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山壁:汗牛的山水田园诗

 杏坛归客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汗牛诗词 · 乡缘 》序

尧山壁

汗牛这部诗集厚重,读完印象颇深,主体是田园诗,主要形式是七绝。田园诗始自陶渊明,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范成大,直到当代的刘章,一脉相承。曾经无限风光,至今日渐式微。绝句把古体诗浓缩,用短短四句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高度凝练、精致。汗牛的诗让我兴奋不已,不再担心刘章是最后一位田园诗人了。

汗牛、田园,一个绝配。农村苦孩子,以太行山和滹沱河画个十字,就是他的生活坐标。他上了大学,又回农村,在县文化系统工作多年,写过剧本,爱恋故乡山水,熟知农民的喜怒哀乐,了解人民大众的喜闻乐见,逐渐形成了自己诗的美学:

从来吾口咏吾心,景美情深事理真。

灵动自然三两句,何凭韵律造奇文。

——《吾诗吾心》

灵动自然、形象生动、格调昂扬、趣味十足。确实是他的诗风。

请看:

白露乡山打核桃,长竿一甩笑声飘。

姑娘背篓尽珠翠,小伙欢声满树梢。

——《乡山核桃》

人面桃花流韵长,乡山梦里更芬芳。

三千红粉春光醉,还是心中那瓣香。

——《桃花乡梦》

前一首像一出小戏,起承转合,人物、地点、情节俱全,连锣鼓点都有了;后一首像一幅画,远近、浓淡、虚实、陪衬、重点,都出来了,颜色、声音、气味都有,风味、情味、趣味俱全,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

汗牛笔下的山水田园,不是一般游客走马观花,袖手旁观,或者人云亦云的廉价吹捧,而是置身其中,亲自体验,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深得其中的安适之气、淡泊之味:

缕缕秋风摇树梢,弯弯弦月亮如刀。

归来乡夜寻花影,新竹悄声又长高。

——《乡院夜色》

星海茫茫知多少,乡山不老任逍遥。

风嗔雨怒由它去,一片闲云自在飘。

——《自在闲云》

散文句式,白话口语,轻描淡写,三两笔就刻画了农村的轻松自在,一不留神就爆出了警句:“弯弯弦月亮如刀”“一片闲云自在飘”,画龙点睛。诗人善于举重就轻,用常见词表现思想,用阳声字传递情绪,用树梢、逍遥等双声叠韵增加音韵美。诗面的明朗轻快,来自诗人思想的通透;落落大方,来自诗人胸次的宽广,化热烈为冷静。

一般的田园诗,容易流为小桥流水、轻声细语,汗牛的田园诗,气场宏大、声调昂扬,灵动中带几分豪放,豪放中又有几分浪漫:

六九谁人觅柳青,悄然腊月又春风。

花红草绿寻常事,敢借雷声作笑声。

——《腊月春吟》

天鸟凌空不可摧,从来风雨自相随。

江流极目云舟远,草木乡山带笑飞。

——《飞鸟寄语》

这个“雷”字一石三鸟,形容、比喻、夸张,有声有势,有强度还有裂度,有“当阳桥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效果,后一首结尾“草木乡山带笑飞”,看似不用力,却像《小放牛》甩出的一声响鞭。不光笑,笑声还传染草木,更有了形象和色彩,有了动作,飞起来了。

有时豪放还能发展为悲壮:

卢沟晓月当年泪,烽火英雄鼓角催。

血染太行多少景,悬崖无字尽丰碑。

——《太行丰碑》

太行群山,嶂石岩地貌,是抗日战争的无字碑,这个诗的意象可以流传千古。

这首诗也回答了一个问题,汗牛的田园诗是否美化生活,回避现实。认真研究就会发现,汗牛的诗是积极的田园诗,不光面对,而且是积极地面对。经过风雨和苦难,伤口变成疤痕,记忆成为历史,勿需爬在泥土,拓印旧事,而是站在今天,回望过去,风雨之后看彩虹:

正月串亲多访友,真情知己梦难求。

笑声总忆开心事,泪涌心头不教流。

——《老友笑声》

当年励志出山门,路断羊肠泪洗心。

今日归来寻绿色,开怀一笑做游人。

——《山门乡客》

两首诗都有一个“笑”字,笑对人生,一笑泯恩愁。风物长宜放眼量,写物即写心,哲理与诗情融合,理性并不妨碍诗情。相同的生活,不同人不同感受,不同的写法。同是唐人,李白、杜甫、王维有不同诗风。

中国诗的高峰不只盛唐,还有魏晋,曹操、陶渊明。唐以前称为古体诗,形式丰富多彩,民歌、赋体、乐府、歌行。唐代形成近体诗,大道进入窄门,只剩下绝句、律诗,高精尖,但是格律太严,限制了自由,体量太小,拒绝了叙事,伤了元气,走了下坡路。可喜的是文化肌体本身也有自愈的功能,不断地挣脱约束,实现口语化,宋词、元曲、明清民歌、五四白话诗就是这样形成的。

武将以性格选择兵器,诗人以性格选择形式。汗牛擅长七绝,少写律诗和词,它们更修饰一些。后来跳过去写散曲,柳暗花明,佳作连篇,期待早日结集出版,给大家以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