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父母丨央视新剧《我的阿勒泰》里,为什么马伊琍才是“最智慧的妈妈”?

 心智家园教育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01

《我的阿勒泰》在央视火了,打开短视频平台,全是阿勒泰的片段,有对阿勒泰的向往,有对演员们的赞扬,但最受人喜欢的,还是马伊琍在剧中饰演的母亲——张凤侠。

简单三幕,就把她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女儿要回家,路上打了三个电话,她都没接到;


女儿几经波折终于到家,发现妈妈正在用石头砌成“电视机”,和几个老奶奶一起观看“农业频道”;


当女儿一身狼狈地闯进“电视画面”,妈妈眯着眼看了许久,才恍惚认出是自家孩子......

这就是张凤侠,她给人的感觉不同于传统的母亲,更像小说里的游侠,自由、随性、开放,不受拘束。

但是,越往后看,越会发现,张凤侠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松弛感十足。

她会在适当的时候为女儿提供帮助,比如她会拉着女儿一起向牧民道歉,并不在乎所谓的颜面,而其他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去闯。

她会在女儿情绪低落时,举重若轻地开解女儿,比如女儿因为弄丢了奶奶而感到自责时,她只是笑了笑,说:“我经常把她弄丢,再捡回来不就成了?”

在她眼里,犯错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这也解答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为什么在剧中那么向往大城市的女儿,会在遇到挫折之后回到偏远的牧场?

因为在她心底,妈妈就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她会在女儿自我怀疑,拼着一股劲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真的放手让女儿去试。

她也会在女儿问出“我也算有用的人了吧?”这句话时,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的不自信,选择直率地反问:

“啥叫有用?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然后再自然地告诉女儿:“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没有人用,待在草原上自由自在也很好嘛!”

幽默对待生活,积极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还不忘照顾女儿的情绪……

这些因素集合起来,是张凤侠作为一个妈妈的智慧。

02

张凤侠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母亲的好情绪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不焦虑、不内耗的背后,是一颗接得住一切问题的强大稳定的心。

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这样一位充满松弛感的妈妈,她们能给予孩子爱和自由的成长氛围,让家庭充满温暖与和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有一个经常制造内耗的人。

生活中,孩子明明只是很小的过错,父母却偏偏要像如临大敌一般揪着不放,大吵大闹。无休止的抱怨与指责,最终,会把家庭变成一个冰冷的盒子,而在这种内耗环境下长大的人,往往终其一生都会活得极其敏感,如履薄冰。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曾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

父母感情的稳定与和谐,是对孩子一生的滋养。父母之间相处得融洽与否,也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关系,是孩子一生幸福和力量的根源。而好的家庭氛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松弛感。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是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情绪管理能力和平和的沟通方式中得来的。

拥有稳定和松弛氛围的家庭,能带给家族中每一个人富足的安全感。

这种安心的感觉,会给予每一个成员积极的生命感受,也会让整个家越来越好。

03

家庭关系的松弛感,应该是家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关心,遇到问题一起承担并解决,而不是陷入相互的对抗之中。

想要建立有松弛感的家庭,包丰源老师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改变思维方式,转变思考的角度

丘吉尔曾经说过:“乐观者看到问题中的机会,悲观者看到机会中的问题。”

生活中,消耗我们能量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

处理事情本身,往往会让内心产生积极的能量,而陷入情绪的内耗,就会令人身心俱疲。

之前在微博上有过一个热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发去旅行,没想到有一个小孩子证件过期,妈妈就陪着孩子没有登机,而其他的人虽然能出发,却也因为托运是挂在妈妈名下而导致无法带着行李。但一家人没有一句责备,按部就班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松弛的情绪状态让全网羡慕不已。

当事情已经发生,再多的情绪也是没有意义的。接受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会让事情发展更顺利,家庭氛围更积极。

因此,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要浪费在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上。

这样,整个人都会轻松快乐很多,身边人也会受到感染。

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不要过于严厉苛责。

想一下,我们究竟想要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呢?

包丰源老师就曾提出:我们应该要培养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孩子。

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历练的好时机。父母多一点耐心与包容心,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他所得到的成长,将在未来绽放出无限的可能。

二、尊重孩子,平和地沟通

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氛围。

与孩子亲近的家庭,必定有懂得尊重孩子、好好沟通的家人;

与孩子疏远的家庭,必定有忽略孩子情感的家人。

在前面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有体会爱的能力,拥有积极的内心能量;

而在后面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却会萌生自卑与自我怀疑,对身边的人不信任,成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失望性情感隔离”,指的是对家人心理上充满距离感,没有分享欲,遇到困难与委屈也不会对家人讲。

“失望性情感隔离”现象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期情感被忽略、否认和漠视引起的。

如果不想把孩子越推越开,就要用平和的表达、尊重的态度去与孩子沟通。

父母与孩子好好沟通表达,孩子能感受到尊重,也才能对父母敞开心扉,从而建立起稳固的亲子链接。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家和万事兴”。

一个和睦的家庭,成员间能够平和地交流,让尊重和理解填满每一个瞬间。

在这样的氛围中,爱与关怀在家人间传递,家庭氛围才会充满温暖与力量。

三、管好情绪

坏情绪具有传染性,会引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反应。

现代社会,压力、焦虑和工作挑战等都很容易引发家长的情绪失控。

不少家长在情绪冲动时对孩子发火,事后又深感后悔;夫妻间的争吵也常因情绪失控而起。

然而,发泄情绪虽易,修复受损的感情却难上加难。

家庭中,只要有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就会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紧张不安,每个人都无法放松下来,生活也变得苦闷不快乐。

我们要谨记一件事:孩子不是坏情绪的回收站。

心理研究表明:当孩子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时,就会在快乐与放松中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当孩子处于消极情绪中时,就会多疑、易怒,极具破坏性。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其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直接受父母影响。

为了让孩子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养育孩子就是管理情绪。

父母只有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正面的情绪,才能够传递给孩子正向的能量,让孩子获得鼓励和温暖。

身为父母,请把压力和烦恼抛在外面,把快乐和微笑带给孩子,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把积极正面的能量传递给孩子。

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松弛感的氛围,无疑是每一位父母追求的理想状态。

松弛感的家庭环境离不开父母深深的爱与包容,他们需要平和的情绪,以及对孩子无条件的尊重。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言:“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要成为拥有松弛感的父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理解孩子,接纳他们本真的一面,让他们自由成长。

这样的父母,是孩子心中最坚实的依靠,是孩子成长路上最璀璨的星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