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篆书对联80副,一次看个够!收藏学习

 德润斋 2024-05-15 发布于四川
首发2024-04-16 11:12·墨香流年酱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他出生于浙江少孝丰县鄣吴村的一个读书人家。从小跟随父亲读书,而后就学于邻村私塾。他10余岁时便对刻印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得到父亲的悉心指点。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吴昌硕与家人失散,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对他的人生和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些磨砺,使他在日后的艺术道路上更加坚韧不拔。

在近现代的艺术史上,吴昌硕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更是“后海派”的代表人物,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吴昌硕的艺术世界,感受他那传奇般的艺术人生。

吴昌硕篆书对联80副

吴昌硕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堪称卓越。他的绘画作品以大写意花卉见长,笔墨淋漓,气势磅礴。他的书法作品则以石鼓文最为著名,被誉为“石鼓文第一人”。吴昌硕的石鼓文作品不仅继承了古人的传统精髓,更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新。他的结字瘦长而有力,笔画自由洒脱而不失法度,章法灵活变化而富有节奏感。

吴昌硕的书法艺术起步于楷书,他初学颜真卿,深受其雄浑、厚重的影响。在隶书的研习上,他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汲取了汉代石刻的精髓。

篆书则是学的石鼓文,行书是学黄庭坚、王铎等名家字迹。他的书法风格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写的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很明显的有篆书的痕迹,将篆、隶融为一体,在形态上还有黄庭坚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比晚年的书风,他中年时期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风格独特。六十岁后,吴昌硕书法愈显精湛,笔触圆熟而有力,尤爱以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所以有了“石鼓文第一人”的称号。

1927年,吴昌硕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三岁。病逝上海,艺术永存。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