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小龙|黄燕有座画家坟

 文乡枞阳 2024-05-15 发布于安徽

一日,晴岚和尚去龙眠街道黄燕村公干,邀我同行。自双溪龙眠山庄一直向前,过小河口,西行五里地,便到达目的地黄柏岭。
他忙他的,我转我的。村部东北一岭,石上有一脚印,相传为仙人足迹。有次与朋友来此,当地一老人引我们来此转了下。依稀提到许千斤姚百八语。老人语多含混,没说个明明白白。一小小遗憾吧。
村部,左有一河,源头当为朱当寨,闻名遐迩的黄燕大龙井瀑布,离此不过几里路光景。
晴岚和尚忙完公事,拽上村里营长姚超同志一道走走。姚超,做过特警,小年青,壮实,善谈。姚对周边景点,自是烂熟于心,有他引领,能无收获?
营长同志引领,我们去了大车把。下一山坡,趟过一河,三转两转,到了。一山,中有一豁,见得着工业文明痕迹,炸药炸的唛。许是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所需吧。
于此,我们近观山景。听姚超同志说:可建一空中长廊,前方河滩,面积可观,是可规可划的……
前行,一侧是河,一侧见山中古道。通往何处,不知,也没问。分岔一路,上山;上有茶园。路陡,滑的狠。几次叮嘱同行二位:慢点慢点,留神脚下。上,见茶园,已修剪,见茶棵,年头久矣。卧群山怀抱,为两水萦绕,是茶,想不上品怕也难了。
四顾,方知原是东西各伸出一道长冈,两冈,遥相对峙,形如两个车大把。
是话有出处。
听姚超述说,观远山近水,意犹未尽。
应晴岚和尚所请,又去黄柏山房。不远,目之所及,画家姚文燮归葬地。
姚文燮,字经三,号羹湖,又称黄蘖山樵。画家文学家官员。小妹,老宰相张英大妻,桐子国民多呼其姚香姑。晚年,姚先生归隐黄柏岭。
老先生当年归隐这,沿山筑一道弧形山墙,把东西车大把连接起来。又依山就势,在两车大把间的几十亩坡地上,筑“黄柏山房”。两侧辟花圃。门临龙眠河,拦河筑坝,成一人工湖。
于是在这绝好山光水色中荡舟习武吟诗作画。
姚文燮画儿精书亦佳,尤精山水。曾收龙眠山风光,绘一二丈多长巨幅,曰:《田家图》。龙眠山的山峦溪流田畴村舍酒肆渔夫田妇一一诉诸笔端。张英一见,欣然命笔:
羮湖一纸二丈余,杂沓画出田中庐。
呼童隔水饮黄犊,抱孙著膝巾柴车。
山畔无云不窅霭,溪边有树皆扶疏。
蓑笠桔槔无不有,岸有鱼罾梁有笱。
疏篱垂蔓故侯瓜,小亭低拂先生柳。
青旗卖酒山桥市,银钗汲水田家妇。
我闻仇池有百泉,四周奇石撑青天……
这位画中高手还为张英绘《赐金园图》,上有朱彝尊题诗。
画家年过六旬时节,有病,不识字,即使自个姓名也不自知。
如今,黄柏山房不见了,坡地空留一冢孤坟,坟旁有毛竹几竿,杂树横斜,乱草丛生。有碑,刻有“姚文燮墓”。
画家早已默默地长眠于杜鹃花间野草丛里了,与这山这水这漫山遍野的茶,融为一体了。

画家坟前,遥想隐去的黄柏山房:这偌大的龙眠山又何尝不是一座山房?行走其中,文风习习,墨香和着茶香,丝丝缕缕扑面而来。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