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美国登月是虚假的?

 余近山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自 1969 年阿波罗 11 号成功实现登月至今,已然过去了 53 年。照常理而言,当下的科技水准相较 50 多年前肯定更为先进了,可为何美国再也没有展开登月尝试呢?

这般疑问极易促使人产生这般念头:莫非美国原本就不具备登月的实力?难道“阿波罗”载人登月真如部分人所质疑的那样,纯粹是一场骗局?提及此处,此问题仿若变成了探讨美国登月究竟有没有成功登上月球。质疑者们也有其质疑的依据。

图片

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博士陈必红指出:
美国登月是虚假的。
尽管有众多人指摘其为假并提出诸多所谓证据,然而这些未必都可靠。但即便这些不靠谱的指责也无法反证登月是真实的。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嫦娥号绕月、日本的月亮女神绕月以及印度的绕月,这三个国家进行绕月时,倘若能够达成电视直播的效果,那肯定是不会错过的。电视直播才是最能“炫耀”的手段,然而当下这三个国家都做不到,都只能通过低速率通信缓慢地传送数据回来。
 
难道 40 年前的美国就已拥有了极其先进的通讯技术?美国那时的通信技术会比现在还强?
 
这绝无可能!所以那个电视直播是虚假的。有个从事电子专业的朋友,他曾上过央视,如果让他负责一个从月球到地球的电视直播任务,他觉得相当困难。神舟号实现直播已很不容易。但神舟号距地球仅 100 公里。而月球距地球 30 万公里,是神舟号到地球距离的 3000 倍,难度实在太大。
 
他的建议是在月球和地球之间设置众多中继卫星进行接力。并且从月球到地球光速需跑 1 秒钟,所以发射回来的信号必定是广播式的,不能是带有来回校验的。否则带宽无法达到 6 兆以上。
 
图片

在嫦娥六号的直播中,副总设计师的一番话恰似投石问路,虽未明确表明,却在观众心里掀起阵阵波澜。“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而历史的真相,总是由时间逐步揭开。”这句话,让屏幕前的观众们思绪万千,是不是连中国航天人都在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对那场半个世纪前的月球漫步提出含蓄的质疑呢?

月球,作为地球最近的地外天体,向来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钟爱对象。而数千年来,人类登陆月球的渴望似乎随着科技进步正逐步变为现实。1969 年 7 月 20 日,对全体美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天,这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并留下人类在月球的首个脚印。他代表美国喊出了影响时代的宣言。

然而,几年后却有人开始质疑登月的真实性,几十年来这种质疑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尤其是因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计划发布的照片,让“月球登月骗局”之说更为喧嚣。从美国官方登月照片的诸多疑点,到所有参与登月的宇航员相继离奇去世,越来越多人认为当初美国的登月计划是其自导自演的巨大骗局。那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美国为何要造假登月事件?又是如何造假并瞒天过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此事的真假。

图片

首先了解美国启动登月计划的背景。上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正值美苏争霸关键时期,双方为展示超强实力展开各种明争暗斗,太空探索成为双方竞争焦点。随着局势变化,苏联渐占上风,在这种紧张竞争环境下,造假并非不可能。有人说是为完成美国总统肯尼迪 1961 年承诺的十年内完成登月计划。其实,“登月骗局”这一阴谋论并非仅中国人质疑,其源头在美国。

1999 年,美国最权威调查公司盖洛普的调查显示,有 10%的美国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2000 年 7 月,俄罗斯科学家亚历山大·哥尔多夫发表《本世纪最大的伪造》否定登月存在,就连美国航天局前工程师比尔·凯恩也出版《我们从未登上月球》一书。到 2013 年的调查显示,37%的美国人不相信人类曾登月。貌似随着时间推移,相信登月的人反而减少。甚至在 2001 年,福克斯广播公司推出纪录片《阴谋论:我们登上月球了吗?》,指出美国宇航局伪造登月事件以赢前苏联。此后,关于美国是否登上太空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美国并未真正登上太空。
 
当时美国登月进行了全球直播,收视率高达 94%,基本那个时代有电视的都观看了,但直播过程中有几分钟信号中断,这给了怀疑者想象空间,美国方面解释是信号传输问题。那有哪些怀疑的证据呢?登月造假者提出诸多证据,而美国宇航局也进行过答疑反驳。

图片

重点如下:
其一,美国国旗看似迎风飘扬,而月球表面基本是真空,不可能有风,这被视为未真正登月的有力证据;美国宇航局解释是因国旗有金属杆支撑,在真空状态下金属杆惯性动作能维持较长时间。

其二,登月照片被指伪造,背景无星星,且照片中影子方向多样,而太阳光下影子应朝一个方向;

其三,登月录像中宇航员跳跃动作高度与地面相似,而月球重力仅地球 1/6,应跳得更高更远;

其四,活动画面中宇航员头盔上有多处光源反射点,而月球附近仅有太阳一处光源,这使登月为摄影棚拍摄的说法更具说服力,美国宇航局称是周围器材反光且月球表面反光度高;

