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尚文苑】母亲节的沉思(三)/作者·诵读:薛丽萍

 博尚文苑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母亲节的沉思(三)

作者:薛丽萍

严苛与真爱

母亲有两个姐姐、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姐弟妹七人当中,因女姊妹三人排行在前,家里家外的体力活需要她们来??担。写到这先得感谢我那智慧又开明的外婆,是她勇敢冲破旧观念的束缚,果断解除了母亲三姊妹的裹脚之痛,让她们都放了脚,当起了家里的男子汉。因外婆是裏了小脚的,深受裹脚之痛和带来的各种不便,大姨的腿脚自小就有疾患,所以,母亲和二姨便挑起了家中的大梁!

小时候,母亲对我十分严苛,从不因为就我一个女孩而娇宠。这与父亲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别人家是严父慈母,而我们家是严母慈父。无论是针线活儿还是厨房饭食技巧,她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我从六、七岁就学着勾勾织织、搓线绳、纳袜垫儿、小缝小补的我都会。也跟着父母在地里参与撒种、埋土、踩实、间(疏)苗和掰玉米、挖土豆等简单劳动。大一点了就跟着哥哥们捡柴劈柴、推磨等。但他们都很快离家去外地上学了,父亲又要起早去山里上班,家里担水的活有一半压在了我身上(担水离家不到一公里,还有一段是上坡路),那时我也就才十一、二岁吧,小时候有气管炎,遇到冷空气就哮喘咳嗽,担两大桶水对我来说很是吃力,每次都是咬牙坚持到家,把水桶放下后就扶着炕沿儿喘上半天!

现在想想,我小时候也帮家里干了不少活,但还是会因为放学后贪玩、没及时回家等原因挨了母亲不少的打骂!她经常说:“别以为就你最小、就你一个女孩,我就会娇惯你!”——究其原因,那时候日子过得太累了,父母的生活压力很大。母亲要强。她那么严苛,无非是想让我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自强自立。既然没有养尊处优的条件,就必须学会吃苦、学会分担、学会早当家!

母亲经历过战争、饥饿和动乱的年代。解放前在青岛做了八年纺纱工,60年支边后又在东三省亲戚家来回走动,算是见过世面的农村人,她不愁出远门。她做过工,务过农,心灵手巧,治家有方。而且她不只操自己家的心,兄弟姐妹家的事也帮着忙活,黑龙江伊春的妹妹家、沈阳的弟弟家和山东老家的姐弟家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取媳妇、出嫁、帮着找点零活等,她都操心。 

因为她付出的辛苦多,老来收获的爱也多。正所谓“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当她老来不能再东跑西颠了,不管是娘家的还是婆家的侄子侄女们都能放下手里的活,一年能来看她好几次。亲情满满,关怀备至,很令人感叹!

当儿女们的一切都平稳了之后,母亲又含辛茹苦的帮着大哥和我(家在青海的)把她几个孙子孙女和外孙带大。而另外几个在东北的孙子孙女,却没能都帮着照看,这也成了她一直藏在心里的遗憾和亏欠。她曾多次私下对我说:“唉!那时候从青海到吉林太远太不方便,我也没法同时帮着他们把孩子都拉扯着。这就厚了你们、薄了他们,帮他们的太少啦。”“这会儿我也老了,没有用处啦,都不好意思到他们家里住住。”每当二哥三哥叫她到东北住些日子,她总是又想去又很纠结。都是三番五次的邀请之后,她才肯去住一段时间。 

哪个儿孙不是她熬的,他能不亲不想吗?但是有些事很难预料,到她生命的最后八年,确是三哥三嫂主动回到了她的身边,尽孝尽终!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母亲终于熬到苦尽甘来,衣食无忧,四世同堂。眼看着儿女们也都一个个上了年纪,孙辈们也都事业有成、即将退休,重孙辈们也已是工作的、上学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生机勃勃……

在我38岁时,我生命中的贵人帮我从青海高原调回到青岛工作,让我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转折和机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打拼,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和说服力,便力劝我的大部分亲人回到青岛买了房安了家,叶落归根(更不必说青岛是一座美丽又适合养老的城市)。——这成为了我今生最大的成就和欣慰!同时也将我最大的私心落成——父母的养老有了集中营。兄妹们集合于此,方便照顾父母养老,不再让老人 身在山东,还要挂着东北的,惦着西北的了……

我这是遗传了母亲爱操心的性格吧!这是不是说明我还年轻呢?因为我看到母亲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才不爱多管闲事了,也不强调节俭了,也舍得时间打打扑克了。但只因她玩的太少,水平差,眼神儿也慢,很难找到玩伴。有时也会在我家楼下看看别人打扑克,三缺一的时候还能替补上去,也是开心一刻呀!因为过去大半辈子哪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呀?她最盼望孙辈们回来过年时,陪她打上几个小时、过把扑克瘾!

母亲真的老了,不再会节俭了。只要儿孙们回来看她,她也不再关心谁的飞机票、火车票花多少钱,不再关心谁是否会耽误工作。只要回来,她就高兴。谁回来的少了,她就说想、就念叨……(待续)

【上海博尚文苑】作家薛丽萍优秀作品选

上海博尚文苑作者简介

薛丽萍,网名立平。企业退休干部。喜欢诵读,热爱文字。珍惜友朋相伴,有情有义有志趣;追逐儿时梦想,有诗有梦有远方。不惧岁月流逝,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