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一山村,6头奶牛被雷劈死,15头被劈伤,奇怪的是,一旁的村民却安然无恙

 洪澜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2002年,河北一山村养奶牛,4年竟遭8次雷击,可令人奇怪是,雷电专门劈奶牛,一共劈死6头,劈伤15头,而一旁的村民却安然无恙。

Image

这个村庄名叫海沿村,位于河北保定的阜平县,原本十分贫困落后。

所幸2002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海沿村的发展,村民们开始了奶牛养殖,经济才逐步复苏,然而不久后奇怪的事情却发生了。
 
2003年的一天,伴随着一声惊雷响彻天空,狂风暴雨接连袭来,几个村民见情势不妙,连忙把奶牛赶回棚里,谁知一道闪电突然打下来,不偏不倚地打在了奶牛身上。
 
几头奶牛应声倒地,吓得一旁的村民呆若木鸡,回过神来才惊呼:“天呐!这雷怎么就劈奶牛啊!这可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宝贝啊!”
 
一位村民安慰道:“好在人没事,要是打在我们身上,下场不跟牛一样吗?就当破财消灾了!”
 
原以为此次奶牛遭雷劈的事件,只是个巧合,谁知不久后,又有村民的牛被劈死了。
村民们不由得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奶牛的毛发产生了静电,所以才吸顶了雷电。
 
然而有点文化的村民直接否决了这个看法,称静电和雷电根本就是两种性质的东西,不存在什么相互吸引。

Image

既然常识无法解释这件事,有的村民便转而相信玄学,认为是牛上辈子做了亏心事,投胎转世被上天惩罚。
 
当然,这种说法实在太过荒谬,只是无知的村民们一时间难以解释清这件事,用来安慰自己的说法。
 
此外,邻近的村庄对海沿村的不幸遭遇也是颇多看法,有人说,是此地闹鬼,也有人说,是地下有稀有矿脉,吸引来雷电。
 
此后的几年中,“雷劈奶牛”的怪事仍然会在响雷的时候频繁发生,并且多次雷击中,奶农基本都和自家奶牛在一起,然而哪怕近在咫尺,最终受伤的还是奶牛,奶农几乎毫发无损。
 
据相关报道,奶牛场落成后的几年中,已先后遭到了8次雷击,共有6头奶牛被雷劈死,15头奶牛被劈伤。
海沿村里有个养殖奶牛的大户,受灾非常严重,不由得跟村里人抱怨:“这奶牛场老是挨雷击,不说赚钱了,本都还没回,真是见鬼了!还不如不搞这个项目!越干越没有信心!”
 
不少村民也陆续萌生了退意,引起了村支书的帮助,他决定联系上级部门,寻求专家的帮助,希望能够帮助村民早日解决问题。
 
不久后,专家来到了海沿村,走访了多户受灾奶农,他了解到在雷击中死去的牛多是被卡死的。

Image

原来奶牛无论是在喂养,还是在挤奶过程中,都需要让它的头伸进一个架子里,然后拉上一块隔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它乱动。
 
而这块隔棍就是问题所在,每当雷电袭来的时候,奶牛被击中,顺势倒下去,由于它的重量过大,脖子就会被卡住,因此很容易窒息而死。
 
后来,海沿村的村民知道事情的真正原因后,决定汲取经验教训,天一响雷,就赶紧把卡牛头的隔板拉开。

如此操作后,即使牛被击中了会自然倒下去,但也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可是也有操作不及时的时候,导致牛被被雷击中后卡住。
 
不过对此村民们仍然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人能幸运地一次次躲过雷击?每次都是牛遭遇不测?
 
这是由于雷电落地后,地面两个不同点的电压不一样,会产生“跨步电压”,牛前后四脚着地,跨步电压大。
 
而喂牛的人或挤奶的人,他们在劳作时多是双脚基本并拢的,所以跨步电压是最小的,这样就避免了受伤。
 
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个防雷小妙招,那就是在雷电天气里,出于安全的考虑,尽量不要大跨步走路。

Image

另一边,在海沿村村民的记忆里,雷击事件的频繁发生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这几年的时间里,奶牛场落成后雷灾就开始变得频繁,那么引来雷电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
 
针对这个疑问,气象防雷人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原来一切都是养牛棚和挤奶大厅的结构惹的祸,按照标准,养牛棚的拱顶和挤奶大厅都必须是钢架结构。
 
恰好,整个海沿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村西是一座苍海湖,村东是流泉河,南北都是山梁,而这样的地理条件,很容易造成海沿村上空正负电荷的汇集,造成雷暴产生。
 
再加上固定奶牛的架子也是钢制的,挤奶设备也是不锈钢架结构,所有的条件集合在一起,就吸引空中的雷电在新养牛区释放。
 
自从村民们得知,引来雷击的罪魁祸首是钢管后,也考虑过把养牛棚和挤奶大厅里的设施换成木头或塑料,这样就不容易导电了。

Image

然而牛的力气实在太大了,不用坚固结实的钢管,很快就能被牛挣脱,因此,奶牛场避雷最简单的方法是安装防雷设施。
 
后来,保定市气象局将海沿村列为了防雷重点村,在海沿村的东北方向和南侧山顶建设主动避雷塔8套,在奶牛场建小避雷针6套。
 
自从防雷设施安装完毕后,海沿村的奶牛终于以平安度过雷暴天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