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淫乱宫闱,玩弄权势,这个狠毒的女人被后人夸了1314年

 zhp001007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盛唐,诗酒风流,包罗万象。

有忠言直谏的良臣,有安居乐业的盛景,更有才智双绝的女性。

武则天、文成公主、江采萍,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女子,让后世敬佩不已。

而有一个女子,她才略过人,是罪臣之女,是两朝皇妃,是巾帼宰相。

有人惊叹于她的雄才大略,有人痛批她玩弄权势。

她就是上官婉儿。

图片

公元664年,上官婉儿出生于掖庭。

在她还没出生时,祖父上官仪因请求废后,被武后杀害,她的父亲也被杀害。

母亲郑氏被打入掖庭,生下上官婉儿。

谁也没想到,这个掖庭出生的上官婉儿,日后会权势滔天,惊动半个盛唐。

公元677年,武则天出题考查上官婉儿的才华。

当时上官婉儿年仅十三,文章须臾而成,不仅文采斐然,而且颇有见地。

武则天十分惊喜,将她封为才人,让她以后妃之名,行秘书之职。

自此,上官婉儿开启了她传奇人生。

图片

图片
才情过人,引领文风

上官婉儿通晓文词,明习吏事,经常主持风雅。

一次正月三十,唐中宗率群臣来昆明池。

唐中宗见春光明媚,作了一首诗。

写完后,他命群臣以《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为题作诗。

大臣们纷纷苦想,片刻后,他们将所作的诗交给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在彩楼上翻阅着,她随看随丢,诗歌如雪片一般落下来,最后只剩两首。

一首是沈佺期的,一首是宋之问的,两人并称“沈宋”,水平难分高下。

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最后的评判。

过了片刻,上官婉儿说:“这两首诗单看前面,确实功力相当,但沈佺期的诗词最后一句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一看就是强弩之末,词气已尽;而宋之问的诗词最后一句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则词力健举,余韵悠长,诗句写完了,但是气势还盛,这不就是宋之问高过沈佺期的地方吗?”

听罢,大家拍手称赞。

她能品出诗中的神韵,并以理服人,这诗词功底实在令人惊叹。

图片

除此之外,上官婉儿写诗也十分精彩: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她说,站在这里追忆历史,敞开胸襟望神州大地。

她胸有丘壑,写的诗多恢弘大气,但有一首却格外感人: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秋风吹过,树叶零落,我无比想念万里之外的你。

夜深露重,被衾冰冷,月亮渐渐隐去,天空显得格外空虚寂寞。

真想弹奏一首江南曲啊,然后写一封信寄往蓟北。

信中没有别的事情,只是惆怅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

上官婉儿被困于皇宫,虽享尽荣华富贵,但得不到寻常女子所拥有的真情。

因此,她产生了类似闺怨的情感,写下了此诗。

整首诗感情真挚,克服了初唐诗歌情感贫乏的弊端。

她以诗歌创作、品评诗文等活动引领了一代文风,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

图片

图片
风华绝代,雪肤红梅

《酉阳杂俎》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上官婉儿以梅花掩黥迹,引得当时的女子纷纷效仿。

但她为何受黥刑,书中却没写。

这件事被后世猜得越来越离奇。

其中一个说法是:

公元698年,武则天与男宠张昌宗兄弟吃早餐,上官婉儿也一同坐下吃饭。

突然,武则天扬手,将利刀射于她的额头上。

原来,上官婉儿在吃饭时多看了张昌宗两眼。

武则天醋意横生,想杀了她,但因爱惜其才华,所以施以黥刑,以示惩戒。

事后,上官婉儿用一朵红梅覆于其上。

红梅娇艳,衬得她愈发好看,宫中女子见后惊叹不已,纷纷效仿。

图片

图片
巾帼宰相,称量天下

上官婉儿虽未被任命为宰相,但却有“巾帼宰相”之称。

据《嘉话录》记载:

上官婉儿未出生前,她的母亲郑氏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她梦见一个神人,给了她一杆秤,说:“持此称量天下士。”

梦醒后,郑氏期待着腹中是一个男孩,但没想到生下的却是个女孩。

一天,郑氏抱着上官婉儿说:“你是不是称量天下的人呀?”

上官婉儿听后咿呀咿呀地回应,好像在说:“没错,就是我呀。”

之后,她专秉内政,果然“称量天下士”。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上官婉儿备受重用。

许多诏敕都出自她手,因为这个原因,她被称为“内舍人”、“内相”。

之后,她批阅奏折,参与重大决策。

她的权势更盛,军事策略,生杀大权,大多取决于她。

图片

公元705年,李显的母亲逼武则天退位,李显称帝,史称唐中宗。

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专掌起草诏令,权力达到了巅峰。

许多人想通过与她私通谋取官职。

崔湜就是如此。

他是中书侍郎,与上官婉儿私通后,上官婉儿将他引以为相。

不久,他主持铨选,因受贿卖官被御史李尚隐弹劾,被贬外州司马。

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他进行辩解,最后他官复原职。

公元710年,唐中宗去世,大权落于韦后手上。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但宰相宗楚客、韦温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李隆基得知消息后,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710年,李隆基率禁军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及其党羽。

上官婉儿见情势不妙,率宫人出来迎接,并拿出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希望免除死罪。

但李隆基却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

说罢,便杀了上官婉儿。

图片

巾帼宰相就此香消玉殒,但上官婉儿没有湮于历史长河中。

唐代宰相张说赞道:“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她以出众的才华、宏大的气概、卓绝的智谋,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力量。

虽然,这个女性力量在封建社会中有些微小。

但却留下惊人的一笔,令人叹服折腰。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

她们信念坚定,纵然雾里看花,也不会偏航迷失方向;

她们脚步向前,就算任重道远,也会迎来碧海蓝天。

愿所有女性绽放光彩,向阳而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