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金色年华554 2024-05-16 发布于江西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红楼梦的真正结局是什么,黛玉和宝钗命运会怎样,其余女子又会遭受怎样的磨难,已经无人知晓。这让许多喜欢红楼梦的读者意难平。

幸好,作者曹雪芹早在书的开头,就用隐晦的判词,介绍了主要人物的命运。

今天山水这篇文章,就为你详细解读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什么是金陵十二钗

在太虚幻境中,存放着金陵省内,最优秀的那些女子的生死簿,她们以十二为一组,按照身份地位,分为上中下三等,编成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和又副册。正册是小姐,副册是妾室,又副册是丫鬟。

副册和又副册,作者只讲了晴雯,袭人和香菱三个人的命运,如果你在其它地方,看到还有尤二姐,紫鹃等人入选,这些纯属是后人猜测。

副册和又副册的判词解读

进入太虚幻境之后,宝玉最先看到的是晴雯的判词。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第一位。也就是说,在作者心中,晴雯在众多丫鬟里面排第一。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晴雯,87版红楼梦剧照

那幅画上,既没有画上人物和山水,不过是用水墨渲染得满纸乌云浊雾。

浑浊的画面,暗示着晴雯所处的环境很不好,非常恶劣,但是晴雯非但没有收敛,反而依旧我行我素,所以她的结局自然不好。

晴雯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难逢,雨过天晴时的明月难以见到。这句暗示了,像晴雯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是极为难得的。彩云易散,绚烂的云朵容易烟消云散,晴雯的雯字就是彩云的意思,这句暗示着晴雯不被浑浊的世道所容,以后会遭遇厄难,早早离世。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心气很高,谁都不服,她的身份却只是个仆人,地位十分卑贱,风流灵巧招人怨,晴雯的模样标致,十分好看,说话伶俐,针线活又好,即便是那些专业人士,都比不上她,然而晴雯率直的性格,难免会得罪人,招到别人的怨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很早离世是因为受到别人的诽谤。由于小人的告状,宝玉的妈妈王夫人就将晴雯赶出大观园,晴雯连气带病,含冤而死,宝玉只好白白的牵挂着她。宝玉为祭奠晴雯离世,写了红楼梦中篇幅最长的诗词《芙蓉女儿》。

接着是袭人判词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袭人,87版红楼梦剧照

袭人在贾府的地位,是远高于晴雯的,袭人是最早和宝玉,发生过超友谊关系的丫鬟,同时她也是王夫人给宝玉内定的小妾,算得上贾府半个主子了。然而在作者心中,袭人反而比不上晴雯,只能排在第二。

这是因为,袭人对宝玉的爱,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心,她拼尽所有,就是为了能打败其他丫鬟,上位成功。晴雯就不同,晴雯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在爱宝玉这件事情上,她足够的坦荡和真诚,几乎付出自己所有。

袭人的结局虽然没有晴雯惨,但也仅仅是好上那么一点点。

图画上有一簇鲜花和一床破席。

鲜花指的是袭人,袭人本姓花,鲜花又代表着袭人的美好品格,破席感叹袭人的遭遇,如此好的姑娘,结局却不好。

袭人渴望能嫁给宝玉,当上贾府姨娘,争荣夸耀,只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随着贾府的衰败,袭人的姨娘梦就此破碎,枉自温柔和顺,白白地浪费了袭人,尽心尽力的温柔和顺一场,空云似桂如兰。也没有必要再说,她美好的品德像桂花如兰草,堪羡 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只是羡慕戏子蒋玉菡,能有福气娶到她,可惜宝玉和她主仆一场,却没有夫妻缘分。

