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池技术】LFP/石墨电池的OCV曲线精准化标定

 yuxiao2832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开路电压(OCV)法是用来估算电池荷电状态SOC的主要方法之一,探索研究LFP电池的SOC-OCV曲线非常重要。目前研究集中于SOC-OCV曲线的精准化标定及部分影响因素探究,关于活性材料、容量衰减、掺硅、补锂等对OCV曲线的影响报道不多,且较少去解释磷酸铁锂/石墨电池OCV曲线在60%SOC 附近的电压阶跃原因以及曲线形状与磷酸铁锂、石墨的关系。

LFP/石墨电池的OCV曲线是由正极和负极锂离子嵌入脱出共同作用形成的。基于本研发组积累的数据,本文详细汇总了磷酸铁锂和石墨活性材料、方型和软包电池类型、SOC调节方向、SOC调节后静置时间、电池容量衰减(存储和循环)、负极掺硅及预锂化对SOC-OCV曲线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电池

实验所用磷酸铁锂电池为聚合物软包电池或方型铝壳动力电池。聚合物软包电池尺寸为3.0mm*62mm*85mm,容量约为2.2Ah。方型铝壳动力电池尺寸为60mm*220mm*112mm,容量为172Ah。

1.2 性能测试

LFP/Gr电池的SOC-OCV曲线测定方法如图1所示,调节SOC所用电流为0.33C。根据SOC调节是用充电,还是放电,可分为充电SOC-OCV曲线和放电SOC-OCV曲线,调节SOC后,无特殊说明则静置4h去极化,电池的OCV可达到相对稳定。

图片

2 结果与分析

2.1 LFP/Gr电池SOC-OCV曲线

LFP/Gr电池的SOC-OCV曲线是由相应SOC的LFP和Gr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SOC的提高,LFP逐步脱锂,向磷酸铁(FePO4)相转变;而Gr逐步嵌锂,经石墨层间化合物LiC36、LiC24、LiC12等逐渐向LiC6相转变。SOC-OCV曲线是正极和负极脱出、嵌入锂离子,发生相转变的宏观表现。

图片

从图2和表1可见,LFP/Gr软包电池从0%SOC空电到100%SOC满电,OCV从2730mV增加到3355mV,增长625mV。LFP/Gr软包电池的SOC-OCV曲线可分成5个区间段:1)0~32%SOC,OCV变化大,增长559mV,占0~100%SOC区间OCV变化的89.44%;2)32~55%SOC,OCV进入第1个电压平台,变化较小,仅增长4mV,占比0.64%;3)55%~65%SOC,OCV发生阶跃,变化交大, 公众号动力电池bm增长36mV,占比5.76%;4)65%~95%SOC,OCV处于第2个电压平台,变化较小,仅增长5mV,占比0.80%;5)95%~100%SOC,OCV增长21mV,占比3.36%。

图片

2.2 活性材料的影响

4种磷酸铁锂(LFP-1、LFP-2、LFP-3和LFP-4) 的物性数据如表2所示,磷酸铁锂材料容量发挥高低受到碳含量、比表面积及粒度分布等的影响,4款材料做成的电池容量分别为2.11、2.02、2.07和2.12Ah,其放电SOC-OCV曲线如图3所示。

图片

由图3可见,4种材料对SOC-OCV曲线整体影响不大,这是因为OCV与磷酸铁锂材料本征特性相关,与材料制备厂家关系较小,但从50%~70%SOC区间的局部曲线(图4)可见,在OCV阶跃处,从左向右,依次为LFP-4→LFP-1→LFP-3→LFP-2。这是因为不同厂家制备的材料参数无法完全相同,从而引起材料脱嵌锂特性不同,克容量发挥产生差异。从电池25℃、0.33C放电容量可见,OCV曲线与电池容量有对应关系:LFP-4(2.12Ah)→LFP-1(2.11Ah)→LFP-3(2.07Ah)→LFP-2(2.02Ah),即随着磷酸铁锂活性材料克容量发挥的降低,SOC-OCV曲线向右移动。

