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火烧参”的网红参哥,绝对不坑穷人

 来咖智库 2024-05-15 发布于重庆

LAIKA 

 2024/05/15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怪物,它靠啃噬人们的焦虑生存。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编者按

这些高管、创业者为什么愿意前赴后继地被已经被全网吐槽过无数次的“知识付费”收割,《三体》中的大史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但能感觉到它的计划,很气派很全面的一个计划:破坏科研设施,杀害科学家;或让你们自杀,让你们发疯……但主要还是让你们往歪处想,这样你们就变得比一般人还蠢。”

百度原副总裁璩静五一期间发布的短频视价值观遭到舆论口诛笔伐后,随之又被曝出因强硬工作风格导致的内部爆料,这位在短视频中以“百度公关一号位”自居的高管最终以离职收场。但是,围绕着本次事件的话题并没有结束。

近期多家媒体爆料,璩静在发力短视频之前,曾经向著名商业网红“参哥”取经,在交了5980元购买参哥的“短视频流量运营认知课”并赶赴烟台学习三天后,开始在公司内部强调短视频的重要性,并且要求部门员工一起做网红IP,如果做不到将会影响年度绩效。根据网传消息显示,新规公布后多名百度公关部员工选择离职。

01

参哥究竟何许人也?

参哥,被粉丝称为“全网公认的抖音变现之王”。根据网络上的公开信息,“参哥”原名沈文君,1987年生人,牟平区宁海镇西关村人,牟平职专2002级钳工班的毕业生,在学历上看是一个仅拥有初中学历的中专生。不过他本人曾多次宣称,自己15岁就已经进入社会摸爬滚打,18岁拥有了人生的第一辆车,并且拥有18年的丰富从商经验。

早期参哥也是靠自己做店发家致富的。根据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参哥人生轨迹显示:2003年,年仅16岁的参哥开始做淘宝店,靠卖丝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靠着卖海参彻底发迹,也因此得名“海参哥”。不过根据他本人透露,在天猫上卖海参并不是很赚钱,真正赚钱的项目还是卖燕窝,一年能销售一个多亿。

之后参哥瞅准知识付费赛道,先是卖情感课程起家,18年后跟随大潮卖短视频课程,现如今在抖音平台拥有超过十个矩阵账号,包括包括@参哥(日常号.记录成长)、@纯然商业、@金尚商业说、@参哥思维圈、@参校长不讲废话、@参哥带你走天下、@私域参校长、@参哥认知圈 等。尽管三月时候主账号被抖音平台处罚下线,但是矩阵账号仍然正常更新中。

“家境贫困,靠自己奋斗”,这是他经常被提及的标签。据深网报道,参哥曾在其公司2023-2024年年会上的演讲透露,“自己的公司就是在捡钱,没太费劲拿到巨大利润。”呈现在数字上就是,公司营收超10亿;2023年拒单8000万(后又改口为超过5000万);2023年3个员工年收入过千万;超20个员工收入过百万。

参哥的营收主要是两部分,一是课程收入,二是其创办的私董会(湾流企业家联盟)。其中课程分为5980元和9980元两个价位,私董会入会门槛费8万元,可享受终身服务。根据网传的信息显示,参哥私董会的会员已经有超过2700人,如果按照人均8万元计算,光会员费收入就超过了2亿元,的确谈得上是在“捡钱”。

参哥也曾被指涉及到一些纯粹是割韭菜,甚至有诈骗嫌疑的项目,例如帮助淘宝店带货但迟迟不发货;以共享经济为噱头宣传干洗店,收割单价2万加盟费但没有后续;创立区块链社群,称会提前知道内幕消息,要求600至1600元入群费,但只是搬运新闻。

02

为何高管、创业者参与者众多?

璩静本人学习完参哥课程后,曾经将“参哥金句”的PDF文档发在工作群里给所有下属分享,并且要求全员学习参哥的课程,努力打造个人网红IP。

不过可能因为璩静这场风波太大了,在该消息被挖出来的最初,参哥本人的朋友圈却是矢口否认,极力撇清与璩静事件的关系。

纸毕竟包不住火。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璩静曾经学习过参哥的课程后,5月9日凌晨,参哥发布视频解释,称“百度那个老铁”曾经来过,没进社群,二人聊得很愉快。5月10日,参哥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进一步确认了璩静曾有到访并买了课,“(璩静购买的)不是会员,不是VIP课。大概两三个月前,她来我公司交了5980元,上了三天的课。”

参哥本人也进一步解释到,自己和璩静仅单独交流了10分钟,主要聊的是抖音的重要性以及运营技巧,并不涉及言论表达的指导。也就是说,璩静的人设和言论并不是他指导的,翻车了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尽管如此,参哥的抖音运营生意依旧火爆。毕竟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可以拍摄短视频,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出圈。虽然璩静本人激进的视频路线给百度造成了巨大的公关压力,但她本人却是实打实出圈。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关于她的视频负面评论居多,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她敢于说真话,只是不被社会接纳”,“这人彻底火了”之类的。

但细心的读者仔细想想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璩静出圈的背后是她已经坐在百度公关副总裁的位置上,然后发表了一些不符合这个位置的言论,又结合百度过往的一些黑历史后,才迅速出圈的。只有将这些条件全部整合在一起,并且以企业的声誉为代价,才能让个人出圈,这样的出圈方式显然并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而参哥的线下课程,根据参加过的人回忆,基本上就是讲成功案例,然后是课本上的知识,比如底层逻辑之类的,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正确的废话”。而参加他课程的创业者们,本身也不是奔着课程来的,主要还是借助这个平台结识一些人脉。这些人往往已经吃过一次时代的红利,希望靠花几万块钱能找到下一个机会。即使找不到,至少也能拓展一下人脉圈,说不定对自己现在的生意有所帮助。

至于高管参与其中,主要还是因为焦虑。今年以来,雷军、周鸿祎等互联网的大佬纷纷下场亲自打造个人网红IP,五一车展期间最火的新闻不是某台车,而是坐在车顶的周鸿祎,足可见个人IP在短视频时代的重大号召力。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的大佬都愿意参与其中,因此高管们成为了最好的替代品。焦虑自上而下的传达,导致企业的高管们也开始学习制作短视频以“自救”,璩静是第一个向草根网红求教后出圈翻车的,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