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湖夜话]真诚美好,历久弥香——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吴方领

 黄石新东西 2024-05-16 发布于湖北

真诚美好,历久弥香

——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

吴方领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所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真诚美好,亲切温暖。给许多青年朋友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等方面以指引、启迪、抚慰和激励。虽然已近百年,各方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该书犹如先生当年在北大燕南园隔墙送出的一朵朵小花,穿越时空,历久弥香!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没有居高临下,也没有空洞说教,更不是心灵鸡汤。封封富于哲理,启人心智。有学习方面的《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有生活方面的《谈动》、《谈静》、《谈情与理》、《谈摆脱》;有思想方面的《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在露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有人生方面的《谈人生与我》等。沉浸其中,细细品读,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受益无穷。
朱先生写给青年的第一封信就是《谈读书》。告诫青年人要在课业学习之余,多读些课外书。“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并以美国作家富兰克林、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挤时间读书,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说明青年人读书要及早养成习惯,在做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和乐趣,增强抵抗不良因素的诱惑力。读书要慎加选择,不能赶时髦,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和潮流。多读经典,读原著,读有永恒价值的书,如此“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的治学精神和方法。”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发你的思考。”这封信中最为受用的,还是朱光潜先生在末尾提到的两点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这两点方法,简明扼要,切实可用。书是我们终生的朋友,能开拓视野,提升自我,修身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管什么年龄,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读书学习。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且不说普通人,即便是大学生,除了课堂学习的教材和各种应试的参考资料,课外书读得很少。有人说,现在青年人热衷看电子书,听书,上网学习,纸质书已经“OUT”了。我倒以为读书还是读纸质的好。一则可以随时翻阅查看,二则没有突然跳出的广告打扰分心,三是绿色环保,保护眼睛免于光线刺激;最重要的还是朱光潜先生提到的,便于勤动笔墨,在书中做记号,写感想,发议论。一本好书读完,由薄变厚,捧在手中,沉甸甸的,收获满满!
 先生给青年的每一封信,谈的都是青年人面临的,又难以抉择的重大问题。比如中学生考上大学,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比较纠结。有的图虚荣,贪高求大,崇尚“著名”的牌头;有的以“时尚,好就业,上班舒服,待遇高”为标准,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导致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由于所学专业不是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虽然尽了很大努力,还是多门功课不及格,最后只好转专业,有的干脆退学回去复读。这既是青春的极大浪费,也给青年人心理上留下不良阴影。针对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在《谈升学与选课》这封信中,分析得很具体,建议也很独到。他认为:选学校重要的是要有“诚恳的良师与爱的益友”,教风学风必须优良,不要完全看招牌大不大,响不响。做学问、做事业固然和环境有关,但主要靠自己去努力。选专业考虑社会需要,将来就业,但不能忘却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致力于社会,享受人生的乐趣。信中还强调,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必须打牢根基,先要博大,而后才能精深。“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只能算第二桩大事。人生第一桩大事是生活。”“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当今青年人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工作压力很大。难免产生许多困惑和迷茫,甚至忘却初心和梦想。什么是真正的青年?如何振作精神,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精彩的人生?朱光潜先生在《谈理想的青年》中,给出了四个条件。“头一项是运动选手的体格”“其次是科学家的头脑”“再次是宗教家的热忱”“最后是艺术家的胸襟”。分别从体魄、智慧、情怀、境界指明努力方向。对照四个条件我们反观自身:平时注意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了吗?是不是经常熬夜,上网游戏,郁郁寡欢,导致高血压、颈椎病、神经衰弱等“老年病”早早落到了自己身上?是真爱工作,立志去做一番大事业;还是赶时髦,随大流,一味追求高收入?我们对国家振兴、社会发展有没有责任意识?对弱势群体有没有悲悯情怀?对社会不良风气和行为,能不能“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能否抵制名利诱惑,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做真正的自己?保留独立思考和主见,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志向引领人生,奋斗成就梦想。时代青年就应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敢于超越!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朱光潜先生《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既显长者的热忱和情怀,又具学者的渊博与智慧。名义上是写给青年的,实际上,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有教益。笔者年已花甲,每一次重读该书,总能激发学习的热情,汲取人生的智慧,增强前行的动力,内心充满了鼓舞和力量,感觉回到了青年!这也应验先生“两遍”读书法的妙处。其实,“两遍”只是个虚数,一本好书,如陈年老酒,似良师益友,可谓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就是如此!


吴方领,湖北大冶人,文学爱好者,黄石作家协会会员。

点亮分享+留言+收藏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