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 | 成像亮度计测量误差分析与校正

 yxhello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1

前言


基于CMOSCCD芯片作为光探测器,可以得到二维图像的亮度值和色度值。千万级的高像素成像系统,可用于产线快速、高精度质量控制。

图片


2

成像亮度计测量误差


2.1   镜头视角影响

从屏幕一点发出的光,经镜头落在CCD角上的比沿着光轴的光要暗。此效应有三个成分:

  1. 对光圈而言,垂直或斜角投射到CCD接受面的面积不同(修正因子=cosθ)。

  2. 斜照的光有较长的主光程(修正因子=cos2θ)。

  3. 斜照的光会分布到较大的面积(修正因子=cosθ)。

    这些校正因素的乘积为cos4θ

图片

图片

2.2   镜头光晕影响

光圈等部件无法涵盖整个光束时。如下图所示,来自于镜头左侧的红光并未通过光圈,因此侦测面左侧的影像会衰减。

图片

图片

2.3   CMOS或CCD像素不均匀性


千万级的高分辨率像素大约有4%到6%的光反应非均匀性,即对同样的光强度,两个像素会有最多4%到6%的反应差异。此外,2900万像素多少会有一些不良的坏像素,部份的像素会落到4% 到6%非均匀性的范围外。

图片

3

成像亮度计的校正

3.1   确定测量距离

根据被测屏的尺寸范围,镜头的视角,计算多个测量距离。在此距离调节镜头聚焦使相机成像清晰

图片

3.2   确定镜头光圈F/#

根据被测屏的亮度范围,测量速度要求和相机的曝光时间限制,综合考量,设定不同的光圈值

3.3   平面场校正


将调节好的相机移至标准光源前,使用校正软件对相机进行平面场校正,生成相应校正数据文件,用于以后的测量。

图片

4

总结


  1. 经过平面场校正,整个测量视场内像素的灰度均匀性在±2%
  2. 经点式光谱辐射度计的亮度校正,成像亮度计的亮度精度±2% (超过1cd/m2 ) 、±3% (0.005~1cd/m2)

  3. 成像亮度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性能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定期的点检和校正是必须的。

  4. 我们建议的校正周期为12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