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转窑内衬耐火材料的烘烤和冷却操作方法,隐藏很多细节!(收藏备用)

 江西拟态王格 2024-05-15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回转窑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内衬耐火材料的使用和维护至关重要。烘烤和冷却操作是确保耐火材料性能和延长回转窑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内衬耐火材料的烘烤和冷却操作方法,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些隐藏的细节。

图片

PART.01  

回转窑烘窑前的准备

在开始烘窑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严谨而细致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整个烘窑过程的顺利进行。

① 设备全面检查

首先,必须对回转窑预热器、分解炉以及回转窑本身进行全面的检查,彻底排除内部的杂物和残留物。同时,要检查并确保三次风管上的所有阀门处于良好状态。此外,为了保持系统的通畅性,需要打开各级旋风筒下料管的翻板阀,并用铁丝固定,确保其处于常开状态。

② 耐火砖保护

为了防止油滴对耐火砖造成损坏,我们需要在回转窑自窑头起的15米范围内,均匀喷涂一层厚度为10~15毫米的生料粉。这一步骤对于保护耐火砖免受损害至关重要。

③ 烘窑方法选择

在烘窑方法上,我们有两种选择。传统的方法是打开一级旋风筒的人孔门,以此作为废气和水蒸气的排放口。然而,现代的做法更倾向于开启窑尾排风机,并使其在低转速下运转。这种方法更为高效且安全。

④ 确保通风与排放

在烘窑过程中,需要确保各级旋风筒和分解炉顶部的通风良好,以便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的排放。同时,如果工厂在砌筑完成后为防止雨淋而虚掩了孔洞,此时需要将其打开。

⑤ 提供燃烧空气

为了保证烘干的燃料能够充分燃烧,需要打开回转窑篦冷机的检修门,为烘干过程提供必要的燃烧空气。

⑥ 系统连接与阀门控制

在烘窑前,需要将回转窑分解炉燃烧室的加煤口以及入窑生料输送装置的下料口末端进行断开处理。如果利用窑尾废气作为生料磨和煤磨的烘干热源,那么必须关闭生料磨和煤磨的热风阀门,以防止水蒸气在这些系统内冷凝。

⑦ 潮湿气体排放

为了避免潮湿气体在高温风机内泄漏并在袋收尘中结露造成糊袋,需要打开回转窑高温风机底部的人孔门,以排出可能存在的潮湿气体。

⑧ 燃油系统准备

通知回转窑窑头燃油系统做好供油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要将窑头喷煤管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燃油能够均匀且有效地喷入窑内。

⑨ 温度监测准备

为了确保能够准确监测耐火衬料的温度,我们需要在两个一级旋风筒柱体的适当位置上各开一个测温孔,并插入测温范围为0~200℃的水银温度计。温度计需要直抵浇注料表面,并用耐火纤维塞紧,以确保温度读数的准确性。

⑩ 燃料与助燃物准备

最后,为了确保烘窑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适量的木柴和柴油作为燃料和助燃物。这些物质的准备量应根据烘窑的具体需求和计划来确定。

PART.02  

回转窑烘干升温曲线

回转窑的烘干升温曲线是确保窑内耐火材料安全、有效升温的关键。以下是对该过程的详细阐述:

① 升温速度的精确控制

当回转窑窑内及预热器系统经历首次砌筑或大面积耐火材料更换后,烘烤时间需根据窑径、预热器和分解炉的自然干燥条件,以及环境因素进行调整,通常在72-168小时之间。在此期间,特别是当温度低于600°C时,升温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在每小时30℃以内,以确保耐火材料均匀且安全地升温。

若窑内耐火材料的更换范围较小(如10米以内),且预热器未进行修补,则烘烤时间可相应缩短至16-20小时,此时的平均升温速度可提高至每小时45℃。

② 升温曲线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升温曲线时,首要原则是确保均匀且缓慢的升温过程,避免温度骤升或中途回头。在窑头喷油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暂停升温,并采取保温措施以减缓降温速度。一旦喷油系统修复,应从当前温度重新开始按既定曲线升温。

当升温时间超过16小时,特别是在碱性砖温度接近400℃时,由于此温度下碱性砖的膨胀率和热应力达到最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减缓升温速度或在特定温度下进行保温处理。这样做虽然使窑尾气体温度保持稳定,但耐火砖的温度仍在缓慢上升,部分热量传递至窑砖的另一侧,使窑筒体钢板逐渐升温并向外膨胀,从而有效缓解耐火砖内部的热应力和来自筒体的挤压应力。

当回转窑烘烤作业与分解炉、预热器系统的烘干作业同时进行时,需在窑尾温度达到650℃时实施保温作业。在确认分解炉和预热器系统的烘烤完成后(基于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方可继续进行升温作业。

③ 木柴烘烤的操作细节

在窑内烧成带前端的三分之一处,木柴应以井字形方式堆叠,并撒上少量轻柴油进行点燃。根据预定的升温曲线,操作人员需从窑头不断向燃烧点添加木柴。大约8小时后,应关闭窑门并启动油路系统,改用柴油作为燃料。在此过程中,需确保不漏油、不冒黑烟、不刷窑皮,并保持火焰细长,以防止烧成带过热。同时,窑头负压应控制在-50至-100Pa之间。在窑尾高温风机启动之前,可通过调整尾排风扇的转速来控制通风量。此外,随着燃料的增加,应相应增加冷却机的供风量以确保稳定的燃烧环境。