其五,月球白天平均温度达 121 度,胶卷在 66 度会失效,而宇航员手持相机无保护措施,对此美国宇航局称月球上有很多器材可反光。

此外,宇航员因面罩遮挡难以辨认是否是阿姆斯特朗本人,其所持相机拍出的照片与实际情况出入大,且照片中无星星,美国宇航局称是因月球表面反射太强如同地球白天。

还有,登月带回的岩石经分析与地球岩石构成相似,美国宇航局对此未过多解释。对火箭也有质疑,若 1969 年美国运载火箭能将 100 吨宇宙飞船运出地球重力圈,那如今航天飞机却只能约 20 吨,且火箭图纸也找不到。这些证据似乎都指向美国登月照片造假。
 
无数人猜测是美国技术达不到、照片无法传回地球,所以只带回月球土壤,为震惊世界而另拍照片应付。美国曾编造飞碟谎言和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那登月是否也是该计划一部分以拖垮前苏联经济呢?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但终有一天真相会大白。

图片

让我们进一步对比中美相关情况,进一步分析:
1)美国宣称其从月球带回了 382 千克月壤,且月壤不含水;而中国则表示从月球带回了仅 1.731 千克月壤,但月壤中含水。

2)美国曾称月球背面永远黑暗,连美国太空总署局长也这么说;然而中国展示刚拍摄的照片显示月球背面如白昼般明亮,与正面有同样时长的昼夜之分,景色令人惊叹。
图片

3)美国表示在计算机运算速度还是 4K 且零件为电子管的年代,就在阿波罗陨石坑成功登陆月球,传回地球的还是 4K 高清照片,通讯先进远超 5G 时代,尼克松总统与航天员地月通话直播毫无卡顿;对此中国表示存疑。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的载人登月计划中或许可附带一个任务,即在月球实地为全球(除信号传输延迟外)进行直播,以查看美国是否真的留下“载人登月”的遗迹。中国已正式宣布将在 2030 年前实现首次登月。“美国载人登月”一事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毕竟时间太过久远。

第一次登月是 1969 年 7 月的阿波罗 11 号,同年 11 月阿波罗 12 号又进行了登月。两年后的 1971 年 1 月阿波罗 14 号以及同年 7 月阿波罗 15 号也进行了登月。最后是 1972 年 4 月的阿波罗 16 号与同年 12 月的阿波罗 17 号。

图片

这便是目前所称的人类历史上仅有的 6 次登月,且集中在短短 4 年时间内,即 1969 至 1972 年,除 1970 年未进行外,其余三年每年两次,几乎半年一次,这样的频率和密度令人惊叹。阿波罗 14 至 17 号,两年内登四次且连续成功。最后一次是 1972 年,即便是当年出生的人如今也已年过半百。

另外引起质疑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科技十分落后,众所周知,宇宙航天工程必然要用到最顶尖的计算机和电子电路。而上世纪 60 至 70 年代的芯片和计算机是什么样的呢?如今我们随便一台智能手机的算力都超过那个年代一个房间那么大的“计算器”。

为何在 CD 光碟机尚未面世的年代能以极高的成功率进行四年六登,而现在说要“重返月球”却屡屡受挫?论技术,现在是半个世纪前的千百倍;论资金,给乌克兰的支援都是几百亿,NASA 一年几十亿不算什么。想想国家间进行战略欺骗并非罕见之事,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也曾欺骗苏联。实际上,美国若要打消质疑很简单,就是以熟练的姿态迅速重新登一次。半个世纪前能轻松做到,现在科技更发达,没理由会更困难。

图片

谁质疑其造假,就应立刻证明给对方看。干净利落地重登一次就能马上打消质疑,拭目以待。阿姆斯特朗曾说“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中国表示此次登月上去顺便看看是否有他的脚印。所以现在说美国载人登月一定造假证据不足,但民间可以质疑,毕竟美国人在政治上进行战略欺骗的情况不少。人们质疑的是美国五六十年前在几年内将活人送上月球又返回,而普遍不质疑非载人登月是可行的,中国拍到美国航天器的登陆遗迹却被其当作载人登月的铁证,不许他人质疑。

美国载人登月之事的真伪可以讨论,那些捂着嘴不让讨论、摆出学术权威姿态的人很可疑。毕竟他们也没亲眼看过登月,登月的资料、图纸,不是说烧了就是丢了。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新闻信息,并无特别之处,为何就坚信一定是真的呢?这里面最大的疑点其实和其他美国吹嘘的技术一样,就是我们的航天力量试图复现载人登月时,发现可靠性极低,可能根本行不通。这本质上是个科学和证据问题。

如果美国登月是一个骗局,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以下影响:

- 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人们可能会开始怀疑政府的其他声明和行动的真实性,这可能会导致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 对科学的信任度下降:美国登月是一个科学成就,如果证明它是假的,人们可能会开始怀疑其他科学成就的真实性,这可能会导致对科学的信任度下降。
- 对美国的国际声誉造成影响:美国登月是一个国际上广为人知的成就,如果证明它是假的,可能会对美国的国际声誉造成影响。
- 对航天技术的发展造成影响:美国登月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里程碑,如果证明它是假的,可能会对航天技术的发展造成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