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把荆芥穗,就能消除多发性脂肪瘤,而我只想对那些让患者做手术的人

 观世音06 2024-05-15 发布于天津
一把荆芥穗,就能消除多发性脂肪瘤,而我只想对那些让患者做手术的人说:披着人皮不干人事,与畜牲无异!
 
去年年底,大学同学新提了辆100多万的车,发了个朋友圈,底下全是点赞、拍马奉承的。
 
没一会儿,就有人拉了个群,我被拉进去的时候他们正在讨论如何“精湛”医术。再看看群名写着“大医精诚”四个字,我心里不无嘲讽。
 
那些自封的“仁医”,明目张胆的讨论着提升业绩的方法。
 
“让患者多做检查、能做手术就手术”“能一直吃药就别一下子治好”“能开贵点的药就别开中草药,因为汤药提成太低了.......”
 
诸如此类的话,看得我心里直犯恶心。
 
虽然如今的世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也有很多人瞧不起我,觉得我没本事,但我还是无法违背本心,昧着良心赚患者的血汗钱!
 
而且我小时候,父亲常常把我举过头顶向上看,却没教过我向权势低头,做金钱的奴隶!
 
就拿脂肪瘤来说,在西医眼里,这是身体多出来的东西,切掉就好了。
 
但他们却从来不去想,人体好端端为什么会长这些东西?他们也不会告诉你,手术切除后的终点是什么?
 
对医者而言,就是不断的利益,对患者而言,就是不断的花钱、不断地受苦受罪、不断的增长,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就拿我之前遇见的一位患者来讲吧,腰上、胳膊上出现疙瘩已经5年时间,刚开始只有杏仁大小,不痛也不痒的,患者也没太在意。
 
后来瘤子不断增大,患者去检查后被诊断为脂肪瘤,医生建议他直接手术切除。
 
没想到刚做完不到3个月,刀口旁边就又出现了樱桃大小的包块,内服西药、外用药膏3个月后,肿块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还稍有增大,自此就踏上了求医问药的路。至今身上少说也得有20多处脂肪瘤。
 
看诊后,我发现他舌质淡,舌苔发灰有裂纹,脉数。
 
又看患者面色微黄,平时喜食荤味,伴有小便短清、大便秘结等问题。
 
辩证后,开出方子:苍耳子、荆芥穗、白芍、川断、杜仲、黄芪、红花、刺蒺藜、炒神曲、鸡内金、大黄。
 
结果,用药一周后,患者食欲开始增加,感觉肿块部位微微发热。服药一个月后,疙瘩明显变软。
 
既然方子见效,效不更方,再用两个月后,患者诸症皆平,大小便恢复正常,小一点儿的肿块基本消失,大包块也已经瘪掉,身体没有其他不适。后用月余巩固疗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患者平时喜食荤味,时间长了伤及太阴,导致脾不健、肺不宣。
 
首先,脂肪瘤发生在皮肤和肌肉表层之间,而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一旦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肌肉和皮肤失去了气血的滋养。久而久之,局部气血不畅,气血凝滞出现肉瘤,这个肉瘤,就是脂肪瘤。
 
所以,脂肪瘤我们重点就在于加快局部的脂肪代谢和消耗。而脂肪,在中医之中可以归结于痰的范畴。
 
痰湿的出现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脾虚,脾胃无法有效运化体内的湿气,导致湿气集聚成痰,痰集聚久了形成了脂肪瘤。
 
所以,此类病症,首先就是要健脾化痰。
 
其次,宣肺也必不可少。因为肺主一身之气,人体缩接受的水谷精微之气,是通过中焦脾胃的运化,然后上传到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也就是说脾胃运化了水谷精微,加上来自下焦的阳气,然后上传到肺,在肺部汇合,变成营卫二气。
 
营卫二气变成身体的守卫,给身体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墙,避免痰湿风邪的侵扰,没有痰湿的阻碍,再加上气机的推动,经络就不会受堵。
 
所以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消积疏导,健脾宣肺,消肿解毒为主。
 
方中重用苍耳子、刺蒺藜,这两味药对于身体就是像是烈日炎炎下的一股狂风暴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肿、解毒、散结,把脂肪瘤赶出体内。
 
荆芥穗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作用,是苍耳子、刺蒺藜的最佳帮手。
 
炒神曲、鸡内金消积健脾,白芍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红花祛湿发表、活血化瘀,肝气舒、脾气健、经络通,没有瘀堵,皮肤和气机之间自然就不会出现矛盾。
 
川断、杜仲养肾,就像是引路人一样引诸药入经。
 
黄芪益气固表,像一个修葺工一样给防护墙加宽加厚,进一步保障密封性。
 
最后用大黄泻下攻积,清走体内的所有垃圾和瘀堵。
 
医生比患者家属更不想看到患者受苦受难,所以我从来不建议患者做手术治疗脂肪瘤!不是对西医的偏见,而是良心的呼唤,让我不忍心看着患者白花冤枉钱,还多受了手术的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