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争吵丨触乐夜话

 触乐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图/小罗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今天早上,我在群里潜水,看见俩哥们儿吵起来了,原因很简单:《绝区零》的未公开内容被“内鬼”泄露到论坛上,有乐子人在评论区嘲笑开团,经“热心网友”的成分查询服务,发现开团的人是另外几款二游的玩家。后来,新的团战拉开了序幕,一片混乱。

吵架的两个哥们儿,一个是《崩坏:星穹铁道》玩家(以下简称A),看见“麻辣仙人”(即“ML仙人”,对不理智要求游戏含有Master Love情节的玩家的谑称)带节奏,气得不行,跑到群里吐槽“不就获了个下载榜第一么”,并言辞不善地展开了一些攻击。好巧不巧,另一位《尘白禁区》玩家(以下简称B),看见A点名批评了《尘白禁区》,还痛骂了“麻辣仙人”,感觉是在攻击自己,决定发动“侵掠如火”,势要和对方“战个痛快”。

于是,B讽刺“米孝子”(对不理智米哈游粉丝的谑称)到处征战,煽风点火;A则否认自己是“米孝子”,并反击“麻辣仙人”随地开团,裹挟玩家。双方面红耳赤,争执不休,直到群里来自业内的老哥道出事情的真相——第三方平台使用了《尘白禁区》素材给自己引流。这才结束了这场“大战”,两个哥们儿的矛盾也在群里的欢声笑语中熄灭。

群内讨论截图,双方的语气都不太客气……

大家平时在群里关系都不错,朋友们都知道,哥们儿A那天可能只是心情不好,说话不过脑子,吵架是真没必要。后面大家聊开了,事情也就结束了。

不过,围观了这场小争论,我也不禁感慨:为什么大家越来越难好好说话了?其实,我们都是普通玩家,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只想好好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但只要发声,就很容易被扣帽子——比如关于《原神》玩家的梗,或是关于二游玩家的“麻辣仙人”梗。

不止在二游,这种“扣帽子”的现象在其他游戏圈子里也经常发生。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人赞美暴雪某一部分的优秀,可能会被扣上“暴白”的帽子;批评暴雪的不足,就被扣上 “暴黑”的帽子;在暴雪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之后,去国际服玩暴雪游戏都有可能被扣上一顶“没骨气”的帽子,而这部分玩家只是喜欢玩暴雪的游戏而已。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有发言态度和措辞的问题,但不看内容、直接评价的情况必然不少。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游戏只是大家用来发泄的一个点。日常生活中,这种简单粗暴的“扣帽子”就更多了。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有一次痛风发作,拄着拐杖去了教室,不知道为什么就被一位姑娘说是“坏小子”“刺头”,直到后来学生会活动、大家互相熟悉之后才化解了误会。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我是“刺头”,她说她看到我在拄拐杖,觉得是踢足球踢的,因此认为我的心思不在学习上……

仔细想想,其实我也不是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日常生活中,可能由于时间和认知的资源有限,人们需要简化复杂的社会现象来快速理解他人,然而这种简化又往往伴随着偏见与刻板印象。加上平时情绪因素的影响,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表达。这也让我觉得,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海量,人和人的交流,却越来越难了。

上篇夜话:老游戏的乐趣


实习编辑刘洋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李贺是诗鬼,我是诗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