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神话故事:鲛人泣珠

 易海圣峰 2024-05-16 发布于内蒙古

在中国的民间古老传说中,浩瀚的南海深处隐藏着一种神秘的生物——鲛人。他们拥有与人类相似的身姿,却披着鱼一样的鳞甲,身后还拖着一条如水中精灵般的尾巴。这些鲛人,不仅在水中游弋自如,更掌握了两项令人惊奇的技艺:精湛的织绢之术与泪化珍珠的奇能。

说起鲛人的纺丝织绢,那真是天下一绝。他们手中织出的绢,细腻至极,仿佛蝉翼般的轻薄,光泽亮丽,色彩绚烂,足以让任何见过的人为之倾心。这种绢,被人们尊称为“鲛绡”,成为了最高级的丝织品,流传于世。

图片

更为神奇的是,鲛人的眼泪能够化为珍珠。然而,这些深海中的生灵并不轻易流泪。当他们因思念海中的家园而眼中泛起波澜时,那滴滴泪水就会变成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这是何等的珍贵与奇妙!

想象一下,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鲛人从大海中来到沿岸的人家投宿。若是这户人家备有织机,鲛人便会施展他们的织绢之术,以惊人的速度织出一匹匹精美的绢。三四天的功夫,便可完成一匹,这样的效率让人类织女望尘莫及。住户们拿着这些绢去市集,总能换回一笔不菲的收入。于是,南海之滨的居民们,家家户户都备好了织机,期待着鲛人的光临。

每当鲛人完成织绢,准备返回他们深海的家园时,主人们总会以盘子盛情相送,并说些祝福与珍重的话语。这份深情厚意,常常让鲛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泪水滴落盘中,瞬间化为晶莹的珍珠,作为离别的赠礼,留给这些善良的人们。

图片

这个鲛人泣珠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博物志》。说南海有一种人鱼在水中出玩,住在人家多日,眼见米缸见空,主人将要去卖绡纱,人鱼向主人要一器皿,哭泣的眼泪成为珠子装满一盘子,来赠给主人。 《博物志》中记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这个典故的名字就叫鲛人泣珠。很美的一个故事。 翻译过来就是,南海水中有鲛,在水中生活像鱼一样,从来不放弃纺织的工作,它哭的时候能哭出珍珠来。

清朝的一位学士也曾记载在太祖十三年,洞庭焦郡,一士子过海遇大风,没于浪。数日尸浮于岸,有渔人见其口噙一珠,如鸽卵,华光煜煜,触之则灼痛难忍,以为不祥。俄顷生醒,自云入龙宫与龙女缱绻,突觉水波翻涌,而不知身在何处也⋯。说在洞庭湖上看见了死了的鲛人,渔夫看见看见他口中含着了一个珠子,渔夫本想拿起来。没想到海面波涛汹涌,渔夫坠入了海底。

图片

在古代,人们受限于认知,常常幻想在海下存在着鲛人,鲛人的眼泪可以化为珍珠,各种的怪志杂书就极尽描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