中的精华;剩余建筑如山门、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厢房和窑洞等都是明清修建的。

金代文殊殿的“减柱造”也是中国早期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实例,尤其是殿内采用的大跨度“八字柁架”,更是早期建筑遗存中的孤例。

主院东大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木建筑,它集结构之美与建筑之美于一身,其结构反映了唐代成熟的木作技术,殿内七铺作斗栱,是古建筑斗栱的最高等级;而殿内的唐代木构建筑、彩画、彩塑和题记都是唐代原物,东大殿也因此成为我国集四绝于一殿的孤例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高峰,洛阳的天堂高达312.09米,高度甚至超过现代许多摩天大厦。研究东大殿对我们认识唐代建筑非常有参考价值。

走进大殿记得留意大门。1980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是唐代遗物,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

东大殿的整体轮廓屈曲而柔和,屋顶是单檐庑殿顶,庑殿顶我们在前文里写过是等级最高的屋顶样式,基本只用于皇家建筑,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

斗拱雄壮硕大、形制古朴,尤其是外檐的七铺作斗拱,斗拱的最高等级是八铺作,七铺作一般用于较高等级建筑;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但正脊上两只雄健硕大的鸱吻是仿唐样式的元代遗物。

殿内佛坛有35尊佛像,佛坛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像,其余各像围绕其周围,主次有序、尊卑有别、各尽其职。仔细留意,建筑者为了衬托佛像的高大,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结合。

图片

图源山西文物局|唐代彩塑局部

这些塑像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体态丰满、脸呈方圆形、腮部鼓起、脖颈短壮;五官独特,眉毛弯弓形,细而长,嘴形端正;服饰简洁、衣褶线条流畅。主佛和菩萨前额都点有一颗红痣,这是唐代妆容的重要标志

围绕在殿内墙壁前的是296尊明代的罗汉塑像,原本有500尊,但1954年因雨水冲蚀,倒塌的后墙压坏了一部分。

东大殿内还保存有不同朝代的22幅壁画,共计61.68平米,其中的唐代壁画是除敦煌莫高窟外,中国寺观中仅存的唐代壁画原作,且东大殿壁画的构图与笔法,与敦煌唐代壁画十分相似。

图片

图源网络|佛光寺菩萨形象

其中最显眼的一幅壁画是唐代的《弥陀说法图》,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其结跏趺坐于仰莲佛坛上。两侧还绘有胁侍菩萨五尊,这些菩萨头戴花冠,脖子上带着璎珞,身姿微微向前曲着,神情安详。

你也许会注意到部分壁画的颜色呈铁青色,并不像敦煌壁画般色彩鲜艳,这是因为殿宇朝西,下午的阳光直射殿内,使得铅粉呈深黯的铁青色,但古韵不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拱眼壁壁画与佛坛上的塑像、殿外的经幢,形成了清晰的对应关系,说明整个佛殿在千年之前建造时即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东大殿内珍宝无数,但参观时也别忽略了同样规模壮观、雕塑精美的金代文殊殿,以及大殿南侧的北朝六角形祖师塔。

图片

图源山西文物局|金代文殊殿

图片

广仁王庙和南禅寺、佛光寺同为国内仅存的三座唐代木建筑,但相较于备受关注的五台山佛光寺和南禅寺,广仁王庙小众的多。不过广仁王庙除了是河东一带唐代建筑的孤例,更是三座唐构中唯一的道家建筑

图片

图源山西文物局|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的名字来源于庙内供奉的龙泉之神“广仁王”,因为庙前原有五龙泉,泉水从庙基前沿涌出,所以又称“五龙庙”,它与元代道观永乐宫遥遥相望。

广仁王庙始建于唐大和五年(831年),整个寺庙坐北向南,规模较小,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这是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由戏台、厢房、正殿等组成。正殿虽不及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宏伟壮观,但同为唐代木构大殿原作,仍可觅得大唐踪迹,因为被梁思成称为“国之重宝”。

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没有内柱,周身共用16根檐柱,平面呈长方形。屋顶是单檐歇山顶,坡度平缓,该殿举折为1∶4.5,南禅寺举折为1∶5.15,佛光寺为1∶4.72,是三座唐代建筑中最为陡峭的一座。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大气,显为唐代建筑风格。

图片

图源山西文物局|内部梁架结构

柱头扶壁拱的做法是泥道拱上施素枋,素枋之上又重叠一层泥道拱与素枋,这种做法被称为“拱枋重复式”,曾是唐早期建筑中的做法,但目前在整个北方建筑中是孤例,而在南方的建筑中还有保留,如:五代时期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时期的宁波保国寺大殿等。

此外,正殿的斗拱同样罕见。斗拱为双抄两跳五铺作,不仅形制简单,而且只设柱头斗拱不设补间铺作,这是早期木构建筑具备的典型特征。

图片

添加客服

旅图正式开启

ONETERRA

旅/图/计/划

万图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