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一样自由44:埃及之“马特鲁”

 方蕾Flora画画 2024-05-15 发布于辽宁

疯一样自由42: 埃及之“开罗”

疯一样自由43:埃及之“锡瓦”

锡瓦往马特鲁的路上,两旁都是沙漠,几乎没有手机信号。进入马特鲁市区,开始看见市场门店,仍觉萧条。下了大巴再打车,往酒店方向,忽一转弯,就看见了海。我看过很多海,仍是觉得惊艳,和小伙伴一起惊呼起来。

马特鲁西临利比亚,细腻海滩和青绿海水 ,有埃及临地中海一侧最美丽的海滨浴场。这里看到的就是地中海了。

从阳台看出去,是这样的景色。这个三室一厅的海景公寓,价格十分便宜不到一百元人民币。

只是到了下午发现,也没有热水,热水器坏了,来人修了好久也没修好,那时候我们都累了,就休息了,这是第三天没有热水洗澡了。

马特鲁有几个有名的海滩,景色最美,彼此离得有点远,这不适合我之前那种公共交通慢游,来的都是包车,把精华海景走一遍,几个小时结束观光,主要就是Ageeba Beach, Sea eye, Cleopatra Beach。
海滩都很美,此时温度还不高,还不到旅游旺季,只有少数不怕冷的跃入水中,乘风破浪。等到七八月,度假的人多了,这里就热闹了。
海边风很大,穿一件衬衫,给我冻够呛,海风吹乱了我行间距很宽的秀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团队的特级摄影师女孩,还是给我拍出了人生照片。







著名的马特鲁之眼



海很美,是独特的“马特鲁蓝”,有文采的可以用很多形容词,没有什么词汇量的,但有生活经验,直接把这叫倒入了“洁厕灵“,别说,也挺形象。
小伙伴住了一夜,早起去亚历山大,他们赶行程,到亚历山大住一夜再去开罗,从开罗转飞机去阿斯旺。我实在起床费劲,决定自己留下,在马特鲁再休整一天,直接到开罗和他们汇合。
我当时是想最后去亚历山大,等他们都回国了,我再去,谁知道最后却将亚历山大放弃,这是后话。
(网图路线)

慢吞吞起床,看着这空荡荡的三室一厅啊,这孤独的富婆生活啊…我煮了一碗方便面,在群里关注小伙伴的动向。

房子太大,我走来走去,也不指望来修热水器。简单把行李搂一起,搬到隔壁酒店,海边一溜儿都是酒店公寓,不用预定就有房。咱也不要求多高档,有热水就行。
洗澡再洗衣服,看看海。步行去市中心,路过比较大的超市,东西如传说中的便宜。薯片大袋一块多钱,鲜榨纯橙汁,850毫升,不到四块人民币。我什么都想买,可是路上拎着又不方便,什么都想尝,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橙汁榨完了,售货员示意我别着急,只见她拿着一只电笔捅了捅机器,没啥反应,她小心翼翼把瓶子拿出来递给我。看来是机器故障,漏电了。 



走在街上,我意识到我们真是幸运,天气说变就变了,沙尘来了,如果来晚一天,就看不到漂亮的蓝了。往远处看,天边都黄了,慢慢地,海也不透亮了。

路上遇到的本地人非常热情,孩子也都外向,就像家里来了客人,极其自然地打招呼,不愧是旅游城市。几个青年女性迎面走来,带着头纱,但是露着脸庞,会主动地非常友善地问好,大大方方地。

之前来过的朋友,说这边街上有本地人尾随要钱。一般打招呼我都简单回应,有些无聊的年轻人,在海边聚集游荡,远远地喊:Hello,lady。这种我就不回头,不看,就像没听见一样,他们也不会走过来纠缠。

有些男孩喜欢找外国人合影,这一路我也合过影,甚至录过几秒视频,都是没办法的事,对于i人,只想快速离开。





这家冰激凌店,有几十年的历史。三十埃镑满满一小碗,好吃不腻,口感丰富。店主也不说话,也不推销,默默地挖,很实在,每次挖很大的一勺,我最喜欢这种店主。



我决定要吃一顿大餐。去网友推荐的海鲜店,十二点开门,我去的时候店主还在打扫。等到点菜的时候,就在外面摊位上直接选、直接上秤再说明口味做法,我就拿网上的图照着点了。



正在点菜,有两个女孩过来要钱,手指作出数钱那个手势,看着确实不招人喜欢。我包里有清凉油,就给她们两个,她俩不知道这是啥,有个本地大人认识清理油,用阿拉伯语给他们解释后,俩人很高兴,嘀咕几句就离开了。