在古代,戏子属于下九流,社会最底层,没办法参加科举,还会受尽别人的歧视。袭人之前很看不起戏子,没有想到,自己最后却做了戏子夫人,真是命运弄人。

又副册讲完,接着就到了副册,也就是妾室们的命运。

妾室中,只讲了香菱的结局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香菱,87版红楼梦剧照

香菱的命非常苦,这辈子就没有享过什么福。

画面上有一株桂花,下面有一个池沼,其中水涸泥下,莲花枯藕败。

一支桂花,象征着薛蟠的老婆,夏金桂,夏金桂非常残暴,容不下人。莲花枯藕败,指的是香菱最后会被夏金桂活活虐待致死。

根并荷花一茎香,直译过来是菱根挨着莲花一脉芳香。实际是在讲,香菱和甄英莲本就是同一人,是甄士隐的女儿,只不过后来被拐子抱走,才改名为香菱。

平生遭际实堪伤,一生的命运实在是太惨,令人悲伤,香菱本来是有钱人家的女儿,按理说,这辈子能嫁个好相公,衣食无忧。谁曾想被拐子抱走后,每天要忍受拐子的打骂,长大后还要被当成货物卖来卖去,后来被薛蟠薛大傻子强行卖走,收做小妾。薛蟠是个喜新厌旧的渣男,玩弄香菱几天后,便没了兴致,继续寻找新欢。

自从两地生枯木,两地就是两个土,加上木,就是桂字,指的是夏金桂。这句诗说的是,薛蟠后来娶了个妻子,叫做夏金桂。

致使香魂归故乡,夏金桂这人,相貌不错,心肠却十分狠毒,闹得薛家鸡犬不宁,香菱就是被她活活折磨致死,灵魂返归天上。

正册解读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翻开的正册第一页,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林黛玉,87版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薛宝钗,87版红楼梦剧照

到今天,黛玉还是宝钗谁更好,很多人会争论不休,其实作者早就给出答案,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在他心中,都是第一。

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有四句诗附在后面: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是个典故,古代有个妇人劝丈夫不要中断学业,要好好读书,求取功名,后来就把停机德引申为那些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女子,这里指薛宝钗。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咏絮才,也是个典故,谢道韫在下雪天吟诗作对,受到了叔叔的表扬,后来就用咏絮才,指女子敏捷的才思,这里是指林黛玉。

翻译过来就是,可叹薛宝钗白有乐羊子妻般的贤德,可怜林黛玉空怀谢道韫的诗才。两人的下场都不好,一个如同玉带被挂在林中,另一个就好似金簪被积雪深埋。

玉带林,倒过来是林黛玉,漂亮的玉带只能挂在枯木枝上,表示林黛玉的才华无人赏识,又暗示着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林黛玉的结局有争议,多数人认为她应该是泪尽而亡,符合还泪的设定,也有人认为黛玉可能是上吊自杀,林中挂,就是自挂东南枝。

金簪雪里埋,金簪指宝钗,虽是金子做,却只能埋在冰冷的大雪里面。预示着,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后,独守空房的悲惨结局。也有人猜测宝钗有可能会嫁给贾雨村。

金陵十二钗排名第二是元春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元春,87版红楼梦剧照

元春的戏份不多,仅仅出场一两回,却能排在这么前面。原因就是元春被选为贵妃,与皇帝是一家,是整个贾府,乃至四大家族背后的顶梁柱。

元春身为贵妃,命运同样不好。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功就是皇宫,香橼代指元春。

元春生活在皇宫里面,被封为贵妃,暗示着她的身份之尊贵。弓箭本来是杀人的武器,预示着皇宫内纷争不断,元春只能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

弓上挂一香橼,暗示元春最后是被弓弦勒死。

元春的红楼梦曲有两句话:“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眼睁睁和荡悠悠,应该就是描写元春被弓弦勒死的惨烈场景。

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前面三句是讲元春的身份辉煌。二十年来辩出了是非,这里应该讲元春从进宫到死亡的时间,榴花开处照宫闱,荣耀的,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映照帝王居住的宫殿,三春争及初春景,三春怎及那初春美景,意思是元春的其余三姐妹, 都比不上元春这位姐姐,只是享尽荣华富贵的元春,竟然在虎兔相交之年毫无预兆的死亡了。元春应该是在后宫的权力斗争中失败,成为了牺牲品,最终惨烈离开这个世界。

金陵十二钗排名第三的,是贾探春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探春庶出,是赵姨娘的女儿,地位不高,但是探春的能力,受到众人的欣赏。

画面上有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放风筝的人应该是贾政和王夫人;大海与大船是在说贾政王夫人做主,把探春远嫁到海外,探春就像个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

