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杨经纬:【阅读是指引我不断前行的航标】(散文)

 三秦文学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阅读是指引我不断前行的航标

文/杨经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深感阅读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书籍是引领我不断前行的指路航标。

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我自小就喜欢读书。上小学二三年级时,对家中的10多本小人书爱不释手,经常翻阅。四年级暑假时,在西关中学任教的父亲从图书室借回一本《林海雪原》,我见到后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中午吃饭时,把书架在院子一颗苹果树杈上,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有时入了神竟把饭吃到鼻子里。晚上,点着煤油灯(当时未通农电)阅读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洗脸时,满鼻孔都是黑烟。这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受到文学启蒙和人生启迪的重要一本书。小说中的主人公少剑波带领剿匪小分队克服各种艰险,在茫茫的林海雪原里与国民党残匪斗争的英勇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烙印,当时心中升起一种朦胧的信念:长大后一定要奋斗当个少剑波那样年轻有为、足智多谋的军官,这种朴素的理想和信念,对自己树立人生坐标产生了很大影响。

小学阶段爱好读书,让我在阅读中走过了南北春秋,徜徉了草原戈壁,聆听了大海涛声,见识与日增长,从而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上初中后语文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每周的作文都是班上的范文。

“文革”期间,全国的各类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中小学学生一律返回家乡。在农村劳动锻炼的两年多时间,尽管局势动荡,家中学习条件也差,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先后利用时间学习阅读了《毛选四卷》和《红岩》《烈火金刚》《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20多部现代和古典小说,偶尔也做些学习笔记,写点心得体会。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的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使命担当;有的为了信仰和追求,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的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文明的修养,矢志不渝地追求精神上的向上和行为上的进步,给人带来一种高雅的艺术感受,更加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坚定了甘做祖国那朵浪花,不懈追求光明,立志奉献祖国,为青春而欢歌和奋斗的理想信念。

由于“文革”期间高考没有恢复,我于1969年秋被招收到县纸厂当临时工。进工厂后,学习条件好了,我就利用工余时间浏览各种报刊,了解国内外大事,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坚持记学习笔记,还经常到县新华书店购买一些书籍慢慢阅读,从中汲取精神营养。随着成长阅历日渐丰富,知识不断更新提升,对前行道路的思考涓流绵长,对为人处世底线的把握日益清醒,对内心准则的坚守愈磨弥坚。

1971年秋,县工交局根据工作需要,拟从县属工矿企业中选拔一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到局里协助文书工作,厂领导就向组织推荐了我,使自己在数千名职工中脱颖而出,荣幸地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这也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重要一步。

进入党政机关后,学习条件更好了,锻炼机会也多了,更加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因而在写作方面进步较快,工作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到工交局不到一年时间,又被组织调到综合职能部门县计划委员会工作。在此期间,由于自己工作积极、热爱学习、政治表现好,1974年8月又被县革委会机关党组织(当时县委和政府实行“一元化”领导)推荐,录取到陕西师大政教系学习深造,这是成就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师大读书期间,我除了上好专业课外,经常泡在图书馆阅读有关书籍,每天都去政教系阅览室翻阅近期的报刊杂志,并随时做一些学习摘抄和笔记,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和文学知识,理想信念的“灯芯”越拨越亮。

读的书多了,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也萌发了写作的念头,于是就积极给校广播电台投送稿件,用阅读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用写作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入校的第二学期,我就被学校确定为广播电台的业余编辑,第二学年开始担任编辑组组长直至毕业。在此期间,通过不断努力学习,自己的政治思想也不断成熟起来,1976年6月在陕西师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担任广播电台业余编辑期间,为了搞好编播工作,当时也自我加压,多看了一些书、多练了一些笔,使自己在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提高,为毕业后从事文秘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后来担任县委宣传部长期间,在全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影响、至今被人们津津称道的宣传文化活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上级党组织的表彰奖励。

离岗退休后,自己继续保持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把阅读当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订阅七八种报刊杂志,不仅认真阅读,而且分门别类剪辑收藏,先后撰写了一批调研文章、培训讲稿、主题发言(讲话)、散文诗词等,在有关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由于自己坚持学习不放松,能够敏锐地发现和认真地思考问题,在县上邀请参加的各类座谈会上,都能提出一些符合县情民意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县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自己也因不忘初心使命,不断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赤子情怀,先后获得“全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市五好老干部”“全市正能量之星”等多个荣誉称号。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点亮人生路。回顾自己能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成为一名大学生,又从县办工厂一名临时工逐步成长为县处级干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生坚持学习、笔耕不缀。正是阅读的良好习惯,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滋养了我成长的心灵,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方向,使我的从政历程气象万千,使我的人生更加多彩。

文中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杨经纬:男,大学文化,陕西省洛南县人大退休干部,文学爱好者。近年来,撰写的一些诗词和文章在有关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杨经纬:【七律五首】

【三秦文学】杨经纬:【追忆英年早逝的母亲】(散文)

【三秦文学】杨经纬:【崇孝敬老的父亲】(散文)

【三秦文学】杨经纬:【 时刻铭记党旗下的庄严誓言】(散文)

【三秦文学】杨经纬:【清明时节忆父爱】(散文)

【三秦文学】杨经纬:【祖父是我前行路上的灯塔】(散文)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稿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问: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史  波       杨  强
策划:李书忠
宣传推广:鼎    文    豳    草   王宝群  
                孙传志      袁胜民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晓锋
总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编:谢亚红   处 寒     谭文群
编委:刘旭平    唐桂英   吴远红    
           张晓强   刘马陵   梦而诗
           喝   茶    南友锋    马永清    
           张兴军    吴风平    张巧莉
           秦岭人家   秋日私语   徵   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