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届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入围| 达尔玛苏德·杭卫散文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4-05-15 发布于江苏

·


 观 鱼(散文)
达尔玛苏德·杭卫

“我就是条鱼” ,我常常梦见自己是条鱼,于是我想要有一套房,有个院子,有个渔池,养个几十条鱼,每天清晨不刷牙先刷眼,池中观鱼活眼,然尔泡一壶茶,搬张小茶桌,就那么坐在那儿,傻傻地盯着池里游动的鱼,任着自己的魂儿自由晃荡。
十年前,我还真买了套底楼的洋房,老妻却一言定了乾坤:前后两个院子,前院种花,后院种菜,没有可以挖池子的地儿,心里总是痒痒的,园无水不灵动,不活泛,一直想着如何说服老妻同意在哪个角上搞个池子出来。
于是心生一计,先买个大渔缸,把鱼养起来,等到看着喜欢了,舍不得了,再挖池放养。于是我化几千元钱买了自动循环的渔缸,捉了11条大约20公分的鱼放到缸里,清清的水在各色彩灯照射下变幻着绚丽,奇怪的是鱼儿的颜色也在变化,从鲜红到大红到紫红,五花彩色的鱼更是变化莫测,脱掉近视眼镜望去,更象是一条眩目的彩色光带,抑或象舞厅里旋转的魔球,这种朦胧而又奇幻的感觉也许只有近视转老花的年龄才能感知得到。
增氧泵的气泡快速向上窜着,不如烟圈般象云一样飘逸轻巧,象是杂技演员扔出的钢圈,鱼儿却慢慢悠地穿过,不时晃动着尾巴去拍碎那些个圈, 不小心惊着的水花惊不了鱼却往往把我和老妻吓了一跳。
似乎这样也能满足我对鱼儿的向往,只是内心总是有些别扭,总以为缸里总不是鱼,至少不是我想要的鱼,特别是每年黄梅雨季节,几乎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不管您用什么药水,无可幸免地立鳞病或者溃烂,看得人心痛。
住了几年发现北院阳光不行,种植的蔬菜瓜果没有一个是生长良好的。于是想着在北院挖个渔池也不错。但水在后背从风水上说有背水一战之嫌,须避开中线,让渔池向东西偏移就行, 先自己捉摸着渔池的样子,拿了卷尺东拉西量,纠结于中式假山,还是围栏渔池方圆。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都是形式,重要的是要把鱼养活养艳,而这个关键是氧气,用增氧泵对邻居有肯定会有影响,如何是好?都说知识就是力量,我想起了古法养鱼,并没有增氧系统,鱼儿照样鲜活,也是,想想小时候养金鱼也没有啥增氧泵啥的,真不知是鱼变娇气了,还是人变矫情了。
查找资料,我发现养鱼主要是水深和水流和水压的合理性,于是我将水深设计成1.4米,渔池挖成土圆型,让水流因圆弧形而更流畅,上面方形围栏,地圆天方似铜钱;局部架空,夏天可让鱼儿有个遮荫的地,让水活越来,再做上一口溢水口,确保雨天水位过高可以溢出,也便于日常部分水替换中水溢出,更主要的是水面离地面铺装20公分可以确保不让猫偷到鱼,最主要的面和底都不贴马赛克瓷砖,让毛面水泥上便于长满青苔,中间用1米深盆种上睡莲和汀水植物,通过生物技术来净化水质。
渔池建好,放水半个月脱琉,洗刷干净,第二次放入自来水,养熟,便想着先放入小鲫鱼试试,于是朋友从渔塘拿来30条两把小鱼,鱼儿入水欢畅游弋,不料第二天有死鱼浮出,到第三天几乎全奥脱了。说是水泥水的琉未脱尽,继续洗刷,放水放药水一周后,再一次从渔市买来红鲤鱼20条试水,准备全军覆没。结果是一周下来,生长良好,好生高兴,朋友送来九条锦鲤,三条大鱼的估计要超过3斤,6条小的2斤不到1条,老妻嫌鱼还少,我又从渔市捉了10多条20公分长的鱼儿放了进去。不料大象几天后便开始出现问题,因为相对空间较小,水压不够,肺活量不足,就象人类的高原反应,摇摇晃晃侧身游着,也罢,只能忍痛舍去,同时也给了我提了个醒,池小异大鱼,适合就好,我便选择了一种确保鱼儿健康生长,却不在个儿的渔饲料饲料。
