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文三 | 林村印象

 流水船歌 2024-05-16 发布于浙江

            林村印象

林村,属画水镇,是东阳最西端的村落,由于海拔较高,被称为东阳的西藏。这是一处被林海包裹着的世外桃源,树木茂密,故取名林村。

5月12日,我们一群人,冒着大雨,踏上去林村的路。我们从东阳出发,经217省道和大永线,由于下雨,40公里路,我们走了近一个半小时。
自进入永康市中山村后,雨渐渐地小了,也慢慢地进入山路。一路都是往上走的山路,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渐近林村时,山上的毛竹多了起来,风吹竹摇,林声呼啸,春雨把山染得翠绿欲滴。打开车窗,风吹进来,好像含着甜味儿,清鲜的空气十分醒脑,精神就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这里翠竹层叠,山风吹过,竹影摇曳,目力所极,大多是成片的竹海。
成安宁是我在洪塘中学教书时的同事,林村人。那时候,大概是1982年吧,他高中刚刚毕业就来学校代物理课,那时候大家都意气风发,非常投缘,于是就成了好朋友,后来他去了永康当了老板。在来之前,我曾打电话给他,请他做我们的旅游向导,并一起到“三县农庄”吃中饭。于是,他从永康赶回林村来。

我们还没有到农庄的时候,他就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了?先到我家里歇一下,喝点茶。”
“三县农庄”周围,都是青青的翠竹,门前有一口碧波荡漾的池塘,塘边置一块太湖石,上书云“三界驿站”,农庄就地取材,房子是竹子编排起来的,地上铺着碎石,屋顶盖着环保铁皮瓦,大门口两侧分别写着:三县农庄,森野农场。农庄前后青山起伏,景色宜人。

十点半的时候,三路从东阳不同方向来的人齐聚三县农庄。老友相逢,兴奋异常,忙不迭的问候握手甚是快乐,有的还拥抱了起来。在一阵大呼小叫和热烈的气氛之后,就围上桌子落座。

于是,庄主就上菜来:腊肉小笋、鱼炖豆腐、鸡煲……鸡煲特别香,因为鸡农庄自养的。玉米饼涂霉豆腐也是一绝,最受大家欢迎的是烤饼。据老板娘介绍,她是早上才起来发面的,切上自家养的土猪肉,和上干菜。在柔韧的面上,把干菜肉摊得满满的再包裹起来,切成饼干大小的片,放在一个大平底锅里烤。把它盛于竹丝器皿中,一端上来,就满屋弥香,这味是一路飘跟而来的。一吃,更香,连齿缝里都透出香味来,大家交口称赞: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烤饼!吃完一篮后,又要求老板娘做一篮带走。有的当即表示,以后还要带人来专门吃烧饼。

在一阵交杯换盏之后,大家酒足饼饱。于是提出要去林村走一走。沿农庄往林村走约50米,有一块三界碑,其实是一处石岩,高约三米,是永康、义乌、东阳三县的交界地。石碑,分别指着各县方向,有一面红旗在上面迎风飘扬。
这是有意义的地方,一脚踏三县。于是大家排成队伍在这里合影纪念,有人还爬到碑顶去拍照片。碑上书云:到义乌、东阳、永康城里均为35公里。大家提出质疑:真的吗?反正谁也不会去考证,相信便是了。

照过相,继续赶路。从农庄到林村,大约就500米的路程,走路也只需要五分钟。

林村,还保留着很多泥土房子,这对于看惯了钢筋水泥房的我们来说,有着特别的吸引力,这就是40年前,我们小时候住的房子,看着这些房子,就涌起了家乡的情怀,时光仿佛倒流一般,霎时就穿越了40多年的时空,回到了小时候,特别亲切,特别感慨。

林村是依山而建的村子,村中有一条溪流从永康方向流来。修整过的溪岸,非常漂亮,溪旁有仿树栏杆。这几天因为下雨,溪里的水特别大。水流激起浪花,回旋着向下奔去。有水就有了灵气,林村像一艘航船,驶向郁郁葱葱的竹海。
成安宁介绍说:20年前,一场大雨,把林村的很多房子冲毁了。特别是把富有特色的金氏宗祠冲垮了,十分可惜。毁掉的房子重建后,变为砖房了,没有了原来那种古朴的情调了。我们站在金氏宗祠原址上,发思古之悠情,想像着雕梁画栋,古朴的戏台,金氏的来龙去脉……

留下不多的老房子,大多在高处。黄色的泥土房,黛色的瓦片,诉说着村庄走过的沧桑岁月。在青翠毛竹的映衬下,泥房像一团团的火焰,十分耀眼刺目。

村口有一座石拱桥,横卧在小溪之上,古樟树挺拔葱郁。漫步于溪流边的一幢幢古民居,一级级石阶向高处延伸,仿佛是登天的梯子。小狗在弄堂里跑来跑去,雄鸡在自由自在的觅食,还不时的啼鸣声。家门口一些老人在扎着扫帚,有的在编竹篮,有的在做竹椅……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久了,见此情景,就像回到了桃花源,显得宁静和安祥。
翠竹高耸,溪流奔腾,静谧安祥,古朴泥房,构勒了林村大体的轮廓。

                         2024年5月15日

欢迎关注“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