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傅似锦 || 为我的新书写序:做一个及格的妈妈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5-16 发布于湖南

为我的新书写序:做一个及格的妈妈

作者:傅似锦

2020年,我的社会角色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妈妈。这个身份我没有培训过、没有自学过、没有向人讨教过。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甚至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你想,就可以去做的角色。那时候的我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每次面对这个新身份时,内心都感到无比的心虚,心中毫无任何知识来指导我去完成育儿过程中碰到的每一项任务,我不知道孩子哭的时候是应该遵循母爱的旨意立即抱起来,还是听从老人们的建议:让他哭,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肺部。我不知道该不该和孩子细语呢喃,聊聊我对他的爱意,虽然他听不懂。我不知道要不要多抱抱他,还是要再次听从老人们的建议:孩子要少抱,不然会惯坏的……

后来,在我翻阅了大量的亲子育儿类书籍和学过心理学基础之后,发现老人们的这些建议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还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深深伤害。因为科学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新生婴儿是不会被惯坏的,经常被拥抱和安抚的婴儿哭得更少,更信任他人,也更加独立。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因为人类大脑是唯一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岁前,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这三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是语言,具体说,是父母的语言。所以,请多多和你们孩子聊聊你的爱意吧。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得越健康。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盲目地听从老人们的建议,而是遵循爱的旨意去提升自己、大量学习育儿知识和恶补心理学知识。一直以来想把自己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了能做好一个及格的妈妈,我还特意去报考了中科院心理咨询师的综合考试,并顺利拿到了《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这也算是恶补了一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我了解到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身体激素导致的各种行为模式。如今市面上的亲子育儿类书籍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个人觉得都过于繁杂,作者每提出一个观点,都会有大量的案例或是原理来佐证,当然,书籍做到严谨是每一位作家应该做的,特别是有关心理科学类书籍,毕竟不能误人子弟。但作为一名新晋级的妈妈,我唯一的要求便是如何用,能不能解决我在育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两点才是我迫切需要的。然而,我发现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像清单一样可以照做即可的亲子育儿书籍。于是,我便有了写一本清单式育儿书的想法。我希望父母们能随便翻开一页便能像开飞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做下来,并顺利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把复杂问题,按照步骤分解,手把手地去解决育儿生活中的一个个细碎的实际问题。我希望每一位新手妈妈都能像老司机一样,不需要去了解汽车的任何原理,只需要把从开车门到目的地停车中的每一个步骤练习到熟悉顺手即可。

其实,育儿的过程就是修炼自己的过程,其他都是辅助资料。我们只有把自己修炼好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去引导我们的孩子,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个合格向导。所以父母的能量不要消耗在和孩子的斗争中,也不需要浪费在过度的自我纠结中,而是全部用在自我成长上。每个人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也不要让孩子把精力都用在应付父母上。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地给予更让人幸福。每个孩子到来的时候都是天使,“好坏对错”不过是以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行为,孩子心中是没有这些世俗标准的,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去为了与我们作对或是故意而为之。我们只需要本着善意养育、追随爱的旨意去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即可。

所谓鸡娃不如鸡自己,我一直相信最美的教育一定最简单。要成为一个能引导孩子、把爱传递给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先装满自己的杯子、用爱填满自己的内心。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因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硬要灌输给他的东西,而是他从你身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活法。所以,做妈妈,60分及格足够了,剩下的交给孩子,我相信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一个在菜市场能称出一堆土豆重量的人,不一定会相信有人能称出地球的重量,所以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无限可能的孩子。

作者简介

傅似锦,宝妈一枚。平常喜欢看书和跑步。坚持跑步6年,每年坚持读60本书。相信我们每天做的小事不但会影响自我成长,也会塑造我们的生活样貌,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孩子身上,而是用来提升自我。只有自己活好了,孩子才会想和你在一起,以你为榜样。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