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经国心腹云南才子王政事略

 颐源书屋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王政(1905年—1969年),云南新平城关镇(今桂山镇)人,汉族。1913年丧父后随叔父到昆明,并供其上学;1920年,考取清华大学(云南每年仅取一名);1928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修社会学获博士学位,并受聘终身教授;1933年,回国任教南京中央大学并兼职于教育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受命处理教育部内迁事务;1938年,受聘为云南昆华师范学校校长;1940年,受邀为中央大学公民系主任,迁居重庆沙坪坝;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返云南就任教育厅长职;1947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辞云南省教育厅长职赴美国定居;1950—1969年,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菲世诺州立大学(为美国学生介绍中国社会及历史);1969年,病逝于美国圣路易市,终年64岁。

新平王氏其先南京应天府籍,柳树湾人。明初,远祖王永洪随沐国公征南入滇,数传至王福禄,于明末由河西迁居新平。生三子,长子王尧、次子王臣、三子王业,相传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已定居新平十三代。在县西城外王家城建有宗祠,每年二、十两月祭祖一次,祭田约三十余亩。王氏家族到新平后尊师重教,人才辈出,如,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护国英雄王麟书便是其家族的骄傲。但对于人才济济的王氏家族来说还得数王政最为有名。王政,中等身材,圆脸、微胖,为人厚道,性格开朗,对人彬彬有礼,有客来访必迎送出门,行九十度鞠躬礼。个人生活简朴,不抽烟,不酗酒。爱妻阮文韬女士知书达礼,秀外慧中。膝下有三个孩子,其任云南教育厅长时,长子上中学,两个女儿上小学。家中雇有男女佣人各一名,家庭生活富足,条件优渥。

教子有方,戒奢宁俭。王政对子女的教育循循善诱,特别在学习方面,无论多忙,一回家每晚都要检查孩子们当天的作业,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表扬鼓励;做得不对的地方,指出问题、说清道理,从不打骂孩子。生活上,总是要求子女要艰苦朴素,奋发向上。由于王政教子有方,子女大多成才,据其堂弟讲,八十年代初,其女儿曾受邀从日本赴北京讲学。王政妻子阮文韬女士出生于昆明有名的富商之家,家庭条件优越。岳母十分疼爱女儿,隔三差五会给阮女士送些山珍海味、高档服饰及生活用品,为此,常引起夫妻间的争执。王政每次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耐心劝说妻子,由于父母早逝,排行老大的王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平时该节省的就节省,从不乱花费。昆明虽然有春城之称,但冬天也相对较冷,有一年,昆明一家服装店从东北调进少量貂皮大衣,因价格昂贵,一时间成为昆明上层贵妇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不少亲朋好友都劝阮文韬去买一件,这正合阮文韬的心意,她计划自己买一件,再给丈夫买一件,凭自己的家庭出身和丈夫的身份地位买两件貂皮大衣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回家与王政一商量,王就沉下脸来,不论怎么解释,就是个“不”字。王政认为,无论从自己的身体条件,还是从昆明的气候条件来看,都没有必要买,在穿着方面与人攀比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在丈夫的耐心劝说下,阮女士终于打消了购买貂皮大衣的念头。有一次,教育厅出面在一家大饭店请客,因为具体负责人计划失误,剩的席较多,办事人员深感内疚。王政看到这种情形,认为已造成事实,浪费了也可惜,便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们家乡有留筳水的习俗,剩下的就当筳水处理,分给大家。”于是,安排人拿了些牛皮纸袋来,把能装的干菜一袋袋装好,分给家属在昆明的工作人员带走。余下的让人用桶挑回厅里,并通知大家,喜欢杂菜的各带盛器,明天下班带回家。第二天,叫家人带了一盆杂菜回来,吃饭时自己带头,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我家乡的正宗口味——馊汤饭,常年在外,一直没能吃到了,今早这一餐,真是难得啊!”妻子虽不习惯,也动手尝尝,可三个孩子却吃得津津有味,乐得王政合不拢嘴。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王政出身名门,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平生不贪便宜,不收无义之财。尤其留学期间,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养成高度自觉,恪守法纪的习惯。回国工作后,对民国政府官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损公肥私,贪腐成风的现象深恶痛绝。有年春节前,省政府派人来找厅长,并悄声告诉他,今年省府收到一些烟稞,已按数额分到各厅办,请王厅长去签个字,再派人到库房提货。王政听后,深感诧异,只淡淡地说一句:“那是违禁物品!”来人传达指示后,匆匆离开。王政一直未办理此事,对下属亦只字未提。临近年关,省政府一直打电话来催,王政说:“晓得了,我不要。”接连催办几次后,王政十分气愤,厉声答道:“早说过我不要,让你们不要留给我,你们该怎么分就分吧,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来烦我。”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省府分烟稞,厅里的工作人员不知从什么地方探听到消息,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做梦都在想着王厅长抱着鸦片烟走进办公室,一包包分给大家,拿到一转手,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可左等右等不见动静,众人心里十分焦急。有的当面不敢说,可在言语中明显流露出埋怨情绪。有人与厅长提及此事,王政愤愤地说道:“那是毒品,何必坑害人,哪个想要,让他自己去领。”就这样,教育厅没有一个人领到那份“礼品”。王政对烟稞的处理,在当时厅里的人难免意见要大一些,可事后提起,大家都很钦佩他的刚直不阿,严于律己。

