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独处时干了什么,往往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吴小凡 2024-05-15 发布于江苏

世间之事纷纷扰扰,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时常感到非常疲惫,却又不知如何前行。

当一个人陷入迷茫而又碌碌无为的怪圈时,不放试着让自己静下来,独处一阵子。

独处和孤独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

独处更像是一种自我沉淀,是让我们与自身建立更为深入的联系,与自己和谐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自己能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宁静,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净化;让自己从一片繁忙中解脱出来,用心审视自己,深思自己需要前行的道路。

1

在独处时沉淀自己

周国平曾说:“独处是一种能力,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他的人生才有质量和力度。”

之前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猫咪后院之家》,十分治愈。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位小说家,但他的创作却一度遇到了巨大的瓶颈。

在其他人青云直上的时候,他却卡在了原地,被人们视作是创作枯竭了。

当时的他虽然有编辑的帮助,但实质性的创作进展却寥寥无几。

直到他离开了原来的城市,追求独处的生活,才渐渐找回了自己生活的方向,重回到曾经的创作水平,甚至还更上一层楼。

独处让他找回自己的理智,也让他重回巅峰,真正找回了自己的世界。

所以说,人生,是需要独处的。

独处是心灵的回归,它会让自己自在,不必刻意在意别人的感受,不必反复揣摩别人的心思,不必隐藏自己的情绪。

这个喧嚣的世界中,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能够适时地退却,在喧嚣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当你学会在独处中反思自己,看清自己,完成一系列的内省过程,最终你会完成蜕变,如蝶般重生。

2

在独处时救赎自己

网上有句话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和明亮。”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一段或多或少的痛苦阶段,这段时光别人无法理解,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才能走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救赎。自我救赎的方法有很多,独处便是其中之一。

美国精神分析家安东尼·斯托尔,在著作《孤独:自我的回归》中写道:

“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这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现实社会的节奏太过于浮躁,忙忙碌碌的生活让人充满了焦虑。但比起焦虑更加让人绝望的是,我们大多都没有办法跳出这个圈子。

成年人的世界,大多都是负重前行。精神太过于疲惫的时候,就要学会在短暂的独处中放空自己,抛弃一切负担和琐事。

享受哪怕只有几分钟的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来给身体充电,来让灵魂得到喘息,然后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继续奋斗。

人生之路跌宕起伏,当你身处困境之时,不妨给自己一段时间去安静地独处,去审视自己的内心。

与其在人群中强颜欢笑,不如在独处中学会自愈在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里,安放好自己,感受那份自在和轻松。

3

在独处突破自己

一个人逆袭的秘诀,往往在于独处的时候干了什么。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追逐人潮,渴望在人群中寻找依靠。到了后来才慢慢明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真正的成长,是在自己的空间里完成自我的蜕变和提升。

罗曼·罗兰曾说:“在连绵不断的行动和感情的急流里,你们应该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离开人群,单独幽居,以便认清自己的力量的弱点,深入思考,然后像安泰那样,重新接触大地。”

著名画家梵高,一生充满坎坷,时常与孤独为伴。许多外人都不能理解他,称他是一个疯子。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他做过的最疯狂的事情,就是割下了自己的右耳。

然而,他却在这种不被世人不认可,不被朋友、爱人接纳的孤寂中,找到了艺术的真谛,并将艺术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他在孤独中在孤独中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艺术史上的辉煌。他的一生注定孤独,但也闪耀着非凡的光芒。

所以说,越是厉害的人,越是懂得在独处中打磨自己、完善自己。

人身上最独特的品质就是,孤独且自律,因为这才是培养一个强者最好的办法。

往后余生,要学会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暗自成长,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悄然发力,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愈发优秀,从而实现人生的逆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