每天清晨阳光从石榴树隙透过,象在水面上撒满铜钱,鱼儿快乐地游着,不时将嘴张开露出水面,发出“啧啧”声。经典的红白锦鲤,黑白红三种颜色大正三色锦鲤,头部白色居多黑白红交错的西施锦鲤,黑白两色的白写锦鲤 ,全身雪白,头顶一团是红色的红白丹顶锦鲤,金色鳞片,闪闪发光金鳞锦鲤。上浮现出黑色斑纹。若红色鳞片上浮现白色斑纹的白松叶锦鲤 ,红白相间的锦鲤,更是趣味无穷银白色的鱼体上散布着4块鲜艳的红斑的4段红白。在雄健的鱼体上,从头部至发声柄形成一优美的红色条带的一条红锦鲤。鱼体上从头至发声有一红色斑纹,此斑纹形状恰似雷雨天的闪电光弯弯曲曲的闪电纹红白锦鲤,妙不可言。而这些色彩却因阳光照射的角度和长短,泛起的涟漪而呈现出不同色彩,绚烂而瑰丽。
  都说“鱼忆七秒”鱼儿是忘性最大的物种,其实你养了鱼才知道其实鱼是很聪明的物种,懂得辩声识人。一段时间老妻说鱼儿都游到水下面去了,我说天气热了,水下面凉快,一段时间老妻发现池中鱼少了不少,我却笑老妻眼花,鱼儿几十条如何数得清,直到一天早晨老妻惊呼,我出去一看,一只白鹭嘴里叼着一条红鱼飞天而去,留下几根羽毛,老妻急查监控,“我的乖乖”白鹭尽然多次在我的渔池中抓鱼,怪不得在水面上见不到一条鱼,鱼还是有记性的。朋友说锦园因近梅梁湖,鸟儿很多,特别是吃鱼的白鹭,经常在空中遨游,寻觅有鱼可吃的沟渠。鱼儿的记性还表现在清晨不管什么季节,只要我和老妻一走近池子,鱼儿便会立马上浮,等着投喂鱼食,而旁人的脚步靠近鱼儿却无动于衷。装网咯……
我痴迷于这种生活六十五的我年轻了,我又看到过去放飞青春,灿烂的年华,我迷恋着这些变幻的彩色,恍惚间我就是鱼,鱼就是我。
每天第一件便是喂鱼观鱼,我特别喜欢在丝丝雨蒙蒙里去观鱼,看雨滴画成一个个重叠的圈圈,看鱼儿透出水面玉色的圆嘴,各种颜色象漂浮在水面上,石榴树花纷纷飘落在池面上,粉红色的莲花,象少女跑步后粉红的腮,风吹莲动似少女喘着气,雨珠则象沁出的汗珠,碧绿的莲叶,慵懒而爱暧,鱼儿嬉戏于莲叶间。
真的,鱼聪明着呢,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是最最早先都鱼变的……

2243  20230911于太湖锦园探花

作者简介

杭卫,江苏无锡人, 1959年11月出生。笔名(网名):达尔玛苏德·杭卫(Dhamasude),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Tarlac State University管理哲学博士,中国致公党党员,江苏省房地产业入库专家. 江苏无锡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无锡房地产》执行主编。江南大学商学院MBA导师、安徽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长期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市场研究,为无锡报业集团特约撰稿人和无锡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曾就职于中信泰富地产无锡公司、太湖美等地产开发公司任高管。

据说祖上来自蒙古草原,豁达豪爽,生活阳光、在繁忙本职之外,将写作作为休息,换换脑子的重要方式,自诩为文字爱好者,兴趣广泛,喜书画、擅篆刻,好写作。

1976年9月参加无无锡诗歌创作班学习,为无锡文学创作专修班一期学员. 常着笔于普通人的普通事,身边人、身边事。年轻时曾在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和书法篆刻作品,并获得市级诗歌赛奖

近年有散文、小说、诗歌作品发表于《江南晚报》《作家》《无锡作家》《首都文学》,《扬子江诗刊》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出版有小说集《再见小芳》,散文集《我的运河我的湖》2023年9月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我的滋味我的家》已过稿,今年下半年将由省级人民出版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