才自清明志自高,探春精明能干,也有高远的志向,曾经想拯救贾家于水火之中,可惜她生于末世运偏消,贾家大厦将倾,非探春一女子可以挽回,自己的命运反而越来越糟糕。探春最后远嫁万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在异国他乡,承受着骨肉分离之痛。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只能在清明节流着泪水在江边眺望,梦随春风回到遥远的家乡。

排名第四的是史湘云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史湘云,87版红楼梦剧照

湘云的命运,要结合判词和图画一起理解。

画面上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湘云的名字就藏在里面。

史湘云出生在四大家族的史家,在外人看来,她这样的大小姐贵不可言,可是对于史湘云来说,富贵又何为,生在富贵人家中没有什么用。襁褓之间父母违,说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只能由叔叔婶婶带大,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备受冷落,长大后的境遇没有改善,时常还需要做针线活度日。她过得非常不开心。

展眼吊斜晖,放眼远望,看着夕阳落下,只见湘江水逝,楚天云飞。预示着史湘云的婚后生活,如同夕阳,虽然美好,但是容易逝去,转眼间烟消云散,终究是一场空。

湘云的结局会如何,仍旧有争议,有人说她早死,有人说她会嫁给卫若兰,甚至还有人说湘云会嫁给宝玉,具体怎样,不得而知。

87版红楼梦一狠心,就把湘云卖到了妓院,真是赚足观众的眼泪。

在湘云后面,就是排在第五位的妙玉。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妙玉,87版红楼梦剧照

妙玉的很好理解。

画面上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

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出生在官宦之家,无奈自幼多病,只好皈依佛门。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如同一块美玉。

欲洁未曾洁,云空未必空。想求清白哪能得到清白,说超脱凡尘,又未必能超脱凡尘。妙玉是个尼姑。出家人讲世间都是梦幻泡影,是虚假的幻觉,不能执着,不能贪恋红尘,妙玉的做法恰好与这理念违背。妙玉有洁癖,自视高人一等,刘姥姥碰过的杯子,她都不愿意再碰,妙玉又放不下爱情,她对宝玉一直有着幻想,希望可以和宝玉结成夫妻,往往待宝玉和其余人不同,前面两句是在讲妙玉虽是出家人,但终究还处于梦中,放不下。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可怜金玉般纯洁的人,到头来却陷入污泥之中。这里是在讲,妙玉的结局,非常悲惨,自视甚高,却被强盗掳走,强行玷污,最终悲惨离世。

接着是金陵十二钗的第六位,迎春的命运。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迎春,87版红楼梦剧照

迎春是宝玉的二姐姐,又叫二木头,为人木讷,不喜惹事。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非常佛系,遭遇别人的刁难,她习惯躺平。

然而,躺平非但没有好结果,反而还会迎来十分悲壮的结局。

画面上有一恶狼,它正追扑一美女,作势要吃人,下面有诗说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子和系合起来,就是繁体字的孙,指的是迎春未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指孙绍祖忘恩负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孙绍祖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一朝得志便会无比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这样如花柳一样美貌的富贵家女子,却一年就被孙绍祖摧残折磨而死。孙绍祖以前仰仗贾府的权势,像条听话的旺财。只是等到贾府衰败,他立即露出丑恶的嘴脸,天天家暴迎春,最后竟然把一个青春美少女活活弄死,真是惨无人道。

金陵十二钗的第七位是贾惜春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惜春,87版红楼梦剧照

惜春年龄较小,受到的宠爱和关注都不是很多,所以惜春的性格相对孤僻,不喜与人相处。

惜春的结局,画的很清楚,古庙中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就是出家为尼。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看破了三春的盛景不会久长,惜春看到了元春迎春探春三姐妹的悲惨结局,于是幡然醒悟,决定遁入空门,用黑色尼衣,替换往日漂亮的女儿红妆。可叹惜春,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大小姐,最后只能与青灯古佛为伴。

金陵十二钗的第8位是王熙凤。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王熙凤,87版红楼梦剧照

王熙凤是红楼梦故事中,占比很大的角色,然而她却只能排在第八,主要是王熙凤有些事情做得不太厚道。

只见画面上,有一座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雌凤指的是王熙凤,冰山说的是贾府的势力,别看冰山坚硬不摧,但是只要等到阳光出来之时,冰山就会顷刻间全部倒塌。预示着王熙凤依赖着贾府作威作福的日子,难以持久。