淡水交情,骨肉至亲。由于少小离家,新平本地人对王政的情况知之甚少。据老一辈人回忆,王政留学美国后仅回过新平一次,但家乡的风俗习惯却记忆犹新。一天,他邀请几个童年好友到家中玩耍,堂屋案桌上摆放着香橼、黄果、红糖等贡品,香炉上燃着檀香,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松毛,大家都感到有些诧异,因为这种家乡习俗,一般要在重大喜庆或迎神办会时才看得到。王政笑着对大伙讲,自己跑遍中国许多地方,即使在美国繁华的大城市,都从未见过像自己家乡这样的习俗,虽然少小离家,多年未归,但对家乡的松毛席却经年不忘,怀念依旧。青松毛席清香扑鼻,翠绿雅致,代表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席地而坐,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不自而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大家的乡情亲情。听他这么一讲,几个竹马之交席地而坐,无拘无束畅谈人生,幸福满满回忆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王政亲舅舅家表弟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本人喜书画,且能写一手好字,在当时,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年代算是个人才了,但因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竟至败光家产。为了生计,来到昆明找到王政,希望能在厅内谋份合适的工作。王政已早知一些他的情况,希望见上一面,坦诚劝劝他。现在表弟找上门来,心里十分高兴。交谈间,要求他痛下决心,戒掉毒瘾,振作精神,为社会干一番事业。当表弟向他请求能留在教育厅工作时,王政认真严肃地对他说:“你先把鸦片戒掉再说。”刚好有朋友来函反映,保山中学缺少师资,王政就以商量的口气,希望表弟能到那里任教一段时间。在王政的鼓舞下,表弟深受感动,表示不辜负厚望,愿到保山中学任教。临别前,王政给他开了介绍信,将两百块银元塞到他怀中,并诚挚地对他说:“还是那句话,等你把烟戒了再回昆明找我。”此事传到新平后,一直被家乡父老传为美谈。王政功成名就回到云南任职后,也不忘自家的亲人,写信到家族中,希望把有文化的亲戚送到昆明工作,堂弟王海老人那年刚好中学毕业,家族一致推荐他到王政身边工作,王海与王政一家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因国民党兵败神速,王政辞教育厅长职前往美国,王海才又回到新平。

重视教育,劝亲从教。王政家族书香门第,民国时,新平仅有的几个大学生多出自王姓。他们有的就职于昆明,有的就职于省内各县,还有的漂洋过海到日本。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王氏学子纷纷返回新平回报乡梓,振兴教育,基本形成王氏家族主办全县教育的现状。如教育局长、县立中学校长、县城男子、女子中心小学校长均为王姓族人担任,他们整饬革新,办学声名远扬,毗邻的峨山、易门、元江、双柏、镇沅学子纷至沓来,培养出众多品学兼优的学子。如,王玉书先生早年毕业于省第一完全师范学校,由双柏县长卸任回乡,任新平中学校长,年近花甲还亲自搬到学校住宿,对学生严加管教;王谟先生高中毕业,返乡任男子中心小学校长,他慷慨解囊,每年捐献伪半开上千元作教学经费,学生们深受感染,奋发读书,刻苦学习;云南优级师范毕业的王建中先生,辞去墨江工作,回乡任教育局长,身兼教学,并邀同族在昆的大学生回乡办学;王沂先生云南大学毕业,放弃昆明优越的工作,返乡接任父亲王建中教育局长职务;王敬先生云南大学法律系毕业,同样放弃昆明工作,回家接替父亲王玉书主持中学校长职务;王谦先生从日本回国返乡,从事音乐教员,亲创抗战歌曲,鼓舞了学生们的抗战热情;王履恭女士,云南大学修业,抗战返乡任女子中心小学校长,她边教学边教学生谋生技艺,为无力升学者找到了出路;王叙妻欧正芳女士,大学毕业,由昆返乡接替王履恭女子中心小学校长职务。此外,一同返乡的还有他们的眷属,如,王谦先生爱人谢琼华,王敬爱人杨宝琴都在小学、中学任教,增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王政家族力倡办学,劝亲从教的举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和褒扬,为近代新平培养出众多有识之士。

不通时宜,流亡海外。王政从美学成归国后,即投靠蔣氏父子,深得蒋氏父子的赏识和重用,尤其将经国将其列为仕途智囊,让他出任自己主办的中央干部学校主任。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蒋介石为了消灭昆明的民主力量,剪除异己,把云南建成反共基地,亲自坐镇西昌指挥其得意门生杜聿明率嫡系邱清泉部,突袭五华山,把云南地方实力派代表龙云赶下台,让劣迹斑斑的反共老手,蒋的亲信李宗黄走马上任,担任云南省政府代主席,王政则接替龚自知担任省教育厅长。此后,由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昆明发生了一系列的爱国学生运动,如,震惊中外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1948 年爆发的“七一五”反美扶日运动,王政都积极参与了策划和镇压。1949 年4月,渡江战役后,蒋家王朝土崩瓦解,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一面派龙泽汇与“边纵”谈判,并赠送部分枪支弹药,一面指使王政到浙江奉化溪口晋见蒋介石,以求消除蒋氏父子对他的猜忌。由此,可见王政与蒋氏的关系非同一般。国民党在国共战争中的迅速溃败,让王政对政治心灰意冷,1949 年,昆明解放前夕,举家迁往美国,余生留亡海外。

以王政为首的新平王氏大家族,早年以经商起家,在新平城西建有王家城。民国初年,生意由新平逐步发展到昆明,王政莅昆履职后,其弟王叙任襄理(厅长助理),王政的堂兄王刚(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少将师长,叔叔王瑞祥历任民国政府县长,告退后,任新平县参议会议长,其家族在新平的势力不容小觑。1950年1月,李润之被迫投降后移居昆明,王、李两股势力互相勾结,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王氏家族参与的代表人物有王叙、王命禹等,王叙担任参谋,王命禹负责新平县城的联络。王氏族人还有不少官员遍及全省各地,大多走向了一条抱残守缺的不归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