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又到榆钱摇曳时/李明雨(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4-05-16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

李明雨,笔名,雨桐,男,1965年生,中共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二十年多来,先后在《澳洲日报》《歌词》《杨子江诗刊》《阳光》《当代矿工》《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中国煤炭报》《龙煤专刊》等全国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达400多篇(首),约100万字,各类文学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征文大赛30多次。本人创作简介辞条被收入《中外散文诗作家大辞典》一书中。


又到榆钱摇曳时

  /李明雨鹤岗)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新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又因它与“余钱”谐音,过去农村在房前屋后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在里面。

在我们北方,每年的五月上中旬正是榆钱旺盛的时期。当嫩绿的榆钱缀满枝头时,此时北方的夏天已真正融入生活了。榆钱于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在那个连桔子瓣糖都是珍稀物的年代,这份来自于大自然的零食无疑是我们生活中增添了最美的记忆。

那时候,乡村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当榆钱挂满枝头时,我们一群小伙伴便如同放飞的鸟儿一般,欢快地奔向那些榆树。榆树高大而挺拔,我们小小的身躯在树下仰头望着那一簇簇嫩绿,满心欢喜,迫不及待。

我和小伙伴们一个个身手敏捷,如同小猴子般眨眼间便窜上了树顶。坐在粗壮的枝桠上,伸手便能摘到那一串串鲜嫩的榆钱。一把一把又一把,将这美味的春天塞进嘴巴,那清香甘甜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这是乡村孩子独享的特有盛宴,这是属于我们的特别的美味佳肴。我们大快朵颐,吃得快乐,玩得高兴。然而,树枝摇曳间,有时也会不小心摔到树下,扭伤了手脚,但这丝毫影响不了我们来年继续对榆钱的渴望与热情。

“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一把榆钱,让那青涩中的甘甜漾上舌尖,品味人生过往,忆昔岁月悠长。榆钱能做很多食品,如榆钱窝窝、榆钱饼、榆钱饭等,而做榆钱粥,也颇便捷。先把采来翠嫩的榆钱洗净,再把大米和小米煮成粥,临出锅前放入榆钱,稍稍煲一会儿,待榆钱翩然舒展,如花绽放时,便立即盛出。这样的榆钱粥绿、白、黄相间,瞧着悦目,喝着香甜,滑糯滋润,丝丝缕缕的那种温热、甜润的感觉让人觉得即便是一碗粥,也能喝得山高水长,意气洋洋。

岁月静好,素心安然。如今,再次品尝清香的榆钱,哪怕清贫的一饮一啄中,也能吃出地老天荒的况味,这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舌之欲,更多的是对那些逝去时光的怀念,对那份刻骨铭心情怀的追寻。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身边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而榆钱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记忆的闸门,让那些曾经的欢乐与纯真重新涌上心头。

如今的乡村,虽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些古老的榆树依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每到榆钱摇曳的时节,我总会忍不住回到乡村,去寻找那些曾经的欢乐与美好。站在榆树下,看着那一串串嫩绿的榆钱,仿佛又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和小伙伴们在树上嬉戏的场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那份对榆钱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却始终未曾改变。

榆钱的美味不可辜负,而那些与榆钱有关的记忆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偶尔停下脚步,回味一下那曾经的美好,让心灵在榆钱的清香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唯有怀念,才觉得岁月不再漫长。又到榆钱摇曳时,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份久违的纯真与美好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