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凤凰偏偏生在衰亡的时代,大家都夸赞她一生的足智多才。王熙凤非常厉害,为人做事八面玲珑,只可惜她出生在末世,贾府即将走向末路的时候,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说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先是一从,贾琏对凤姐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令加两点,说的是冷字,指贾琏逐渐对凤姐失去了兴趣,并且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人和木合起来就是休字,指凤姐最后会被贾琏休妻。休妻后,凤姐就不能待在贾府,只能回到娘家,'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说,凤姐回娘家时痛哭流涕的悲哀场景。

根据脂批所说,王熙凤应该是贾府衰败后,第一个受到牵连的人,最后是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金陵十二钗的第九位就是贾巧姐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巧姐,87版红楼梦

巧姐是王熙凤的女儿,命运很清晰,贾府被抄后,她就不再是大小姐,只能自力更生。

画上的一座荒村野店中,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说的是巧姐以后得做些粗活度日。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权势衰败就不要再提当年富贵,家业凋零也不要讲骨肉至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曾因过去偶然,凤姐接济过一个村妇刘姥姥,到后来贾府被抄家后,巧姐被卖到青楼,非常幸运得到刘姥姥的救助。后来巧姐嫁给了刘姥姥的外孙板儿,性命无忧,过着平静的生活。只是巧姐从衣食无忧的大小姐,沦为了贫困农妇,令人感伤。

金陵十二钗第10位就是李纨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李纨,87版红楼梦剧照

李纨是宝玉的大嫂,在贾府的地位挺高,但是不受婆婆王夫人的喜欢。为了保全自己,李纨只好伪装的非常佛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画面上有一盆茂兰,旁边坐着凤冠霞帔的美人。茂兰、指的是儿子贾兰以后会成就大事业,李纨会母凭子贵,风风光光一把。

桃李春风结子完,桃李在春风中开花结籽又凋残。这里的李和完暗示了李纨的名字,李纨的丈夫早逝,只留下一个儿子,悲惨的遭遇,让李纨的青春如同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结了果实,就已经凋谢了。

到头谁似一盆兰。到头来谁能比得上她那一盆兰,跟图画的意思一样,贾府的后代里面,只有贾兰是最有出息的。

如冰水好空相妒,像冰水那样清洁美好空使人嫉妒。李纨作为寡妇,不但恪守妇德,还能抚养儿子成才,如同冰水那样洁净美好,然而依旧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不过是空使其他人嫉妒罢了。

枉与他人作笑谈。最终让人作为笑柄谈。李纨含辛茹苦把孩子带大。却倒在了黎明来临前,在即将戴凤冠披风袄之时,昏惨惨,黄泉路已近,只留下个诰封的虚名,留给世人做笑谈。

金陵十二钗最后一位就是秦可卿

红楼梦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原来都藏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

秦可卿,87版红楼梦剧照

秦可卿是贾蓉的老婆,是宝玉的侄媳妇。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早去世的,所以她的判词非常好理解。

画上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秦可卿是和公公贾珍发生过超友谊关系后,才上吊自杀的。曹雪芹觉得不太好,就把这部分情节给删掉,但是在87版的红楼梦,中依旧可以看到这部分的剧情。

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虚幻的风月情如同天高海深,不加节制的多情人,相遇就会导致荒淫的事情发生。这里是在暗示着秦可卿和贾珍有私情。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虽然都说不肖子孙全出自荣府,开头造成祸端的却是宁府人。

宁国府居长,族长和祠堂都在宁国府中。贾珍作为贾府的族长,他都乱搞,说明贾府的根已经烂掉,以后贾府的衰败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而且,秦可卿是宝玉的梦中情人,算得上宝玉在男女之事的启蒙老师,正是因为有了秦可卿的存在,才使得宝玉在歪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说,造成祸端的实际是宁国府的人

好啦,这些就是金陵十二钗的结局,你喜欢谁,又觉得谁的结局最可怜呢,欢迎留言,一起来聊一聊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