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我一段仁爱路的时间,给我《一枝花》的怀念。

 愚人音乐坊 2024-05-15 发布于四川

《一枝花》是彭羚第十二张粤语专辑。

1
999
 彭羚《一枝花》

十五年前的今天,彭羚推出了第十二张粤语专辑《一枝花》,由人山人海制作、新力唱片(Sony)发行。该专辑亦是彭羚加盟新力唱片的第一张专辑。


《一枝花》在许多乐迷心中是一张让彭羚“脱胎换骨”的唱片,即使是站在今天的视角这张专辑的音乐性依然有很多超前的元素。但是正如爱地人老师的话说,这是一张好专辑、但没有的得到与它音乐质量相匹配的“好报”,甚至因为过于前卫的审美丢失了部分“基本盘”。

开号以来,我应该是把彭羚历年的专辑介绍的七七八八了,细心的朋友应该可以通过这些专辑解析拼凑出一条相对完整的故事线。这一阶段的彭羚是新力唱片时期的开始。上一年(1998)彭羚给老东家百代唱片留下了一张《绝色音展》之后便来到了新力,《绝色音展》由于是合约末期的“存货”,未得到应有的宣传、甚至彭羚本人都没有在封面出现,故此也成为了彭羚众多专辑里的遗珠作品。

来到新力之后,新力则是完全把彭羚当一个新人歌手来做,并未延续百代时期唱主流情歌的路线,请来以另类著称的“人山人海”工作室来负责专辑的制作。除了有“人山人海”的老板亲自下场为彭羚作曲、制作之外,梁基爵Minimal四方果这些“人山人海”的固定班底也参与了专辑的编曲及乐器演奏;在文字层面,“两文一飞”似乎成了“人山人海”的固定填词拍档,还有他们的老朋友何秀萍。与其说是彭羚的转型,不如说《一枝花》是由彭羚唱出来的“人山人海”。对于彭羚这样一位有Vocal属性的歌手,淡化人声、强调音乐的做法不一定是最适合她的,尽管我一向的审美是更侧重整体音乐的呈现,我也觉得彭羚这次“转身”的动作有点儿太快了,对于听着《囚鸟》《完全因你》过来的乐迷来说不是特别“友好”。

专辑的标题曲《一枝花》Eric Kwok的作品。即使把全碟制作交给“人山人海”,我想新力还是没有忽略流行音乐最重要的“流行”要素,所以才请到Eric Kwok来这一首标题主打歌。从最早的M.O.Z到用回本名Eric Kwok,郭伟亮在幕后圈经过几年打拼终于摸透了流行曲的套路,Eric Kwok后面连续几年他也顺利成章成为香港乐坛最炙手可热的作曲人、同时还与Jerald Chan组成Swing正式出道。《一枝花》的编曲也是这首歌最加分的地方,不过它不来自Eric或是“人山人海”成员,而是挂名在“Double C”的王双骏。而间奏的吉他Solo稍微仔细听就不难判断是Do Dong弹的……那个音色和即兴逻辑别人实在学不来。

《一枝花》国语版《给我一段仁爱路》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力士剧场”主题曲,即使是作为“附录”收在这张粤语专辑末尾,也不失为中文歌世界最优秀的“公路歌曲”之一。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会去仁爱路打卡?国语版歌词也是“佚名”老师写的,对比粤语版更加直白、通俗易懂,而且也在歌词中提到“给我一枝花的怀念”。倒是“你抽过的烟”跟“你掌心的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佚名”老师的国语词就是比较善于描写这种生活中的小细节。

Eric Kwok还和Wyman以及“人山人海”的梁基爵共同打造了这张专辑里另一首重要作品,《给我爱过的男孩们》。开始我常常把它和彭羚另一张专辑名弄混,后来才知道彭羚的新力时期以这首《给我爱过的男孩们》开始(专辑第一首)、以《给我唱过的男孩们》(最后一张完整专辑)结束……

专辑另一首“流行曲”《你是一首流行曲》是新加坡音乐人李迪文(Dick Lee)的作品,它的国语版《赏味期限》也收录在专辑的Bonus部分。Minimal的亚里安和四方果编曲,“人山人海”的另类气质掩盖了Dick Lee的曲本身的流行气质。其实不光是歌手,作曲人的风格同样也会受到比较个性、“强势”的编曲人影响,另一首Dick Lee与“人山人海”梁基爵合作的《不可爱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况。

专辑里另一位来自新加坡的音乐人唐玉璇给彭羚写了《我的美丽与哀愁》,这首歌比较有趣,是讲述女性“生理期”的题材。所以填词人也不意外是参与专辑唯一的女性词人何秀萍。《一枝花》不仅是在音乐风格上面迈的步子比较大,甚至像歌词的表达上面也体现了彭羚以往没有过的题材。可惜如今Minimal的亚里安和唐玉璇都已经不在了,这里也通过音乐缅怀一下这两位曾经带给过我们精彩的音乐人。

前年在“声生不息·港乐季”的节目中,周笔畅翻唱了彭羚这张专辑里的《你一半我一半》。尽管作为一档特殊时期录制的综艺节目,它没办法尽善尽美地记录“港乐”的历史足迹,可是后面两级的对比已经证明了这是具备正面参考价值的音乐综艺节目。而且在照顾大众审美的同时、还用有限的篇幅介绍一些不被人熟知的好歌,《你一半我一半》就属于这类。这首歌是梁翘柏的作品,他带领LMF成员老占、大飞一起给彭羚这张音乐理念华丽的专辑专辑留下了一点简洁的Punk味道。梁翘柏另外一首提供曲《睡到失眠》就比较接近“人山人海”的风格了。

说了别人翻唱彭羚,再来介绍一首彭羚翻唱别人的歌。专辑里彭羚翻唱了前辈歌手露云娜的《情像外衣》,原曲是美国歌手Leslie Pearl《If the Love Fits Wear It》。一并贴出来给大家欣赏。然后这首歌Sony还给彭羚请了日本著名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小松亮太与彭羚跨界合作,结尾加了将近一分钟的班多钮Solo,大大提升了专辑的音乐性。

《情像外衣》接着的《随身听》同样是拉丁风情与手风琴贯穿整曲的歌,不知道这首歌的和音是不是“人山人海”的老板?

彭羚到新力的转型我想多多少少是受到新力旗下另一位女歌手的影响或参考,她就是卢巧音。两人也在专辑中合唱了黎允文的作品《多谢芭比》,两人一刚一柔的声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然浮世绘的梁翘柏、小岛的黎允文都来了,怎么能少了80年代另一队Band Citybeat的刘诺生?他给彭羚写的《未爱过的爱》,被编曲人梁基爵玩儿了个“典中典”,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听得出来?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如果这张专辑勾起了你的回忆,欢迎私信跟我交流。如果讲到了您不知道的故事,那是我的荣幸;倘若有哪里讲的存在疏漏,欢迎留言反馈。乐评无声,留言有情,我是绝对不会给您拉黑的。



留言板(2024.5.14):

℗&©愚人音乐坊 20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