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是流涎,肺是鼻涕,肾是唾液,肝是眼泪,心是流汗。五脏好不好,看五液就知道了,五液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泪、汗、涎、涕、唾。 首先第一个是脾,脾对应的五液中就是流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口水,中医认为呢,涎为脾液,涎呢是有脾气所化生的。如果脾气亏虚,不能固摄津液,就会出现不自主的流口水现象。这个时候的口水呢,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脾胃虚寒,口水多而清晰,往往会伴有食少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浠,手脚冰凉等情况。中医调理呢,常温补脾胃的方法,这个时候呢,可以参考一下《香砂六君丸》,另一种呢是脾热内伏,这类人群的口水多而粘稠,往往还会伴有口臭,烦热舌苔黄腻等症状。中医调理呢,常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这时呢可以参考一下《藿香清胃胶囊》。 第二个呢是肺,肺对应的是五液中的鼻涕,因为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也就是说你的肺有毛病了,一般的脾气都比较多,如果寒邪入肺,流出的鼻涕是清晰的,而热邪入肺呢,就会流出黄浊鼻涕,还可能伴有咳嗽、痰热、喘息、发热等症状,对于寒邪入肺呢,可以参考一下《通宣理肺丸》而热邪入肺呢,可以参考《清肺抑火丸》来清肺热。 第三个呢肾,肾对应是唾液,唾液属于口中粘液的津液,具有滋润营养的作用。如果肾气和肾精充足了,津液正常,能够濡养口腔,则口腔津液充足。如果肾精不足了,肾气亏虚了,就会出现口干、津液减少,腰膝酸软,身体乏力等表现。这种情况呢,可以参考一下《六味地黄丸》来滋补肝肾。 第四个呢就是肝,肝对应的是眼泪,我们都知道肝开窍于目,如果肝出了问题,比如说像肝血虚呀,肝阴虚呀,反映在眼睛上就会出现眼睛干涩,视力模糊,迎风流泪等情况,这个时候呢,要补肝养肝了,可以参考一下《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养阴明目。 最后一个呢就是心,心对应的是五液中的汗液,心神主管着汗液,中医认为呢,心主血脉,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如果心血不足了,心神失养了,汗液得不到控制,就容易出汗了。出现了自汗和盗汗的表现。另外呢,心主一身之阳气,心阳是汗液生成动力之源,如果心的阳气不足了,也会导致汗液的异常。这个时候呢,可以参考一下《心宝丸》来补益心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