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欢喜心”有关的两则医话

 孙郎中 2024-05-16 发布于山西
【一】紧张忙碌的生活,使得很多人的脸上久已不见了笑容。我不否认,如今每个人都会承受或大或小的压力,可天下释解压力的灵丹妙药恰恰就在于常有一颗欢喜心。也就是说,欢喜心是一个治病大法!“喜则升阳”,“心在志为喜”,人一高兴,血脉自然就欢畅了,就会不断迸发新的活力,生命也会变得更加有力量。所以要想健康,就先要有一颗欢喜心!弥勒菩萨有一首偈语云:“大肚能容,容纳世间多少事?笑口常开,笑尽人间古今愁!”遇事能保持和气欢喜,凡事能一笑置之,不仅有益自己身心健康,也是对别人布施一份慈悲、宽厚。谁家日子都是由鸡毛蒜皮的小事组合而成,而最重要的是在杂乱中生欢喜出来!生活就如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清代王士端所言:“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的确,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心境皆由自己决定。心有欢喜,遇万事都面带微笑,那么纵有万般艰辛,也会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快乐不在远方,而是躺在你的心底!常怀欢喜心,那么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常怀欢喜心,就是对身边美好人与事的感知、回馈、知足与珍惜;常怀欢喜心,笑看风云变幻,喜迎日出日落,美哉!俗话说:笑口常开,容颜不老!我们每一次的蹙眉和叹气,都会让岁月在脸上侵蚀一点缝隙。那些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即使历经风雨也从不自怨自艾,而是抓紧每个机会享受生命的美好,显示出来的永远是快乐与欢喜。当我们快乐时,嘴角向上,好运就会开始了!【二】有人说,世上有一种良药,叫欢喜心!我深以为同!那什么是欢喜心?欢喜心乃是佛教用语,可以理解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它是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生的喜悦,这喜悦里,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世界深深的热爱!就我自己理解,所谓“欢喜心”就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所以做的时候内心非常欢喜。好比农人春种,看着小苗茁壮成长,心里就充满了希望,很快乐、很有干劲。再比如我能坚持多年每日更新关于中医的正能量文章,也是把写文章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么写文章也就不是苦事累事了。写作比较麻烦,会累,但累并快乐着,内心是欢喜的!否则,或为名或为利而写作,时间久了,或心生厌恶,或人生乐趣锐减,不利于自身健康与养生。我偶尔有时间时也会读读自己的文章,心中感觉很满足很欢喜,至少我没有在时光中完全迷失。更何况这些文字传播的是关于中医的正信正念,那也算是一件利益他人的小小的善事吧!如此一想,顿时感觉我的努力值得了,内心就很满足,很愉悦!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心主神明,喜入心,喜能宣畅心神。且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和则五脏六腑皆和。欢喜最能养心。心安则身安,不但精神清爽,百病亦可不生。一个人若能日日生出欢喜心,对于命运赐予的一切境遇都能安然面对,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呢?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困住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内心!内心阳光积极,生活就温暖和煦;内心阴郁暗沉,生活就暗淡无光。万事万念,看淡了,就不累了。正如那句话:“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外境容易影响我们的内心,会让我们产生各种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我的观点是,不管外境如何变化,我只努力让内心安和。正如网上有人说:“若以悲苦心观世,事事苦不堪言;若以欢喜心待事,事事皆恰如其分。”心安而不惧,心安则诸境皆安。与其致力于改善外境,不如先提升修养,让内心恬淡,且精神内守。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光景,若想清静无碍,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不问过往。学会了调节,心就不会累,日子也就过得很舒坦!正如一位佛门高僧说的:“纵使过着清贫的生活,只要觉得心安,日日都是花红柳绿。倘若坐拥华厦的巨富,不知回馈社会,福利大众,身陷在贪欲的火宅,怎能听到清脆的鸟语,闻到芬芳的花香?”所以说,人们追求美好的本质,应该是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有钱有势固然好,但拥有欢喜心这味“良药”更重要!愿大家在往后余生,都能学会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翻得过山,趟得过河,受得了苦,寻得到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