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秀明明是仗义的拼命三郎,金圣叹为何连续几次感慨:我恶其人?

 贡子曰 2024-05-15 发布于吉林

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全仗一条杆棒,只凭两个拳头。掀天声价满皇州,拚命三郎石秀。

在施耐庵的笔下,石秀是一个仗义的人。他一出场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刽子手杨雄刚在刑场上执行完任务,按照风俗,人们给他的身上披上了不少的花红礼物。这样混混们羡慕不已,于是他们借着敬酒的机会来找杨雄借钱。虽然说是借,不过想都不用想,他们是不会还的。

杨雄知道他们的品性,坚决不借,混混们见软的不行,就开始硬抢。事出突然,加上人多势众,杨雄此时落了下风。

围观的群众,只负责声讨和看热闹,没有一个人愿意挺身而出帮助杨雄解围。

就在杨雄窘迫之时,流落蓟州卖柴的石秀站了出来。石秀身手利索,转眼间就打倒了不少的混混,抽开身的杨雄终于雄起了一把,他追着抢他东西的张保不放,逐渐走远。

而石秀并没有停手,而是继续教训那群欺负人的混混们。

一直围观的戴宗和杨林看到石秀的行为不禁感慨道:

端的是好汉。真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自此,石秀完成了他的首秀,也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拼命三郎形象。

正是有了这个刻板印象,我们在读《水浒传》的时候,都喜欢把他想象成一个绝对的正面形象,而忽略了他身上的一些不足。

其实,石秀并不是一个完人,他也有狭隘的一面,金圣叹在评价石秀时曾多次说:“石秀可畏,我恶其人!”。

石秀这个人做了什么事让人觉得可畏可怕呢?

石秀可畏,在于做事精细。

石秀的精细在《水浒传》中绝对可以排在第一位。

石秀与杨雄的岳父潘公合伙杀猪,因为杨雄家里要做法事,所以暂停了杀猪的买卖,外出的石秀看到店铺关了门,刀具也收了起来,他就以为对方心里起了怀疑,于是就收拾好行李,细细地写明了账目要辞行。

多亏潘公阻止了他,说明了情况这才打消了石秀的疑虑。

日后,他向杨雄举报潘巧云通奸,被潘巧云倒打一耙。杨雄让人拆了肉案柜子,石秀看在眼里,知道杨雄肯定被蒙骗了,然后收拾行李、交出账目就离开了。

这都没什么,石秀精细的可怕之处体现在杀死裴如海一事上。

石秀从报信的头陀那里得知了裴如海通奸的秘密后,换上了头陀的衣服,随后杀死了头陀。然后敲起木鱼,在裴如海出来后,用刀逼住裴如海,将裴如海剥光后,又杀死了裴如海。

这时候细节来了:

却把刀来放在头陀身边。将了两个衣服卷做一捆包了,再回客店里,轻轻地开了门进去,悄悄地关上了,自去睡,不在话下。

把刀留在头陀身边的目的很明显,裴如海死时被石秀捅了三四刀,而头陀是被他用刀勒颈而死,他想引导被人认为裴如海是头陀所杀,头陀最终畏罪自杀。

果不其然,知县最终判定的结果和石秀的预设一模一样,这种精细,怎么不令人害怕?

石秀可畏,在于睚眦必报。

他杀死裴如海,剥下衣服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向杨雄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所说的话是对的,

你杨雄不相信?那裴如海为何死在你家后院?

所以在杨雄找到石秀后,石秀的第一句话就是:哥哥,兄弟不说谎么?

杨雄理亏,只好不断赔礼道歉,说自己酒后失言,耳根子又软,今天特意来负荆请罪。

石秀看杨雄说了半天也说不上重点。于是石秀开始引导杨雄:我有个好的东西给哥哥看一看。

他拿出了裴如海和头陀的衣服,自豪地对杨雄说:“尽剥在此”。

杨雄看了衣服,立刻就心头火起,“兄弟休怪,我今夜碎割了这贱人,出这口恶气!”

经过一阵交流,杨雄终于说到了点子上。潘巧云如此诬陷他,他可受不了。得罪了石秀了,那就等着报复吧。

都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石秀可不是什么君子,他心里是没有什么“忠恕之道”的,得罪了他的人,那就得承受他的报复。

这一点上,他与行者武松是一样的,有仇必复,说难听点就是睚眦必报。

石秀可恶,在于做事狠毒。

对于杨雄,他已经看透了,他知道杨雄所说的碎割了贱人,不过是气话,这位大哥刀子嘴、豆腐心,容易心软做不成大事。

所以尽管杨雄许诺了,但是石秀并没有当真,而是笑着说“你又来了”,言外之意,当初杨雄就是这么答应石秀的,要去捉奸,结果被三言两语就瞒了过去。

石秀说你是公门中人,懂法律,捉奸也没捉双,没有证据,怎么能杀得了她呢?

杨雄没了主意只能请教石秀,那该怎么办呢?

石秀早就在心中谋划好了,他让杨雄将潘巧云和迎儿以烧香的名义带到翠屏山上,然后慢慢拷问,到时候搞清楚了事情,然后再一纸休书将对方休了就可以了。

石秀说得貌似很有道理,但是这不过是忽悠杨雄的措辞罢了。他怕直接说带到翠屏山上杀死潘巧云,杨雄不肯,于是拿出了休妻的解决方案。

到了翠屏山,潘巧云不肯透露自己的奸情。石秀嗖地抽出腰刀递给杨雄,让他逼问丫鬟迎儿。迎儿在杨雄的恐吓下将事情和盘托出。

迎儿说了,这件事情基本上就可以定性了。石秀不依不饶,让杨雄再逼问潘巧云。潘巧云见事情败露,连忙求饶:“我的不是了!你看我旧日夫妻之面,饶恕了我这一遍!”

石秀并不等杨雄回答,而是对杨雄说:哥哥,含糊不得!

在杨雄的逼迫下,潘巧云原原本本地把事情从头到尾又细说了一遍。

石秀在一旁不忘问上一句:“你却怎地对哥哥倒说我来调戏你?”

潘巧云也如实说了,听到自己的冤屈完全被洗白,潘巧云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于是石秀对杨雄说:“今日三面说得明白了,任从哥哥心下如何措置。”

一个男人被戴了绿帽子,并且还被当着兄弟的面描述了整个经过。这样的时期即便是忍着神龟也不能忍啊。杨雄此时早就怒火中烧了,让杨雄处置潘巧云,哪还能有潘巧云的好呢?

于是,潘巧云和迎儿双双死在了翠屏山上。

石秀终于达到了他的目的。

石秀可恶,在于坑害朋友。

很多人都说石秀是为了杨雄好,怕杨雄走上武大郎的老路。实际上不然,这个时候裴如海已经死了,潘巧云只能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她不会有毒死丈夫的心思。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潘巧云不贤惠,做出了出轨之事,那么也不至于杀了对方,毕竟杀人是要偿命的。一纸休书休了对方即可。

这样,杨雄即摆脱了潘巧云,又不至于亡命江湖。他还能在蓟州继续做他的监狱长。

而石秀把这波节奏无疑带歪了,杨雄杀了人,丢了官,只能去做强盗。

有这样一个不怕事大的“兄弟”,你不觉得糟心么?

所以,这石秀看似仗义,实则是一个令人惧怕的狠角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