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女孩在泰国当助教后,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千面凡君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24位真人故事
我叫Julia,浙江金华人,目前生活在韩国,在一所国际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从小到大,我的人生很顺利,2007年考入厦门华侨大学,还交了厦大的研究生男友。
大学四年,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和泰国有直接联系,但是因为闺蜜的一次盛情邀约,毕业那年我去往泰国做了汉语老师。
结果,这一次国外支教改变了我的人生。在国外的这几年,谈了好多年的男友分手了,不过我的事业却一直慢慢向上攀爬。

(我与父亲)
01
我的老家是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农村,父亲开厂子,母亲帮衬。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却很重视我和弟弟的教育,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我们买书,供我们上学。
小时候的我,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从来不让父母担心,也因此获得了父母的信任。他们很少对我的事情加以干涉,还常常鼓励我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这也使我变得独立,像个小大人似地打理自己的人生。
2007年,我考上了厦门华侨大学的对外汉语专业。也是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优秀且谦虚的男生,他是厦门大学的研究生,后来成了我的男朋友。

(刚上大学)
第二年,男友获得了来自北大、清华的读博机会。但为了和我在一起,他最终选择留在了厦大。
能够和男友在一起,对我来说是无比快乐的事。但在学习过程中,我越发觉得当老师并不是一件太快乐的事,反而是一份重复的辛苦的工作,于是便打算大四毕业后找一家外企单位。
但那时,我最要好的同学,突然邀请我跟她一块去泰国实习,这与我原本想在国内外企上班的想法背道而驰。
我想要拒绝她的好意,但恰巧国家汉办发起了一项志愿者活动,只要通过选拔就能去各国当汉语老师。
那会儿我也意识到自己尽管读了对外汉语,交往了不少世界各地的朋友,但其实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片面的、狭隘的。于是,在朋友不断鼓励下,我的想法渐渐松动。

(大学毕业)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先观世界才会有世界观。那时的我对走出去增长见识,提升自我突然有了很大的冲动。
但真正让我毫不犹豫前往泰国当老师,还是因为男朋友的全力支持。
男朋友积极上进,一旦有机会就不停地提升学历,拿着两个硕士学位后,还在读博。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告诉我,我还年轻,这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让我务必要抓住。
看着不断向前的男友,我毫不犹豫地前往了泰国。
02
那时的我很兴奋,却没想到刚到了泰国,校方开着小巴来接人,一路晃晃悠悠似乎晃到了乡下田野,这一度让我担心自己是不是被委派到了传说中的“山沟沟”学校。
半小时后,直到一所奢华的“贵族学校”映入眼帘,才发现一切完全超出了预期。
当时自己也很幸运。那时中国被派往泰国的志愿者总共大概有2000多人,但据说被派到国际学校的老师只有6位,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我得知那所国际学校,是泰国首富女儿创办的学校,来上学的孩子都非富即贵。

(和孩子们在一起)
学校是被授权的K-12国际文凭课程学校,教授全IB课程。这套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使其获得学习、工作以及成为世界公民能力。
小学阶段采用的是中英双语沉浸式教学,一名中文老师搭档一名英文老师的方式,同时作为班主任教授一个年级的两个班。以中文和英文为媒介语,通过主题探究来学习各类科目。比如:孩子们会用英语和中文去学习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知识。
通过单元探究的形式,在每个单元里面融合各学科知识,让孩子们用两种语言来探索世界。
刚到泰国,我的认知还停留在固有思维上,完全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工作会给我带来多大的震撼。

(十几年前的自己)
当时,我作为助教去幼儿园班级协助孩子写作,惊讶地发现班里五岁的小朋友,在全英文跟老师对话。
我很惊讶,但转念一想这也没什么,这个孩子可能是一个国际学生,会这些很正常。但当孩子们走进中文班上课时,一个个非中国籍的孩子在我面前流利地用汉语跟老师和同学们沟通时,我还是忍不住感到吃惊。
他们口齿清晰,完全不带混讲的表达,那一刻我完全忘记了这群孩子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
他们的母语都不是汉语,却可以在如此小的年龄,在完全没有两种语言背景的情况下,顺畅切换两种语言,让我特别震撼。
也是这次国际教育工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以及孩子们的天赋和生命力。我开始意识到教育和我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在上中文课)
教育也可以如此有趣、形象、充满朝气。而上学的孩子们,也可以如此快乐!
所以在泰国学校,我一待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里,我从一个外派志愿者进班当助教,成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PYP(IB小学课程)中文班主任,后来正式成为一名国际教育者。
期间,我报考了美国大学国际教育学的研究生,这与学校带给我的灵感启发是完全分不开的。
可就当我在泰国事业发展正蒸蒸日上时,男友博士毕业,人才引进移民到了加拿大。我们本就异地4年,如今男友又不在国内,可想而知,我们的压力有多大。
为了挽回我们的感情,在结束第四年的教学后,我毅然决然选择辞职,前往加拿大重新就业。
03
却不承想,加拿大每个省份的教资是不可通用的,有些省份需要先有国内的教资才能申请审核。于是大学时期从不曾想过考教资的我只能选择回国报考。