图片

在电池中,负极石墨活性材料也可影响到电池容量,因此对比了石墨为单一变量的软包装电池的放电SOC-OCV曲线 。由图5可知, 石墨材料(Gr-1、Gr-2、Gr-3和Gr-4)同样可对50%~70%SOC区间的OCV曲线产生影响。在OCV阶跃处,从左向右,依次为Gr-2→Gr-4→Gr-3→Gr-1,其与电池容量也存在对应关系(图6):Gr-2(2.21Ah)→Gr-4(2.20Ah)→Gr-3(2.19Ah)→Gr-1(2.11Ah)。

图片

电池容量的大小,反应了磷酸铁锂材料脱出锂离子及石墨材料嵌入锂离子数量的多少,从而活性材料所处的相态有所差异,对正极和负极的电位产生影响,造成电池在同等SOC下的OCV不同。此外,在50%~70%SOC区间,不论磷酸铁锂材料,石墨材料如何变换,均会产生OCV的阶跃,说明这是LFP/Gr电池体系的本征特性。

2.3 电池类型及SOC调节方向

图7展示了软包装电池和方型铝壳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充电和放电SOC-OCV曲线,可见两者的SOC-OCV曲线几乎相同,说明受电池类型的影响很小。充电SOC-OCV曲线比放电SOC-OCV曲线略高,这与充放电过程锂离子脱嵌动力学有关,电压迟滞效应的存在,导致放电OCV小于真实的OCV值,充电OCV高于真实的OCV值。此外,在50%~70%SOC区间,方型动力电池OCV的阶跃与软包装电池一致,均为30~40mV,且与SOC调节方向关系不大。

图片
图 7 充电和放电 SOC-OCV 曲线

2.4 静置时间

电压迟滞效应的存在,还在充电和放电SOC-OCV曲线与调整SOC后的静置时间关联性上有体现。从图8可见,静置时间由1h增至2h,再增至4h,随静置时间延长,浓差极化逐渐消除,充放电OCV曲线逐渐靠近,迟滞电压逐渐减小,趋于重合。

图片

2.5 存储衰减

电池内的活性锂离子数量可对SOC-OCV曲线能够产生影响,电池经过存储后,容量发生衰减,活性锂离子数量减少,因此也会对电池的SOC-OCV曲线产生影响。从表3中可见,45、60和80℃存储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9%、 96.4%和91.7%,与60%SOC的OCV大小相对应,即容量保持率越高,60%SOC的OCV越大。

图片

由图9可知,相比新鲜电池,高温存储后,50%~70%SOC区间的SOC-OCV曲线向右移动,其他SOC的OCV变化不大,但呈现降低趋势。这是因为高温存储造成电池活性锂离子数量减少,同等SOC下,负极中嵌入的锂离子数量减少,负极电位升高,因此同等SOC下OCV降低,导致曲线向右移动。

图片

2.6 循环衰减

电池经过充放电循环后,活性锂离子数量降低,容量发生衰减,寿命初期(BOL)与寿命末期(EOL)电池的SOC-OCV曲线如图10所示。与存储相似,EOL电池容量衰减,其SOC-OCV曲线向右移动,SOC≤35%时,OCV呈现较明显的降低趋势。OCV在55%~70%SOC时,OCV大幅降低,如60%和65%SOC处,BOL和EOL电池的OCV分别相差26mV和33mV,这主要是由于EOL电池容量衰减降低,相同SOC态下负极石墨嵌锂相比BOL电池减少,因此负极所处的电位较高,引起OCV数值降低,由此导致EOL电池负极电位下降比BOL电池滞后,BOL电池几乎完成OCV阶跃时,EOL态电池才开始发生OCV的阶跃。

图片

2.7 负极掺硅

石墨是插嵌型层状负极材料,而硅负极在脱嵌锂时发生合金化和去合金化反应,属于合金型负极材料;硅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可高达3580mAh/g,脱嵌锂电位为0.4V,比石墨略高。因此在传统石墨负极中掺杂部分硅负极材料,可能对电池的SOC-OCV曲线产生影响。

图片

图11展示了LFP/Gr和LFP/Gr SiO2种电池体系的放电SOC-OCV曲线。从图11中可见,负极中加入2.5份硅氧材料后,对30%SOC以下的OCV影响较大,呈降低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低SOC下嵌锂产生的Li2Si2O5、Li2SiO3和Li4SiO4引起了负极电位的升高。

