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赵一阳《游古榆园》指导教师:邓双月

 中外少年作家网 2024-05-16 发布于浙江


   

游古榆园

民主小学四年级 赵一阳

去古榆园的事,仍旧记忆犹新。
五一假期,我、费腾和张明凯三家的家长带着我们三个一同去了大榆树的古榆园。
在去的路上,我们几个小孩有说有笑的聊着各种话题。有其中考试的成绩、讲恐怖故事、猜谜语、说谚语等。没多久我们就到了期待已久的古榆园,大门十分霸气,整个大门是深红色的,只在门框上有灰白的油漆,门框上有着“古榆园”字样的牌子。
门口旁有两幅古榆园的地图,平面指示图和鸟瞰全景图。往右走,这里的“镇园之宝”千年古榆,它是一棵高25米多,主干周长5米它粗壮挺拔枝繁叶茂,上面长着榆树钱,在它的四周的栏杆上挂满了红色的许愿带带子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它仿佛是一位老者悠然地讲述着家乡的故事。见证着家乡的历史变迁,见证了家乡的繁荣与衰落,也见证了无数英勇的先烈们为家乡付出的努力。不远处有个棕灰色用石头雕刻的古榆神像,像战士一样守卫着大榆树,旁边还有一口井,被称为“圣水井”,传说喝了这井水的人,能防病驱邪。
我们离开古榆树来到一块名叫灵石钻的一块白色的石英岩,上面雕刻着精美的文字。我们又来到中园的文化广场之中,最中间矗立着一座“华表”,不远处有着一个酷似舞台的地方,它名字叫做“紫气东来”,紫气的意思是指:祥瑞之气。指祥瑞降临或圣贤来到,还有一排字,上面写着:弘扬华夏,一代风流。
接着又来到后园的“天增寺”,它可比上个广场热闹多了,有叉车的嗡嗡声和人的说话声。周围有文昌店、祖师殿、财神殿……看上去既华丽又古香古色。听人们说,拜一拜能交好运,所以我就拜了拜,还捐了些零钱。
在那个有叉车的地方是在修路,我们几个小朋友也加入其中。开始我费力的把砖缓缓的搬起来但不知道怎么放下,生怕砸到脚,后来还是周围干活的叔叔告诉我怎么摆放。下午没有太多阳光,但是依旧很热。我带着的已经破烂不堪的手套越来越难受,我把手套摘下,手就灵便多了,可费腾的手速极快,没事人似的还在飞快的搬着砖头,看得我目瞪口呆。
然后我们又去运沙子,我们几个拉着个小车,车上有着两个箩筐,我们来到小土堆旁,我拿着一把铁锹,一下一下的挖着沙土,奶奶在一旁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们这是在为祖国添砖加瓦,这比烧香拜佛实际的多”。拉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箩筐里的土就会洒出,心血全无,虽然累点,但是我们依旧欢声笑语、谈笑风生。
时光飞驰,一转眼一天就过去了,我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五一劳动节,是个永远美好的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