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小桥流水1i79ra 2024-05-16 发布于河北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作为机关干部,公文写作能力是基本功、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一个机关干部只是业务过硬、不会说不会写,尤其是不会写,应该说,他的能力是要打折扣的。怎么搞好公文写作呢?浓缩起来就是三个字:“解”“准”“子”。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第一个字:“解”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1.理解。就是要领会领导的意图。

起草一篇公文,领导有一定的交代,是对上的请示、报告,还是对下的通知、通报,一定要先搞清楚领导意图,不要急于下笔。在接到写作任务的时候,要缠着领导,面谈几分钟。有时候领导很忙,可以先列一个提纲给领导看,领导基本同意了,再按提纲来写,“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就少走很多弯路。

2.了解。就是要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文章量身定做、有针对性。

比如,要担任一家大型国企“改革促发展先行展作为”宣讲团团长,就要把这家企业“从哪里来”讲清楚,就要看这家企业历年年鉴资料,多跟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座谈。到每个地方去宣讲之前,要提前联系对方,把近年的年度工作总结、职代会报告要过来,了解他们工作的亮点和困境,加强宣讲的针对性。大家就会觉得接地气,从内心深处接受。

3.化解。主要是写作压力比较大时,要会借助外力来化解。

一篇大文章,任务重偏偏又时间紧,一个人单独完成压力很大,就要用好同志们的力量。把文章分成几块,分给几个人平行作业,然后合龙。

比如,你和两个笔杆子跟着领导出差,领导上午12:00临时说写一个材料,下午14:00就要用。那三个人必须立即碰头,列一个提纲,然后分工谁负责写哪部分。有的同志可能有短板,打字比较慢,可以找同行的同志,一个人口述一个人打字,打完一段,就发回单位,让在家的同志进行核对,尤其是有些数据,帮忙把关。

这样一篇时间紧、任务重的公文,通过三个人分工,并用好同志们的力量,是有可能搞定的。材料时间紧、任务急,来不及也要来得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叫做讲政治。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第二个字:“准”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1.准备。要想紧张时刻不慌张,功夫要下在平常。

平时要有心,领导讲话认真记,领导调研认真听,平时要养成习惯,把各个部门的材料,在电脑里分门别类建立文件夹。做好了准备,就可以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2.准确。准确是公文的生命,语言表达要准确,不能错误也不能有歧义。

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份文件要提高离休人员的待遇,结果文件拟稿人写成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就发出去了。当时离休人员很少,退休人员一大帮,很多退休人员来找领导询问,要求落实待遇。这个文件最后被收了回来,文件拟稿人受到处理。

3.准则。

一是要遵守流程。凡是领导签发的公文,要做实质性的改动必须征得领导同意。这是个红线,碰都碰不得。二是要选对文种。比如报告和请示,请示是领导必须批复的,必须一事一请,否则领导不好批;报告可以一次报告很多事情,一般是报告情况。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第三个字,“子”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1.定调子。

起草一份公文,要先把调子定下来,目的、主题思想、感情色彩是什么。以批评为主还是以表扬为主,领导先定了调子,笔杆子再来动笔写。

2.搭架子。

调子定下来,主要观点就有了,目标、靶子就树好了。

架子就是文章的框架,分几个方面来写,每一点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比如领导要讲安全,材料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运输安全、劳动安全、设备安全等等,这是常规的搭架子。我们要勇于突破常规,比如单位最近的形势比较平稳,可以以“稳”为基调,从稳中向好、稳中有忧、稳中蕴机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稳中向好”主要讲当前形势好的一面,“稳中有忧”主要讲当前形势严峻的一面,“稳中蕴机”主要讲面临的机遇和机会。

3. 梳辫子。

文章写好一个初稿以后,先电子版朗读一遍,然后打印出来,纸质版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反复斟酌,至少读三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写材料的“三字真经”

当然,无论“三字真经”有多少含金量,最重要的一条,必须付诸实践,亲自写、亲自改;否则,无论多少真经,都对提高笔杆子的写作能力没有什么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