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来过我的家

 奎林说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作者:张茂珠

在八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了人民的和平,为了祖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侵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最后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战斗英雄。他们有的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了老山脚下。当年一曲《血染的风采》唱响了祖国大地,唱出了战士的心声,让军人成为那个时代最可敬可爱的人。活着的英雄诸如史光柱、许良等等,其中就有一位我熟知的一等功臣马权斌同志。

马权斌是一个农家子弟,陕西澄城县人。说起他还跟我们家有过一段交情。   

1978年我哥哥参军入伍,服役地就在陕西澄城县某师坦克团。哥哥自从来到部队整整四年时间没有回家探亲过一次,只有一份份珍贵的书信往来信息,这让我们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后来哥哥在部队考上了军校并成了家,我的嫂子在澄城县烟草公司工作。通过信件还了解到我嫂子有一个要好的同事闺蜜,她的爱人就是马权斌,正好在我们景泰县一条山某守备师服役,是一名排长。知道这个信息后我们很高兴,感觉像是又多了一位亲人,盼望着能够早日相见。有一年,马权斌果然来到了芦阳乡寺梁村我家。只见他皮肤黝黑,不善言辞,穿着让人敬慕的军装,显得英勇威武。见到他犹如见到了在陕西部队的哥哥,我们倍感亲切。当时的社会很贫穷,我们家也一样贫寒,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记得母亲擀了一顿长面。交谈中我们才知道时局不稳,越南不断侵犯我国领土,已经在云南边境挑起了战争。马权斌说一条山守备师已经精减,他和部分人员又被移防到陕西潼关某团。过几天他就去报道,听说他们的部队就要开赴云南前线。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彼此的心情都很沉重,不免对越南鬼子产生了消灭和仇恨的感觉。

在马权斌离开我家的几个月中,我们给部队的哥哥写了好几份信都没有回复。为此母亲常常半夜碾转难眠,天天问我们是否收到哥哥的信件;还不断惦记着马权斌的安危;让我们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我军是否打退了越南鬼子?母亲既是忧国又忧子啊!后来我们才知道哥哥的部队当时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投入前线,不过我军打了胜仗,狠狠地教训了越军,很快战争就结束,再没有机会上战场消灭越南鬼子了。

马权斌从甘肃景泰县某守备师调到陕西潼关139师416团后,主动请缨参战,随即跟部队开赴老山前线,通过短暂紧张的适应训练后就投入了战斗。在残酷的战斗中他担任突击队队长,冲锋在前英勇指挥作战,两次负伤后不愿被救护人员抬走,偷偷从担架上溜下去继续坚守在前沿阵地。最后在激战中他的身上和头部多处中弹,下颚骨脱臼,倒在了血泊中。突击队员顾金海头部也负重伤,看到队长马权斌带着重伤指挥战斗,用尽全身力气对抢救人员高喊:“不要管我,先救队长!”说完后壮烈牺牲。马权斌被抬下战场时已经昏迷不醒,但此次战役中他带领的突击队全歼两高地守敌87人,激获大量战利品,取得首战胜利,最后荣立一等战功。

在战斗中马权斌的好多战友都已经牺牲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此以后,马权斌从不以英雄居功。多少年来他在工作岗位上利用节假日奔走全国各地慰问烈军属,并且视烈士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分忧解难,把自己所有的积蓄给他们治病、建房和送终等等。他每年都要去云南,为长眠在老山脚下的战友扫墓,缅怀他们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并肩作战的青春岁月。

马权斌是一位不寻常的英雄,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价值观的新时代楷模,值得大家学习和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