转眼又回来了,这次带了一个更大的女孩,比划着,意思是她的朋友说也想要一个。没等我回复,鱼店老板一把抓起摊位上的碎冰块,朝她们扔过去,女孩们飞快跑走,老板还追了几步。我赶紧点完菜进屋里等着了。

这些要钱的女孩,年龄都不大,个子也不高。奇怪的是面容举止,早早地有了妇人模样,看见钱物的喜悦,被拒时的哀怨愤怒,已完全不属于孩子,是生活,早早把性情压变了形。

 
饭店里算我共三桌客人,都是中国人。那两桌都有当地人陪同,一桌好像是来打工的,有酒有菜,但人人面色凝重。另一桌是旅游的情侣,带着地陪,应该不差钱,满桌子菜,但是也不怎么交流。只有我是一个人,想过去跟人拼桌多吃几样,观察一会儿,都是没有什么热情的人,别自找没趣了,自己吃自己的吧。 

想起我们团队吃饭总是欢声笑语的,拍照之后,热烈讨论每一道食物的味道,每个人的盘子我都扒拉一遍。小浩哥嘴上常说:没味儿。随即扯开中国小咸菜,洒在饭菜里。

我点的虾蟹,都属于埃及口味,我不怎么喜欢。配的饼和小菜还算好吃。来马特鲁,不吃点海鲜会遗憾,吃完也不惦记了。

休整一天,我收拾行李早早躺下。过马路就是海,从阳台看过去,夜色朦胧,海也睡了。马特鲁其实适合躺平几天,虽然没有什么海上娱乐,就看看海也行,吹吹风发发呆也好,消费真是低,就是街面有点萧条。等天气暖了,能好一点吧。

睡前自己订闹钟,之前都是小室友喊我起床,没有队友的日子,一切都要自己操办。白天我在酒店门口,有个司机过来问我包不包车,我说已经去海边看过了,明天早上去大巴站,问他去不去。他答应了,还加了微信。说是之前乘客帮他下载注册的微信。

次日清晨,我微信联系他,没回复。我拎行李出了酒店,正巧看见一辆出租过来,我有些脸盲,也分不清是不是约好的司机,上了车,确认去大巴站,司机也没说什么,就开车了。

天气仍是灰蒙蒙,沙尘一时不会散。我到大巴站买了票,怕坐错车,跟乘客和司机确认两次,一个小哥特意先帮我找到座位,16号座位。


五个小时后到了开罗,要打车去跟小伙伴到约好的地方汇合。开罗温度太高了,热浪扑面而来,脑袋晕乎乎的。我在路边阴凉地里找打车软件。这时候,车上的那个热心小哥走过来了,他的行李挺多的,都堆在座椅旁边。
他问我是不是自己一个人,要去哪里。我说我要打车。这个热心人开始在他自己的手机上搜索,其实他也不是本地人。我说我已经用滴滴叫车了。他说indrive软件便宜。聊了一会儿,得知他来自也门。他说也门很好,很值得去看看。我嘴上谢谢,心里呵呵。也门我是真不敢去啊。
软件页面显示司机到了,但是我们看不到彼此,定位不精确,地形不熟悉。我把手机给小哥,他们用阿拉伯语交流了好久,司机还是不知道我们在哪里。路上的清洁工也走过来,跟小哥说了一些什么,大概是告诉他位置。都是热心人。
我都准备放弃了,没想到车子来了。
这就是车牌号6846。阿拉伯的数字真的不好识别啊。给大家看看咋回事。
(图片来自“花儿与少年”第五季沙特之旅)

临分别,也门小哥还给我一个面包。他的行李很多,不知道是旅行还是探亲,或者逃离。 祝他接下来的日子有好运吧!

跟小伙伴汇合后,小马哥请我们吃了中餐,特别好吃,好吃到什么程度呢?我一张照片都没来得及拍,就闷头一顿狂炫。

吃完出发去机场,机场的安检员也有跟中国人要小费的毛病,看见中国护照就嘟囔:小费,小费…过来人的经验是别让他们碰行李,搬一下就要钱。

四人小团队飞往阿斯旺,开始南线神庙古迹之旅。

下一站:阿斯旺

疯一样自由 35: 斯里兰卡

疯一样自由24:土耳其

创意漫画:揣着一颗“花心”,走过这花花世界………

创意漫画:酸酸甜甜的夏天

创意漫画:从来没有人这样背诗词 (九)

创意漫画诗词:花生米的千古绝唱

漫画:今年头一次因为疫情没去旅游

创意漫画:天气很好,水果很皮…

创意漫画:没有一片叶子是不完美的…

漫画:我的理想生活很简单

创意漫画:出去走走,看见许多风景…

漫画:这一天天的


网图路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