图片

PART.03  

关于回转窑烘烤期间窑体慢转操作的专业说明

回转窑烘烤过程中的窑体慢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窑体的均匀加热、防止变形以及确保烘烤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以下是对该过程的专业阐述:

首先,启动窑传动的润滑系统,这是确保窑体能够平稳、顺畅转动的关键步骤。润滑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减少窑体转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防止设备磨损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进行现场手动操作,控制辅传离合器。这一步骤需要精确而谨慎的操作,以确保离合器的平稳接合,为后续的窑体慢转做好准备。

在启动辅传电机后,推杆制动器会自动断开,此时回转窑开始进入慢转状态。窑体的慢转不仅有助于实现均匀加热,还能有效防止因受热不均而导致的窑体变形。

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回转窑的上下部分受热程度会有所不同。为了防止这种受热不均对窑体造成损害,必须定期调整窑体的位置。同时,随着窑内温度的逐渐升高,转动速度也需要相应加快,以确保热量的均匀分布和窑体的稳定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窑尾温度的不同范围来调整转动的频率和角度。例如:

· 当窑尾温度在200~400℃时,建议每小时转动窑体一次,每次转动120°,以确保热量在窑体内均匀分布。

· 当温度升至400~600℃时,转动频率应提升至每30分钟一次,以保持窑体的稳定性和受热均匀性。

· 对于600~700℃的温度范围,建议每15分钟转动一次窑体,以适应更高的温度环境和确保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 当窑尾温度达到700~800℃时,需要更加频繁地转动窑体,建议每5分钟转动一次,以应对极高的温度环境和防止窑体受热不均的问题。

· 此外,在烘烤预热器期间,应严格控制窑尾温度不超过800℃,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遇到降雨等特殊情况时,我们需要灵活调整转动策略。例如,在降小雨时,可以将转动时间间隔减半,以适应湿度变化对窑体加热的影响。而在下大雨时,则需要启动辅传进行连续转窑,以防止窑体因受潮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PART.04  

回转窑烘窑作业的安全检查

在回转窑烘窑作业过程中,严密的安全检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为确保窑炉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以下是对关键安全检查步骤的专业性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每30分钟对窑衬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详细记录窑尾和一级旋风筒的废气温度。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窑衬的潜在问题,如裂缝、磨损或脱落等,从而避免可能的安全隐患。同时,废气温度的记录也是评估窑炉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操作参数,确保窑炉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其次,我们需要密切监视窑支撑轴承和减速机轴承的温度。这些关键部件的温度变化直接关系到窑炉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实时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温度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冷却风量、调整轴承间隙等,以确保这些部件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此外,为防止烧成带耐火砖局部过热,我们必须严格控制窑内温度和筒体表面温度。具体来说,窑内温度不应超过1000℃,筒体表面温度则应控制在350℃以下。这些限制是为了保护耐火材料和确保窑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如果烧成带温度过高,而预热器温度相对正常,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加大系统排风量来降低烧成带温度,而无需减少燃料供应。这种做法可以在维持窑炉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耐火砖过热损坏。

图片

PART.05  

回转窑烘烤结束后的工作

回转窑烘烤作业结束后,为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细致且专业的后续工作。

首先,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这是为了确保耐火材料所受热应力在可承受范围内,从而有效防止材料因热冲击而损坏。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回转窑的整体性能。

在回转窑烘烤作业完成后,我们需要立即进行灭火操作,并安全停机。随后,关闭所有相关的阀门和窑门,以减缓自然冷却的速度,保护窑体免受急剧温度变化的影响。

接下来的冷却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精确的时间表操作回转窑的转动,以确保窑体均匀冷却,防止因局部过热或过冷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具体的转动计划如下:

· 0~1小时:辅传连续慢转;

· 1~2小时:每10分钟转120°;

· 2~3小时:每15分钟转120°;

· 3~4小时:每20分钟转120°;

· 4~12小时:每30分钟转120°;

· 12~24小时:每小时转120°。

在回转窑灭火后24小时,我们可以打开窑门,适当增加回转窑的冷却速度。但在此期间,仍需保持每两小时转动120°,直至烧成带筒体表面温度降至100℃以下。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窑体内部温度均匀下降,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若遇到外部环境温度极低或遭遇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风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转动速度,甚至在必要时进行连续慢转,以防止窑体因温差过大而产生损坏。

在回转窑系统完全自然冷却后,操作人员需佩戴专业防护用品,进入回转窑、预热器和分解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对于发现的任何问题,如耐火砖脱落、炸裂等,都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若耐火砖损坏深度超过其厚度的1/3,应立即更换新砖。对于松动的耐火砖,应采用钢板进行紧固处理。

最后,我们需要恢复分解炉的加煤口和入窑生料的下料管口,取出之前设置的盲板,并密封焊接各级旋风筒顶部的浇注孔。完成这些步骤后,回转窑系统就可以准备投入下一轮的生产了。

PART.06  

结语

回转窑内衬耐火材料的烘烤和冷却操作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通过掌握本文介绍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您将能够更好地维护回转窑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备用!

注: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整理,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END

大家好,我是耐火圈,关注我,了解更多耐火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