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完他的日常生活,活到19岁已属高寿

 yyb168336 2024-05-15 发布于福建

同治皇帝是清朝最短命皇帝,6岁继位,19岁就驾崩。作为咸丰帝的独子,他的继位是清朝皇帝最没有争议的。史载,同治帝死于天花,但民间说法,其实同治帝是死于梅毒,只是皇家为了颜面故意说成是死于天花的。

对此,有学者在研究过清朝的历史后,给出了如下的结论:看看他的私生活,活到19岁都算高寿了!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他的私生活究竟跟同治的死有什么关系呢?

压抑而枯燥地学习

同治的上一任皇帝是咸丰帝,咸丰帝在驾崩之后,同治作为他唯一的儿子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为下一任皇帝。但是,当时的同治帝仅仅只有6岁。一个六岁的孩子,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可能治理一个偌大的国家呢?

于是,在咸丰帝驾崩之前,他撑着最后一口气,为自己唯一的儿子钦点了八位大臣,用于辅佐同治。

与此同时,咸丰帝深知慈禧、慈安对权力的渴望,在临死之前特意警告她们不得干涉朝政。然而,在咸丰驾崩后,慈禧和慈安还是不顾群臣的反对对朝政进行了把控,并美其名曰“垂帘听政”。同治这个年号也是这么来的,两宫皇太后共同执政。表面上,各项决断是同治在下达,事实上,真正把控朝政的是慈禧太后

同治因为年龄尚小,每天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四书五经、治国之道等都是他需要学习的内容,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开始学习,一直到下午三点。只有在比较盛大的节日才能休息。到了一定的年龄,还得学习骑射。课业可谓是非常繁重。

这些繁重的课业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会让人疲于应付,更别说一个尚不满十岁的孩子。因此,同治的老师们对他评价并不高,总是说他天资不行,而且还贪玩。就算是他的老师们将奏折读给他听,他也不知道奏折中所表达的含义,更不能作出相应的决断。

这让同治的老师们很是无奈。而这一切,慈禧是非常喜闻乐见的,因为,只要同治学艺不精、对朝政一窍不通,她就有继续把控朝政的理由。慈禧在咸丰在世后面的时间里,一直在帮助咸丰处理政务。

同治登基后,又是慈禧在背后垂帘听政,慈禧对权力的渴望已经大大超过清朝时对女性的'标准’。因此,慈禧根本就不可能轻易地将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

不如意的婚后生活

清朝的皇帝在14岁的时候就可以娶妻了,皇后入宫之后,皇帝就可以亲政了,但慈禧一直将这件事拖到了同治帝17岁的时候,而且在皇后的人选上有颇多干涉。甚至在同治婚后横加干涉同治的婚后生活。

早在同治帝刚刚即位不久,慈禧就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政变解决了,咸丰生前为同治安排的八位顾命大臣,史称“辛酉政变”。因此,在此期间,清朝的大小事务实际上是由慈禧在掌管。尝到甜头之后,慈禧对权力的渴望愈发执着,直到同治17岁时,才为其遴选皇后。

在皇后的人选上,慈禧和慈安有着很大的分歧。慈安很是喜欢阿鲁特氏。阿鲁特氏虽然相貌并不出众,但是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很是知书达理,而且,阿鲁特氏也很得同治的喜欢。

而慈禧对漂亮的富察氏青睐有加,希望同治能够立富察氏为后,可能是因为慈禧把控朝政多年,为人又比较霸道,同治虽然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可二人的关系却并不亲近。可能也是因为有这一方面的原因。

同治最终选了自己喜欢的阿鲁特氏作为皇后,富察氏则被册立为慧妃。婚后,同治与阿鲁特氏感情非常好,二人举案齐眉,同治有空便和阿鲁特氏在一起。冷落了富察氏。同治这样的做法让慈禧很不满,她认为同治这是在变相地跟自己作对。

在后宫生活多年的慈禧便用尽手段为难皇后,甚至在同治与阿鲁特氏之间横加干涉,强制阻止二人见面。这让同治心里很是不满。

当然,慈禧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同治多与富察氏亲近,然而,令慈禧没想到的是,同治竟然索性就二人都不见了,每天都是在自己的宫殿内就寝。

如果只是婚后不如意也就罢了,毕竟身为皇帝,爱情这东西太奢侈了,和江山社稷比起来,不值一提。但江山也不是自己的江山,这着实让同治很难以接受。

17岁亲政的同治,还幻想可以乾纲独断,但他想多了,上有慈禧掌权,下有奕䜣以及效忠慈禧的满汉大臣,国势日衰,同治发现他基本上就是个傀儡。下达的政令必须由慈禧决定,这样的皇帝着实无趣。

放纵的私生活

朝政上同治基本被架空,偏偏还不能跟自己喜欢的女子相处,时间一长,同治帝郁郁寡欢,整天都是无精打采的。身边伺候的太监见状便跟同治提议出宫“散心”

在身边太监的带领下,同治开始流连民间的烟花柳巷之地,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长此以往,同治的身体开始吃不消,再加上没有防御措施,同治便染上了梅毒。

同治十三年十月的一天,宫内忽然传出同治得了天花的消息,要知道,在那个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时代,天花这种传染病可是致命的。因此,同治因罹患天花送命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然而,事情却并不像表面上这样简单,据为同治诊治的太医李德立透露:同治实际上是得了梅毒不治身亡的。这种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国外的医学团体曾经对同治的病历进行了分析,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同治在去世的四年前就已经染上了梅毒

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才英年早逝。就连李德立的后代也认为同治是死于梅毒。更有传言说:其实同治就是死于梅毒,而且李德立也做出了相关的诊断,慈溪知道后,强迫李德立对外宣称同治是患上了天花。

在同治去世后,慈禧又坚持让李德立对外宣称同治是死于天花,而不是梅毒。慈禧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理由的,毕竟,作为一国之君染上脏病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而且,究其原因,慈禧也有着脱不了的干系。

要不是因为她对权力的渴望,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迫同治、架空同治,同治也不会郁郁寡欢,陷入欲望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最终年仅19岁就因为不光彩的病而英年早逝

19岁驾崩,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虽然同治在位时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但是在他执政的两年,也确实是稳住了国家动荡的局面,也想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挽救江河日下的国家。

奈何天不假年,上有慈禧这样贪恋权势、控制欲又强的母亲,导致其整天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也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就连与自己喜欢的人相处都成了一种奢望,难怪他会流连烟花之地寻欢作乐了。

可能当时的同治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排解心中的无奈与愤懑长此以往,不幸患上脏病,再加上原本就心情郁结,这才不治身亡,由此看来,慈禧才是导致同治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

然而即便同治不是死于天花或者梅毒,在那个大争之世,满清江河日下,屡被西方侵略,逼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情况下,不想当亡国之君的他,必然要在内忧外患下,屡被掣肘下,郁郁寡欢,大概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