2.8 负极预锂化

从上述可见,活性材料容量发挥低、存储衰减、循环衰减及负极加入硅氧材料,使得负极电位升高,造成电池的SOC-OCV曲线向右移动或局部OCV明显降低。那么如果将负极进行预锂化,降低负极的电位,电池的SOC-OCV曲线应该向左移动。

图片

图12为LFP/Gr和LFP/Gr Li 2种电池体系的放电SOC-OCV曲线。可见,SOC≤30%时,电池OCV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0%SOC,这是因为负极补锂后,放电至0%SOC 时,负极中仍然储存着一部分活性锂离子,负极的电位相对较低,因此电池的OCV较高。此外,负极补锂后,在60%~75%SOC阶段,更早的发生相转变,OCV的阶跃提前出现,曲线向左移动。

2.9 扣电分析

为了区分全电池的SOC-OCV曲线与正极、负极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制备了LFP/Li、Gr/Li的扣式电池,测定其SOC-OCV曲线见图13。正极锂离子脱出后,磷酸铁锂向磷酸铁转变,从图13(a)可见,SOC≥10%SOC时,正极电位变化较小,OCV在10mV以内波动。

图片

负极锂离子嵌入后,石墨向石墨层间化合物转变,形成LiC24、LiC12、LiC6等,从图13(b)可见,5%SOC附近形成1L阶,10%SOC附近形成4阶,20% SOC附近形成3阶,30%SOC附近形成2L阶,60%SOC附近形成2阶,95%SOC附近形成1阶,在 SOC≤30%时,锂离子的嵌入引起负极电位大幅波动,在50%~70%SOC之间也有37.08mV的波动,与全电池在此处的OCV阶跃电压相吻合。因此,LFP/Gr全电池的SOC-OCV曲线主要受负极电位变化的影响,与正极磷酸铁锂的电位变化关系较小。这是因为磷酸铁锂的脱嵌锂反应是多相反应,根据吉布斯相律,其半电池自由度为0,因此其OCV不随SOC态而变化。

2.10 电池解剖分析

电池在荷电态50%~75%SOC将发生OCV 阶跃,因此将4支电池分别调整至50%SOC、57%SOC、65%SOC和75%SOC,以此观察发生OCV阶跃时负极片的电位、颜色及厚度变化。如表4所示,LFP/Gr全电池的电压在57%SOC到65%SOC发生了30mV的OCV阶跃。

图片

将全电池拆解,如图14所示,实时测量了LFP/Li半电池和Gr/Li半电池OCV。如表4所示,Gr/Li 半电池OCV明显降低,约42mV,而LFP/Li半电池的OCV仅变化2mV,因此表明SOC引起负极变化,是导致此处OCV发生阶跃的主要原因。

图片

图15是50%~75%SOC负极片的厚度及颜色变化。从图15中可见,随SOC提高,极片颜色由黑紫色→深紫色→深黄色→金黄色转变,极片厚度略微增加。全电池由57%SOC到65%SOC发生OCV阶跃后,除负极片边缘外,大部分极片颜色由深紫色转变为深黄色,厚度仅变化2um,说明此时石墨层间化合物的转变对石墨层间距的影响不大。

图片

3 结论

全电池OCV大小由材料属性决定,不受电池类型(方型电池、软包电池)影响。不同种类的磷酸铁锂和石墨活性材料,因其实际容量发挥差异,会引起全电池初始容量不同,从而可对全电池的SOC-OCV曲线产生影响。OCV曲线受SOC调节电流方向(放电、充电)影响,因电压迟滞效应,放电SOC-OCV曲线低于充电SOC-OCV曲线,但随着调节SOC后静置时间增加,极化消除,两者趋向重合。

存储或充放电循环可引起电池容量衰减,从而使得SOC-OCV曲线向右移动。负极掺混硅氧材料,负极电位升高,使SOC-OCV曲线向右移动,而负极使用锂带预锂化,负极电位降低,反而使得SOC-OCV曲线向左移动。全电池SOC-OCV曲线主要由负极决定,60%SOC附近OCV发生约35mV的阶跃,主要源于负极石墨嵌锂相转变,与磷酸铁锂关系较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