(我在北京和好友在清华园)
考教资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只好先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
入职的学校正处于IB教育的起步阶段,他们需要找有经验的老师来做课程搭建和授权申请,而我再适合不过了。
我们很快便开始尝试,以一年级为对象,以英语为媒介语进行单元探究式教学。开始时还算顺利,可随着逐渐深入,却发现我们的想法错了。
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受过沉浸式的英语语言训练,外教上课时,很多孩子连课堂指令都听不懂。
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尝试,包括聘用澳洲资深外教来做培训师,参考其他学校的路径模式,最终摸索出了一条整合之路。
虽不能照搬照抄泰国沉浸式双语PYP课程(小学课程),但也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的。在我们快速改变策略后,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我在北京教学)
04
正当我为课程的进展感到欢呼雀跃时,我的感情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危机重重。由于两人长期异地,我与男友的感情开始变得艰难。没有出轨,没有移情别恋,只因异地产生的各种误会,年轻又骄傲的我们,最终选择了分手。而我也就继续留在了北京。
但也正是这次留下,让我收获了当教师以来独此一份的特殊感情。
在国内,当我第一次用汉语教学时,就发现孩子是天然爱老师的。每天早上,很多孩子进班来都会跟我说,老师我爱你。国外孩子也会这么说,但你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去赢得他们的喜爱。
我忽然意识到来自母语的天然链接,多么幸运!作为老师,被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爱着,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于是我决定继续为爱前行。
学校推行的教育稳步前行。回想开学前,有一天副校长突然问我说:“Julia,你确定要做班主任吗?”我说当然,做PYP课程(IB的小学课程)我就是要做班主任的。
当初有点疑惑,但后来我完全理解了她的担心。做了班主任后,我才发现国内跟国际学校的班主任是完全两个概念,工作内容天差地别。

(在北京与好友一起去听音乐会)
国外的班主任老师就是班主任,那我只需负责日常的课程教学、评估,跟家长沟通只需学生联络簿、家长会,以及每月的班级新闻报,聚焦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长与个性培养。
但在国内,班主任的每日工作是行政、后勤跟教学、学生成长、家长沟通完全融合在一起,工作很繁琐,工作压力很大。
工作没多久,我感觉被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因为在教育领域,我是一个崇尚简单、专业的人。很显然,这里的教学环境不太适合我。
但是好在,我们拥有一个非常棒的PYP团队,从副校长到部门的每位中教、外教,大家逐渐凝聚成了一支有力的团队。
然而IB课程要落地国内,终究还是困难重重。三年后,尽管有很多不舍,我开始寻找新的机会,机缘巧合之下去了韩国的大邱。
05
刚来第一天,学校大校长就已经在机场等我了。他非常亲切随和,为我办理入住后让我稍事休息后,就带我和其他新老师一起出门吃午餐。因为那会儿还在暑假,学校食堂并未开门。这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学校领导人的温暖。
大邱的夏天非常热,可我住的房间非常舒适,所有生活用品,甚至包括我的日常洗漱用品,学校都已提早备好,甚至在我抵达学校前,房间的空调温度都已经帮我设置好。这种对待老师的细心态度,让我很是感动,也很快爱上了这个学校。
在韩国,国际学校只能招收40%的韩国人。学校对学生有较大的选择权,可以说是优中选优,学生也都非常有礼貌,我因此过上了一段舒适的教学生活。

(韩国学校部门协作会议)
当然,因为韩语的欠缺也曾有过尴尬。刚到大邱不久,有一次,我和同事一同出去玩。在出租车上,同事(美国白人)用蹩脚的韩语跟出租车司机沟通。
司机全程都在通过后视镜看我,只见他头冒虚汗,对着我一顿挤眉弄眼。我不知道司机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他是把我当成了韩国人。可我不会韩语,只好低头看脚,避免与他对视,可苦了司机。
在大邱的教学很顺利,直到疫情暴发,我被困在韩国学校宿舍,只能通过网络授课。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与软件工程师的爱人结下了缘分。
他是印度人,对我一见钟情,见了几面之后便对我穷追不舍。但当时的我始终觉得彼此不合适。
他在京畿道,而我在大邱,往返一次都得七八个小时。加上先前的感情经历让我对异地望而却步,先入为主地不看好这段关系。
所以见了一面之后,我就拒绝了他。他却一再坚持,请求我再给他一个月的机会,他说距离不是问题。
我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他态度极其诚恳,并多次明确强调说如果一个月之后,我还是完全不喜欢他,他会主动离开。

(我和我先生)
那时,我和前男友分手已经5年了,也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了,便与他先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期间,我们一起去济州岛旅行。也就是这一次,他确定了我就是那个对的人,以至于后面每当我们出现问题,他都坚持不会有问题。
开始交往之后,他差不多每周周末都来看我,周一再回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他搬到了大邱来。去年夏天,我们登记结婚了,交往两年,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06
婚后,他很有责任心,努力挣钱的同时,包揽了大部分的家务,小日子过得舒适且惬意。
想来,人生不要害怕去做改变,也不要害怕变化,要用自己的心去迎接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当然,这也包括感情。

(在济州岛拍婚纱照)
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走到后面会发现,曾经的困难重重后面往往埋着惊喜,上帝早已暗中为努力的你准备好了糖果。
回顾过去,我大胆出国工作、学习,又回国探索IB,成为国内较早实现IB课程落地的老师。如今,我在韩国扎根。
当然,这一路走来,我也常常被人说自我。“你为什么在国外?那你父母不就相当于没有你这个女儿?”“你嫁给外国人,那你父母怎么办?”
种种声音都在告诉我,我的选择愧对祖宗。在外人眼里,我这样远嫁老外,久居国外就是个不孝女。
起初我也有过自我怀疑与痛苦,多年之后,我终于明白,生活是自己的,幸福是自己的,人不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活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哪怕有时压力会来自社会、父母,甚至自己的期待,我们都应该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得独立且优雅。
人生无需活得千篇一律,也不用刻意与众不同,找到那份独属于你的适合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