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2012年广州水价听证会,全部代表赞成涨价早有先例!

 红蓝白郁金香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近日,广州市召开了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结果参会的17名代表全部赞成涨价,一片哗然!

而广州上一次调整自来水价格是在2012年,也召开了听证会,同样全部赞成涨价。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不含污水处理费的自来水价格,一共调整了8次:

1990年,每立方米0.12元;

1993年5月1日起,0.24元;

1994年3月15日起,0.35元;

1996年5月15日起,0.50元;

1997年5月起,0.70元;

2001年5月1日起,0.90元;

2006年1月1日起,1.32元;

2012年5月21日起,实行阶梯计价,三个档次分别为1.98元、2.97元和3.96元。

最后一次涨价发生在2012年,但在前一年就开始吹风了!

公用事业定价通常采取“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模式,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提前向全社会详细公开了供水成本,为每立方米1.65元,高于当时1.32元的居民供水价格。

为什么要涨价?

一是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行政性收费大幅度上涨。

2009年4月,自来水生产取用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0.03元/立方米上调至0.12元/立方米。

二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工业用电及净水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

三是西江饮水工程耗资近百亿,几乎全靠贷款,每年利息支出约4~5亿元,自来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第三方审计,截至2010年年末,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累计亏损6.1亿元。

两套涨价方案都包括实施阶梯水价、上调基本水价、大幅度提升洗车、桑拿等“特种用水”价格。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套方案给自来水公司留下了6%的利润率,第二套则为4%的利润率。

根据2011年颁布的《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试行办法》,自来水价格调整必须召开听证会,一共产生25名代表。

其中,消费者代表13人,有10人通过公开征集产生,2人由消委会推荐,1人由民政局推荐作为低收入阶层代表。

而在10名公开征集的消费者代表中,根据用水户的性质不同又分为几种情况。

其中,普通居民用水用户6人、工业用水用户、商业用水用户、事业单位用水用户以及特种用水用户各一人。

其它代表包括3名人大代表,3名政协委员代表,3名自来水公司经营者代表和3名专家学者代表,由相关单位推荐产生。

2012年1月28日~2月7日,广州市物价局举行了自来水调价消费者代表公开征集活动,应征消费者正式代表的有效报名151人,应征消费者旁听代表21人。

之后,广州市物价局在新闻媒体的见证下,以现场抽签的形式,抽取产生了10名消费者听证代表和6名旁听代表。

区伯区少坤也报了名,但未被抽中。

他表示:本次听证会程序不合理,应该先论证是否应该涨价,有了涨价的共识再论证涨多少。

2月29日下午,广州市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正式召开,25名代表有一人缺席,实到24名。

这24名代表没有一人完全赞同方案一或方案二,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补充意见,但也没有一人对涨价提出质疑,听证会沦为了“听涨会”。

其中,广东商学院的专家代表宋某军表示: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已向全社会详细公开了该市供水成本,而且对每一个疑问都进行了解答,数据真实可靠,理由充分。

商业用户代表、广州市海信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陈某广表示:西江引水工程明显提升了广州市自来水水质,过去常见的红虫近年来没有了,那么提高水价是合理的。

人大代表、广州建材企业集团的刘某香则表示:目前的价格是2006年制定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电费及各种成本费用大幅提升,自来水价格相应上涨是可以理解的。

尽管听证代表们对具体调整方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在紧缺的水资源形势面前,绝大多数代表都赞同实行阶梯水价。

最终,广州市采取了第二套涨价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