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中成药祛湿热,六百年前的老方子,绝妙!仅仅二味搞定

 悟佛A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很多人都听过湿气是万病之源的说法,虽然略有夸张,但也并不是在吓唬大家。因为不管什么季节,它都可以无时无刻地虎视眈眈我们的身体,冬季天冷的时候,湿气和寒气纠结一起就会形成寒湿,最伤五脏,春秋天虽然不太冷也不太热,但是风很大,这时候湿气又立即和风邪勾搭上了,形成风湿,最伤关节,到了夏季天热的时候,湿气更是肆无忌惮,因为夏季雨水多,湿度大,更是湿气称王称霸之季,自然不放过和热邪组合成湿热,从皮肤表层到五官,到六腑都不放过。
那今天就针对这个季节的湿热,我们来如何破解。首选看看湿热的感觉,有桑拿过的人,有个体会,不是干热,而是那种潮乎乎的热。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呆着会很难受,首选心脏就会受不了,所以心脏不好的人,绝对不能去桑拿,大家还记得那个扮演过毛主席的那个特型演员-古月,他就是本身心脏不好,在桑拿房发生了意外,时年60,所以湿热又多可怕,湿热会从皮肤开始到内里,都会感到不舒服,慢慢地,脏腑运转肯定失常了。
所以看皮肤,看头发,湿热的人脸上爱出油,头发也油,看着有点脏,特别是年轻人,还爱长痘痘,长痤疮。一般体内有湿气的人,有个特点,很容易腹泻,但湿热和寒湿又不一样了,寒湿腹泻呢是你吃凉的马上肚子疼去拉稀,而且粘马桶比较多。那湿热也是,肚子就不舒服,而且一吃火锅,辣的,煎炸的,油腻的,可能中途,你就很急迫地去上厕所,而且因为有热,排便以后肛周会有灼热感。寒湿腹泻没有这种感觉,它是像水一样,不会很臭。
上面是从大便去判断,因为中医讲究的是二便,所以还要看看小便哈,寒湿体质的人尿量多,次数也多,老想上厕所,尤其是到了晚上,不去个七八次厕所就睡不好觉。尿液白白的,清如水,没什么味道。湿热的人呢正好相反,尿少,还颜色发黄,味道也重,专业术语就叫小便短赤。
再看舌头,寒湿的舌质偏淡,偏白,舌苔也是白白腻腻的。湿热的舌质是红色的,舌苔发黄,发腻。嘴巴里头不清爽,老是黏糊糊的,容易口干口苦,一开口讲话,嘴里的气味很重。
所有的湿邪,都有个特点,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湿邪也是走体下,所以容易有一些妇科问题,比如白带异常,表现为白带多,色黄,粘稠,有异味。以及男科问题,比如阴囊潮湿、阴囊湿疹,而湿热的还容易造成肛周湿疹,容易痔疮,所以经常说十人九痔。但如果湿热再往下走,还会导致痛风、脚癣等等。
内容图片
聊了这么多问题,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今天的这个方子,来自我们著名的朱丹溪,他是谁,有人应该知道,他是中医滋阴派的创始人,不仅如此,而且他是40多岁才开始研习中医,最后到60多岁有所成就,而且他的滋阴降火理论创立后,非常受欢迎,一直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还有《丹溪学社》呢。
再说回湿热,朱丹溪开的方子是什么呢?非常简单,只有两味药,黄柏和苍术,合起来叫二妙散。配伍就是黄柏(炒)和苍术(米泔浸,炒),水煎服,或者研成细末,每次服用3到6克。
黄柏,很多人应该不陌生,和黄连,黄芩,统称为三黄,都有清热祛火解毒的作用,但是黄连这里最为苦寒,降三焦之火,很伤正气,一般都要配伍补益的中和一下,轻易不上阵杀敌;黄芩比较温和,擅长降中焦之火,经常出现中去胃火的方剂里面;而因为黄柏特别擅长入下焦,还能祛湿燥湿,所以湿热在往下的通道上,就会被黄柏拦路灭杀。
苦寒之药都会伤正气,这个正气指的就是指损伤脾胃,再加上湿气的源头,就是因为脾胃的能力下降,不能运化它,所以在内经里面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如果再用上苦寒的黄柏,脾胃更受伤,反过来又会加重湿邪。所以单靠黄柏是不行的,朱丹溪就给它找了健脾祛湿的猛将——苍术。
苍术和白术是一家亲,但是白术擅长补脾,但祛湿的能力苍术更牛。所以苍术通过健脾祛湿,让脾胃去把这个湿邪化开,同时也是从根上切断水湿的来源。苍术和黄柏都能燥湿,不管是肌表的湿气,还是肠胃的湿气,苍术一去都能迅速干爽。
这二妙散,妙就妙在,苦寒的黄柏配上温燥的苍术,一温药制约对方的寒性,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简单二味,充分体现了朱丹溪用药的高明之处。二妙散,现在也有中成药,叫二妙丸。
后人也很聪明,在二妙丸加牛膝就是三妙丸,适合湿热下注导致的下肢关节红肿热痛。三妙丸再加薏苡仁就是四妙丸。湿热导致的下肢关节痿软无力,就是下肢有湿热的同时,还常常感到乏力,就用四妙丸。这很有意思,若是二妙没打败它们,湿邪继续长驱直下,所以三妙,四妙在后面等着呢。但朱丹溪的二妙丸作为基础方,适合湿热引起的各种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