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旬老太如何守住国门?

 触摸音乐Keep 2024-05-15 发布于辽宁

    《歌手》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呈现,这是综艺节目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给予专业或者说职业歌手的的启示,在没有事后、没有改错机会的条件下,One take的形式演绎,恁凭是谁,都会有些紧张,但适度的紧张是有助于发挥的,过度的紧张便有些底气不足了。

     这几天最热的话题来自于那英喊话的梗,由此出现了“五旬老太守国门”这个话题,最初我以为这就是一句调侃,年过半百、身经百战的那老师在第一期获得第三名的压力下有些力不从心的自我解嘲,但是在自媒体的撺掇下,这个话题越来越严肃,甚至延伸到整个娱乐圈。

     很早以前,与一个职业做音乐的朋友聊天,说现在娱乐圈的现状:说一个成功的歌手长得真帅,唱功尚可;一个成功的艺人长得帅,舞跳的也行;一个成功的演员长得帅,演技还不赖,以此类推吧……,最后变成了长得帅成了娱乐圈成功的单一标准,由此导致了专业院团毕业的出不来,活跃在一线上的大多是野路子帅哥靓女,这就有点讽刺了。

     扯的有点远了。

     对于现场演唱发挥这件事,确实是我们多年的演出机制造成的,过去的电视晚会,可能是为了节省现场设备成本,为了表演效果,保证播出质量等等原因吧,假唱习惯了,导致歌手在台上一旦面临真唱就会压力很大,尤其是面临现场直播的真唱,肯定会力不从心。从这点上,我们的歌手较比欧美歌手确实有差距,但换而言之,像那英这种在万人演唱会摸爬滚打过来的实战歌手,论舞台经验、技术水平、声音条件,唱现场直播一定没问题,还没沦落到被人打败的地步。

     上期《歌手》中,那英的表现确实有点紧,这就导致了细节表达上不到位、技术发挥受限制,她本来可以发挥的更好,初舞台就是适应阶段,以后一定会有提升,还没到背水一战的程度。

      另一个被人议论的组合是二手玫瑰,焦点并不是他们表现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上的问题。我想节目组对于二手玫瑰上节目的考量是有的,决定也是正确的,但是二手玫瑰的选曲有些问题,初舞台如果他们选择《嫂子》会一下子抓住观众,要知道,梁龙唱的《嫂子》绝对是这首歌最好的翻唱版本,情感浓烈,没有一丝戏谑,我在现场听二手玫瑰唱这首歌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这是二手玫瑰的独特魅力。至于那些戏谑,可以放在中后段。

       昨天还有个话题就是黑刀老师放炮,说阿木不该出现在《歌手》节目中,太土了,比谁谁谁还土。咋说呢,对于极端观点我们不讨论,就事论事的讲,这场阿木的表现算是稳定发挥,喜不喜欢见仁见智了。

      当然,小汪的表现也在线,杨丞琳有点单薄,不太讨好。至于俩外国人,只不过是初舞台给了人不一样的感受,发挥确实稳定、舞台表现也不错、声音条件无可厚非,说不出哪不好来,这个领先想保持到最后还得看以后拿出啥能耐来,期待吧。

     听歌这件事对于听众来说就是一个主观行为,也就是说,你认为他唱的好,打动了你多半不是仅仅因为他的声音好,除了声音之外还有情感的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音条件、技术动作和情感表达三者的平衡,如果用这三个指标去衡量一场表演,完美的表演就是三者平衡、表达到位;瑕疵就是某个指标过了、某个指标不足。所以说声音条件和技术水平永远是为表达服务的,过了、不足都会影响表达,反过来,专注于表达忽略了前者,技术动作走形更加影响表达,所以对于这种此消彼长的指标而言,平衡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常在听一首技术超牛的歌时,总是觉得不舒服,那就是技术运用多度,过多的高音、转音、海豚音并不能为作品添彩。之所以说那英是好歌手,就是她能够正确的理解作品,也能正确的运用自己的嗓音特点和技术,我想,老那只要是选对作品、唱对作品,绝对是没有问题的,离守国门还远。

     最后我想说的是,《歌手》请外国歌手也是一种将栏目面向国际的态度,这种输入是双向的,某一天如果将国际大牌纳入比赛,那这个节目才是真正的成功了。我们在面对竞赛的时候总是关注国人的成绩,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能正视差距的态度,真把欧美歌手请进来我们才能看见差距,有个标尺我们才有目标。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四十年,从来没有面向过世界,也没有哪一位成为国际级的歌手,这中间是的差距是综合性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试着去面对这些问题。《歌手》第一期欧美歌手排在前面是现场观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我们看电视直播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人家发挥的稳定,至少在舞台发挥和作品表达上我们就应该向人学习。

     希望以后的演出,线上歌手们顶住压力,调整作品,唱出最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