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夏六不宜

 逸君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有了健康的每天日常,才有人生的来日方长。
《黄帝内经》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入夏身体最怕这6件事,平时不注意,容易落下病根。

一定要警惕!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健康平安过夏天。

图片
图|物道 ©

 1 
颈椎最怕吹

《诸病源候论》:“头项有风,在于筋之间。

因卧而气血虚者,值风发动,故失枕。”

入夏天气炎热,空调或风扇,经常开一个晚上。

遇到冷风刺激,颈椎受凉后,极易出现落枕。

中医有“热则筋纵,寒则筋挛”之说。

颈部肌肉受到寒冷刺激时,会使小血管收缩,发生痉挛。

以致活动受阻,头部不能转动。

图片
图|物道 ©

空调温度别调太低,保持在26度最适宜

风口不要冲着人吹,实在避免不了,可以加条披肩。

睡觉时要注意保暖,被子也要盖好颈部,以免颈部受凉。

图片

 2 
肠胃最怕寒

《黄帝内经》所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腹鸣飨泄。”

胃肠都是喜温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非常敏感。

寒冷会使胃肠道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消化。

入夏过食生冷,就容易出现胃部绞痛、腹痛腹泻等问题。

如凉菜、冰镇饮料、凉风等都会引起急性肠胃炎。

图片
图|物道 ©

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不宜直接入口,可加热或放至常温再食用。

天气再热,也要少喝冷饮、凉菜,多吃温热的熟食。

隔夜或不新鲜的食材,千万别舍不得扔,警惕食物中毒。

图片
图|物道 ©
 3 
眼睛最怕晒

夏季日照时间长,阳光特别明亮。

做出门准备时,人们会带上防晒霜、水杯、驱蚊液等等。

但往往会漏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 太阳镜。

除了皮肤怕晒,人的眼睛更怕晒。

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各类眼病的发生:

引起晶状体过早变得浑浊、不透明,早早地就出现了白内障。

还会引起黄斑区大量的出血渗出,形成老年黄斑变性。
图片
图|物道 ©

除了紫外线,还有电子产品的蓝光。

尤其是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阳光下刷手机。

容易加重视疲劳,使近视快速进展,还容易导致干眼症等眼部健康问题。

图片
图|物道 ©

 4 
喝水最怕快

夏天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

人体最少一天喝6杯水,约1200毫升。

很多人喜欢大口喝水,一次喝一大杯。

水分迅速稀释血液,会造成血量大幅度增加,进而影响血压。

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图片
图|清可 ©

最好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一次100—200ml。

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如果你感到口渴,说明你的身体已极度缺水。

喝温水能帮助人体散发热量,解暑效果最佳。 

图片
图|物道 ©

 5 
晨练最怕早

夏天昼长夜短,有些老年人睡眠不好,早起是常态。

甚至会在早上六点之前,天刚亮就起来运动,且认为越早锻炼越好。

夏天植物呼吸作用强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早上刚起床,人的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

老人夏季晨练不宜早于6点,冬天则要更晚,要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晨练。
图片
图|物道 ©

早上起床后,先上厕所再喝水,吃好早餐歇一会儿。

等身体准备充分了,再从容地出门晨练,以免出现低血糖。

地点以公园或视野开阔的广场为宜,不要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锻炼。

健身不宜太剧烈,散散步、打打太极,锻炼到微微出汗即可。

图片
图|拟见 ©

 6 
居家最怕湿

夏季来临,气温将越来越高,雨水也越来越多。

人们出汗多、消耗大,容易感受暑湿之邪而患病。

长夏与五脏之中的脾脏相应,脾喜燥恶湿。

若湿邪困脾,则脾气不能正常运化,导致体内水湿停聚。

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水肿等各种症状。

夏季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

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
图片
图|清可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3658期,主编微信gxjc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