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

 中外比上 2024-05-15

智慧心理疏导 2024-05-13 20:41 江苏

图片

1

当你表达需求时,总会有人拒绝你;

当你做了一件事时,总会有人否定你。

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接受你、满足你,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因此我们都有一个常识:你表达需求别人拒绝你,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

你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好的事,别人否定了你,这也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一直认为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但心理咨询中经常有人问我: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拒绝我的时候,我就很难受。

老师,当我的朋友/恋人/领导……否定了我做的事后,我就觉得我很不好。

老师,我常常很自卑,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都不如别人。

比如来访者A曾说,他很羡慕周围的人能搞好人际关系,能搞到客户,有学识和情商,而自己什么都没有,他很难过。

有一次A很小心的找同事借一个东西,同事拒绝了他,他觉得很受伤,觉得自己不好,不被欢迎。

再比如另外一个来访者B,他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因为他害怕被拒绝。

比如还有一个来访者C,他努力做了一件事情,产生了一个作品。结果受到了领导批评,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否定,他觉得很受打击。

2

别人的拒绝与否定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

为什么你害怕被拒绝和否定?

很多人答案居然是:被拒绝和否定,就意味着我不够好。

这类人认知是:

如果我们做了一件事,就要受到表扬。如果没有反而得到了批评,就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好。

他们期待别人从来不否定“我”,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我”。

一旦“我”表达期待,“我”就要被满足,不然“我”会很受伤。

如果“我”不能确保一定被满足,那“我”宁愿不表达。

这是什么神逻辑!!!

你表达,别人就一定要满足你。你做了,别人否定了你,就是你不好?

这是被伪装的、又赤裸裸的控制。

实际上自卑、焦虑和害怕后面,都有着这样一份控制,期待别人可以无条件按照自己所需满足自己的控制。

然后,事实却是: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

谁也不是谁的父母,谁也没有义务去满足谁。

谁也不具有他人的经验,因此对他人事件的评判,都只代表他个人自己的角度。

换句话说就是:

你做了一件事,别人否定了你,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否定你的这个人的问题。

比如说:

我们遇到过太多喜欢盯着别人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的人,也见过太多嘴里只有批评而较少有表扬的人。 

所以,他们评价某个人、某件事、某个作品,首先能看到的就是他们不喜欢、不满意的地方,他们对人、事、物的“标准”极高,对任何人和事都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

图片

3

现实中总有些人这样:尖酸、刻薄、高标准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你会被他否定。这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因为他会否定大多数人。

总有人嘴里很难说出表扬,总有人只喜欢表达否定。

也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欢讨好,他们有自己的标准,他们的经验构成了他们的爱好。

在他们的情境里,他们喜欢的或者方便的,就接受。他们不喜欢的或者不方便的,就拒绝。

这和你好不好没有关系,也和喜不喜欢你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你不在他的情境里,无法从他们的情境去理解他们的拒绝。

但是,很多人被拒绝或被否定后,会用一个“高度概括甚至上升到人格层次上”的错误认知,成功地折磨了自己:他在这件事上拒绝了我,因为我这个人不好。

其实,拒绝在生活中常见,就算是极度亲密的恋人之间,都常常存在着拒绝。

难道亲密关系中,我们一但在某个事上被伴侣拒绝,就意味着自己不够好、不够被爱了?甚至就要分手或离婚?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被否定和拒绝的时候自己就是不好了”,那么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两个微妙的过程:

你放弃了自己的标准,认同了他们的标准。

用他们的标准来看,你是不好的。

因为他们的标准那么高,那么和你不一样,他们的眼光容易看到不好而不容易看到好。

然后,你认同了他们的标准,并且来折磨了自己。

4

现实中,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

如果你不停的切换自己的标准,尝试着认同他人的,你就总能找到否定。

那么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区分标准,拿回自己的标准来。

区分之一:理清他们的标准和你的标准

你可以是那个自己好坏的决定者。

你可以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自己做的好还是不好,你可以给自己肯定和认同,而不必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

你才是自己好坏的那个真正决定者,与他们无关。

区分之二:划分事和人

别人对你的拒绝或否定,可能只是因为某件事。

你不需要高度概括到人的好坏上来。他拒绝和否定你这件事,并不影响他喜不喜欢你这个人。

如果喜欢你,就要肯定你所有的事,接受你所有的事,那你也太霸权主义了。

5

一个人先否定了自己,才害怕被别人否定

你为什么这么害怕被拒绝,你接受你自己吗?

心理学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先抛弃了自己,Ta才会害怕被拒绝。

一个人先否定了自己,才害怕被别人否定。

这个人内心深处的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我是不值得被接受的。

当我们去呈现他们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会惊人的发现:

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拒绝、否定;他们被否定的童年里,内心有很多创伤。

当100件事都持续受到负面评价的时候,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很自然就上升到了“我这个人不好”的层次上。

他们即使做好了,也会被权威们找到不好的地方,然后被指出来否定。

权威们即使找不到可以否定的地方,也不会去表扬和肯定,只会很理所当然的就这样。

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会对否定和拒绝及其敏感,很自然触发他当年辛苦建立的保护机制:我被否定和拒绝,是因为我不好。

这是一种保护。

因为一旦承认“我不好”,我就可以放弃努力了,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会被否定和拒绝。

而一旦承认“我不好”,在沮丧的时候,心里也会升起一种踏实感。

因为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有安全感了。

图片

可是你还是长大了,你还是得看清楚,你和所有人一样,不再是两级分化的好或者不好。

你还是得认清这个事实:众生平等,没有好坏。

你可以事情没做好,可以被他人拒绝,但这和你好不好已经没有关系了。

自信,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

开朗,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

这不代表我不好,我即使被他人这样对待,即使被万人唾弃,我依然看得清这个事实:

我可以拿回自己的标准,来欣赏我自己。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